分享

道医学堂丨全于形的养生理论

 为什么73 2018-05-14


道医 2018-05-14








在《玄纲论》中说:“道能自无而生于有岂不能使有同于无乎?有同于无则有不灭矣。故生我者道,灭我者情。有能忘其情,则全乎性。性全则形全,形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神全则道全,道全则神王,神王则气灵,气灵则形超,形超则性彻,性彻则返覆流通,与道为一, 可使有为无,可使虚为实。吾将与造物者为俦,奚死生之能累乎!"一个人如果要求得全于形,就要排除不当有的情欲,只有除去不当有的情欲才能使气、精、神全,而此三者也是一个人保持形体健全的根本。

  

所以,《西升经》日:“凡人见人之死亡而哀之,何不哀自身?哀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长存也。神生形,形成于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相生相成。”这其中“见人死亡而哀之,何不哀自身”的思想,就在于持守或爱惜自己的身体。如果不知自已爱惜,等到病痛到来时再除之,有的可除,有的则难除。就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言:“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暮于骨髓。”无论君王还是庶民,都愿意保持形体的健康、但往往身体有了疾病,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淫邪日久年深附着于骨髓之上,这就不易除掉了。可见,要想全于形就要学会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

  

一个人要想全于形,必须要正于形。正于形也就是正于身。在《庄子。知北游》中,齧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日: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 ,神将来会。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改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意思是说如果朴正形体,专一视觉,天道和顺之理就会由此而体现。如果收敛心智,专一态度,神明就会在身上居住。道与德都会有很好的体现,这也就是正于形的根本内容。不过,在道教的养生思想中,正于形有两层意思:其一要使自己的形体端正:其要使自己的思端正形体端正与心思端正都有利于健康。有人只是形体端正,衣冠楚楚,内心却相当龌龊,这也不利于养生。因为心术不正,自然对健康有影响,如那些犯罪分子,他们的心是紧缩着的,因本该舒展而得不到舒展,这怎么能健康呢!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地端正,他的形体自有一股正气。有的人心术不正,其形正也并不是自然地正,而是一种表面的正。就如同有人伪装出来的形正一样,那种正是一种假正,而不是一种真正。真正的人是因为他的心是正的,心正的人不生坏想,其形自然端正。如有道书中说:“人之修道当立其正而忘其邪。正之不立,则生诸乱而损伤于神;邪之不忘,则感众恶而反害于身。故立其正则仙道日邻,从其邪则鬼道日亲。不忘情绝念,不止欲澄心,专为贪饕嗜欲,不舍爱情,从心所欲者,为其邪也。”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追求的益生思想都是有为之求,就如《老子指归》中所说:“贪生利寿,唯恐不得。强藏心意,闭塞耳目。导引翔步,动摇百节,吐故纳新,吹煦呼吸。被服五星,饮食日月。形神并作,未尝休息。此治身之有为也。”如果能够做到治身之无为,那是一种比较不错的益生方法。


诚然,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形正之人是比较难的,这种难就在于难以“慎其独”。在《淮南子。缪称训》中说:“夫察所夜行,周公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周公在黑夜里省察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身影不正而感到惭愧。这是周公对自己身正的一种要求。人之所以很难做到身正? 因为人很容易受到外物所感,比方金钱或色敬的诱惑。对于行为不检点的人而言,只要有类似于此的诱惑,或具有贪得的机会就不会放过那样的机会,使不该据为己有的据为已有,使不该受此诱惑而受到诱惑但对于身正者而言,他是不会去贪得那样不得当的机会。不过也有人会装出一时一本a 经的面孔,有时这副一本正经的面孔  是违心的,然而却要伪装成是自然的,这也足以说明要抵住某些诱惑是比较困难的。


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端正,不论是对一个人的形体还是内心都是有好处的。在《西升经》中说:“为正无处,正自归之。不受于邪,邪气自去。”一个人之所以会受到外在事物的诱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心有邪想,或具有私心,要是不具有私心自然不会有邪想。可是一定要清楚,有歪思邪想的人,其即便形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正,因为他已经被邪气所浸染。这里所说的“邪气”不是世人所言的迷信思想中的那个邪气,而是指身上的不正之气。因为身上具有了不正之气,其行为也就难以端正,难以端正就会出问题,有问题就会使自己的身形受到不利的影响。为什么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因为自己行为不端,行为不端自然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而身心的健康或身心的不健康都会影响到一个的行为的端正与否。

  

如果我们善于观察,从那些犯罪分子与那些正义的公安干警身上就可以看出某此端倪。有些犯罪分子即便他的身体很健康,其形体往往是扭曲而不正的,但身怀正义的那部分公安干警却截然不同,他们的形象是端正的,且有一种气质,那种气质因为不具有不正的行为,所以其言行举止则无不体现出一种正气,也体现出一种健康,这是因为其问心无愧。可见,全于形的养生理论应使形体的内外都健康才是正确的,否则就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