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禅修的心:如何开发五根及培育智慧

 江流千古水映月 2018-05-17

禅修是培育善心,它们主要有五种——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及慧根。觉知时,这五根需要平衡,它们要同时一起工作。觉知比较强的时候,就是五根平衡地一起工作着。有些人的信根弱一些,或精进根较弱,或者慧根较弱,那样就不平衡了。

 

信根

信(Saddha)是信仰、信心、或者信任。练习禅修的时候,所有心的能力,包括「信」都应该增长。在对自己的信心,对我们禅修的能力,对禅修的理解这些方面,都应该会有所增强。只有当我们信任某事并且对它有信心时,我们才能真正致力于它。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拥有的信念(无论多或少)。因为信念,我们才能保持在修行的道路上前进。

那些知道怎样正确地思惟或智慧比较强的人,会有强大的信仰。但是如果没有智慧去平衡信仰,信仰可能会变得盲目。要知道信仰是否在增长,我们可以检查自己。我们真的知道并且了解我们从禅修中获得的利益吗?在开始禅修之前,我们有多少信仰,现在又有多少信仰?觉知自己的信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听过五根的平衡,并花费许多时间试图去平衡精进和定。但非常少的人知道或者去做任何信与慧的平衡。那些非常理性,并且思考得太多的人,他们的信很少,因为他们过度质疑。但另一方面如果某人有大量的信,但从不质疑,智慧也会变弱。

传统上,信被解释为对三宝的信心或信仰。但是一个刚刚开始修学佛法的人,怎么可能对三宝生起真正的信仰?一个禅修者首先所需要的信心、信任、或者信仰,是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信任和理解。正确地思惟,从而正确地修习的人士会发现,最后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会自动增长11(11.摘录于《仅仅觉知是不够的》一书。)

 

精进根

正精进的意思是坚持不懈。它并不是说努力去专注、控制、强迫,或者压抑自己;而是带着正见和正确的态度持续地去观察身心生起的现象。

正精进是提醒自己去觉知,而不是使用精力去聚焦在一个目标上。

如果你在傍晚时开始感到疲惫,那你很可能是在白天使用了过多的精力。一整天持续的觉知,到傍晚时禅修应该获得惯性,不应该感到这么精疲力竭,所以不要使用过多的精力试图去增加正念,只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保持觉知就可以了。

 

念根

保持正念并不需要高强度的精力。当我们觉知当下时,就能够觉知到正在发生什么,提醒自己觉知当下,就是保持正念所需要的全部精力。

 

定根

正定(Samādhi)并不是专注或者聚焦。正定的意思是心的寂静、稳定和安宁。

邪定其实是心专注的动机不对,动机带有贪欲。举例来说,有一些人去打猎,他们也是很专注的,也是有定,但这样的专注是烦恼驱使的,那是邪定,是不善的。有智慧的定,才是正定。有人在禅修营里感悟到正念好像比定更重要,其实,最重要的是正见。定和念必须是在一起的,不是说哪一个比较好,它们是一起工作的两个心的功能。

 

慧根

当智慧、慈心、悲心等善心增长时,瞋心和烦恼自然就会减弱。专注不能根除烦恼,只有智慧才可让心真正解脱。一个有抑郁的人很专注在某所缘上的时候,在那段专注的时间内抑郁会暂时停止,可是一不专注时抑郁又马上回来。这个心的品质就像水跟火,有水时火就小,水没有了火就变大。

心有正见、有智慧,才能把烦恼放下,大家都说想放下,但其实以我们自己个人的力量是放不下的,只有智慧和正确的态度才能放下烦恼。

五根必须要全部一起工作,要平衡才行,定与精进必须平衡,智慧和信心也要平衡。正念可以检查到另外四项(定、精进、智慧、信心),发现若有不平衡,就可以去提高较弱的那一项。

 

智慧的开发:闻慧、思慧、修慧

觉知的时候,我们必需要运用已经听闻过的佛法(闻慧)配合觉知,这就是思慧。在修行时也得用上正思惟——思慧。我们听闻、阅读来的佛法,跟我们去思考佛法,这两个都要跟着觉知一起用。简单来说,修行的时候,必须带着智慧去觉知。

心一直都在用觉知搜集资料。资料具足时,心明白的东西便会增长。之后资料再多一点的时候,了解又会增加一点,智慧又多一点。根据自身体验而得到的智慧就是修慧。

 

智慧的取向

智慧看事物不会只看一面,会看两面、四面、八面,而且能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件事。有一位禅修者问,我们常常谈及智慧,智慧到底是什么?我告诉他,有一个数字「9」,在这边看来是「9」,另外一个人从他那边看却是「6」。我们一般理所应当地认为它就是「9」,我们不能理解明明是「9」,为什么另一个人偏偏说是「6」,还和那个人争吵起来。智慧就是能够改换角度,明白在这边看来没错是「9」,但也明白从另外一边看是「6」。

智慧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去明白。

如果心明白什么是错的,那么也会明白什么是对的,两面都能看见就是智慧。如果明白什么是有益处的、利益在哪里;那么也会明白其反面,什么是没有益处,什么是有过患的。

聪明人、有智慧的人,既知道黑也知道白。

如果我们认为事物只是单单一面的,心就会执着,想把它抓住。其实并不是这样,事物有两面、四面、八面。把心打开,就可以明白多一些。

因此,由智慧引发出的思惟,会想:什么因缘造成这种现象?怎样成就这个因缘?这就是智慧导向的思惟。贪心想得到结果,智慧也会有目标,两者的分别在哪里?当贪心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瞋心就会生起,但当智慧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它不会生气,它会想为什么没有达到结果,是什么因缘条件不足,并尽力改善不足之处。智慧着重因,烦恼着重果,这就是两者的分别。

 

禅修的过程

禅修的过程,其实是在觉知中搜集资料,圆满时自然就会产生理解。这些资料并不只是表面的,而是全方位的,进而可以借此产生智慧。当心观察到事物的全景时,就会逐渐理解因果,心自然会了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例如观察念头,不善心不断生起,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我们也持续地保持观察,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心便会逐渐明白,这些不善心是无意义的,是我们无法从中获益的。

因为觉知,我们才得到理解。禅修时我们不需要停止思惟,思惟是自然法,是所缘的一种,我们需要觉知思惟在生起,但并不参与或迷失在故事内容里,我们要去理解,智慧才有机会生起。正念根据我们自身的体验,观察当下发生的事物,而不是靠思想。举例来说,很多孩子不知道火焰的温度极高,即使有人告诉他,但如果没有自身体验,孩子仍然不能理解;只有当他亲身体验,感觉到火焰的热度或者被烫到了,才会真正理解。没有自身体验的话,很多时候心只是在想象,很可能出错。

佛教和哲学的不同,在于哲学更倾向思惟层面,偏重逻辑架构,而非个人体验;佛教则强调实修,从真实的体验当中获得智慧。例如,当我们从未去过某地方时,我们只能从书本、视频等知识层面去试着想象,但当我们亲身到达那处时,往往会发现体验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学习开车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开车来获得驾驶知识,但那不是实际经验,和自己亲自开车完全不同。

禅修中的实修实证,和普通知见的理解完全不同。有人向我们生动地形容美食的滋味,但只有我们亲自品尝后,才能得到真正的体验。

觉知的时候是谁在作主?是觉知在作主吗?我是生命的主人吗?还是另有一个生命的主人?

智慧,是主人。

禅修一开始,当心还不是很善巧的时候,是觉知在带头;然后,跟在觉知的后面智慧就有机会慢慢的生起。禅修其实就是尝试的过程。刚开始是觉知在前,智慧在后;然后是觉知和智慧一起工作;随着智慧的增强,慢慢地就是智慧带头,觉知跟随着智慧走。

当禅修者了解了正确的禅修方法,智慧和专注力都会增长,禅修也会更顺利。听闻佛法,进而正确的修习,自然会有好的结果,禅修也会随之进步,这就是闻思修的过程。

我们学习佛教经典,听禅师小参以及其他禅修者的报告,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修行就会进步。听法时,去思惟、去理解,也是禅修的一部分,因为智慧在增长。有些人不喜欢思考,只是很认真的专注。如此一来,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智慧的培养,更忘了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所以常常原地踏步。其实,禅修、学习或要掌握一门技术,都需要运用智慧。

有觉知的时候,智慧才会生起。智慧明白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明白事情应该怎么做。例如,禅修时没有必要把动作过于放慢,你可尝试放慢动作或加快动作,要找到平衡点,智慧能找到平衡点。动作很慢时,心要知道动作很慢;动作很快时,心要知道动作很快;然后,慢慢地心就会知道,到底需要多快或需要多慢。

如果在生活的小事中,不能令心生起一点点智慧的话,解脱的智慧怎么可能生起?所以小小的领会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点、一点点,慢慢地领会就会增多。

我们跟禅师学法,需要思惟才能明白、理解。之后去修习,运用自己的经验再去领会修法的利益及用处,这就是培育自身的智慧。不加分析及理解的盲目服从,有碍智慧的培育。当然,有疑问时,能请教禅师是最理想的。

法是自然的东西,修行是没有捷径的,如同种花一样,要施肥、要浇水,让它慢慢生长,不能揠苗助长,心急反而误事。你越想要快,成长就会越慢。

如果我们对佛陀有感恩的心,就应该更努力地去禅修。努力去修佛陀的法,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做,而不是只念他的名号。能每时每刻都尽可能地依照佛陀的话去做,这就是对佛陀最高的敬意。以身口意12去实践佛陀的教导,依此培养智慧,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礼敬佛陀。(12.身口意:分别是身体行为、说话、思想及意图)

 

以智慧引导的禅修

要有效地修习正念,我们必须了解正见。正见就是运用智慧。带有觉知和定的心简简单单地去观察,不久我们便会把心看成是自然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心是自然的现象,没有一个人在那里。禅修就是去明白、领悟这自然法。

禅修时怎样正确地去看我们的经验?我们要把经验看成是自然的,自然就是因果的过程。所有的经验都是自然的过程在发生。

当下的身心无论发生什么现象都不是「我的」责任,只是因缘和合生起的自然现象。我们无法控制这些现象如何发生,我们的责任是保持觉知,接受当下的状况并从中学习。持续的觉知就是学习。但并不只是盲目的觉知,是要带有智慧地觉知,需要在当下的经验中探索和学习。

我们要保持觉知,要有正念,是因为我们想了解这些经验。每次觉知时,觉知会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收集资料,第二是强化觉知本身。所以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间断地保持正念。

觉知并不把事物分辨为好或不好,对或不对,只是如实觉知。如果我们觉得这些东西是好的,心里就会说「哇!这个真好」,这就会有贪执;如果我们觉得这个是不好的,那么抗拒的瞋心就会生起。智慧不会刻意区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它会想,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无益而导致痛苦的。

有些人批评佛教消极,讲一切都是苦的、无常的。事实并非如此,佛陀教导的是正确的见解及心态,是如实知、如实见。

我们要试着这样去禅修,以智慧作引导。

 

苦(Dukkha)

心了解苦的时候,贪就会减少,心就会更自在。

是不是真的了解苦,可由此来衡量,可以自己去检视。

 

无我

觉知的心,每刻都是新的,是自然而不是「我」或属于「我的」。因为有邪见,有错误的想法,所以我们以为是「我」。绝大多数的人们生活在无明之中,认为身体、心是「我的」,这样不了解自然法、因果关系的认知就是无明。如果有正见,慢慢地便会明白到这个「我」是概念法,并非真实法。

事实上有很多很多的心13在发生,一秒钟有几十亿、几百亿的心一个接一个的在生灭,每一个都是新的,也是依于因果关系的。你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不同的心,它们各有各的功能,各做各的事。但是没有正见的时候,我们把这些在一起运作的东西看成是「我」,继而产生我执。我们必须去观察,一次、两次的明白是不够的,要观察很多次、很多次……让领会增强,当烦恼减少的时候,明了的心也会越来越强。(13.心:意识,认知的功能。)

一般来说,禅修者所谓的正见都是二手的资讯,大多是听来的,是基于思惟层面的,而非内心的深层体验。然而,无明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即便有时候我们可以明白,但未必经常通透。

举个例子,有一个禅修者,对修习方法很娴熟,专注和觉知也都很强,但某一刻在禅修中突然发觉身体消失,当下恐惧生起,这是因为觉得身体是我的,身体消失了就意味着自我消失了。自然生起了恐惧,也就是不善心。虽然这个禅修者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但智慧仍然不够。其实,身体并不会消失,只是那一刻可能禅修者正专注于觉知心的运作,没有在想身体的概念或觉知身体的感受,所以当时突然感觉好像身体消失了。但只要张开眼睛,身体当然是在的。

因此,除了在思惟层面,还要从实践层面去观察和理解,建立正见。

又例如瞋心,这是不善法,与无明一同生起,也源于错误的见解(邪见)。瞋心生起时,我们经常会批判、批评自己或其他人,觉得自己不好,原因在于不明白瞋心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经验的现象,是自然法。因为有如此错误的见解,所以一有瞋心生起就认为是我错了,我要改变。这「自我」的见解本身就是邪见,也因此延生烦恼和痛苦,更增强了瞋心。

我们对于「我」的执取,很深层、很强大,且历时悠久。如果觉知和智慧能像邪见那么强大的话,那么无明就会慢慢瓦解。如果觉知和智慧能持续的话,邪见也就不会每时每刻都在。

「无我」14并非消极地随顺因缘,不主动作为。倘若是这样来理解「无我」,此人肯定会流于懒散怠惰。有些佛教徒就很消极,认为反正什么都没有自主性,我就随顺因缘,发生什么都没关系,这是不正确的。「无我」的意涵,是指没有一个所谓「我」的身体和思想、念头,有的只是因缘法15。佛法的精髓或说无我的要点,就是因缘法。

(14.无我:佛教认为一切现象均为因缘和合而成,因此,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灵魂、自我或我的个体存在。人因为无明而产生错误的见解认为有一个「我」可以自主一切。

15.因缘法:佛教中的核心教义是心一切事物皆为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因缘离散而消失。其中并没有恒常不变、具主宰性的实体。)

在印度有一种邪见,认为一大劫之后世界终将毁灭。有的人听信了这个论点,就觉得什么也不用做了,因为到时候一切都会荡然无存,不论做什么事,不管好事坏事到时候都会一笔勾销,既然如此,人们就可以为所欲为。邪见有很多种,这就是其中一种。

在佛法中我们能明白因缘法。了知因缘法和无我,是很重要的。如果佛陀没有出世,人们或许可以理解某个层面上的苦和无常,但是对无我和因缘法是不可能了解的。

 

色身

支持身体的有四个因素,包括营养、气候时节、业力和心。禅修的作用是净化内心,如果身体的病痛是由不善心引起的,禅修会有帮助;至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病痛,禅修则可能无能为力。例如某人胃疼,不一定是心的关系,可能是因为遗传,或是吃错了东西而引起的。曾经有一些人去缅甸禅修,他们误以为禅修可以医治百病,因为有这个期待,所以特别用功。结果不只是旧的病痛没有医治好,还增加了新的病痛。这是因为他们带着贪心禅修,问题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在生病的时候,如果再加一些贪瞋的烦恼在内心的话,病可能会更严重。

 

止禅及观禅

在修习「Vipassanā」,或者称之为「内观」的时候,不需要很深的禅定,只需时时刻刻心的稳定就可以了。

因为修习内观时,必须知道身、心不同的所缘,而止禅只有一个所缘,如果我们只专注一个所缘,就没办法修内观。

修止,是一个要用精进力来静止内心的一个过程;修观,是一个发现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而了解的过程。

在观禅里面,大致有两类方法:一类方法会比较注重观照单一所缘,譬如呼吸、腹部起伏等等。要求尽量能清晰地观照所缘,所以要运用相当的精进力及专注力。另一类,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方法,比较注重观照的心,所缘可以是身、受、心、法的任何一种,特别是在心念处的修习中,当下觉知的心更为重要。修心念处时,所缘细节不清楚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观察的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强调的重点是持续的觉知,当觉知持续强化以后,品质提高了,所缘自然就会清楚。

所以两种方法的入手处不一样,有些禅法入手处是在所缘,这个所缘可以是色法,即身体现象;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方法的入手处是觉知的心。其他的方法需要比较强的专注力,着重于专注力的培育;而现在这个禅法,着重于智慧的培育,着重于怎样开发觉知和智慧,怎样应用它。在某些禅法中,可能是用意志力,或者精进力,去令心平静下来,让专注力提升起来;而我们这个禅法则是用智慧使心平静下来。

有一些禅修者以为,当心很专注,什么都不想,看到什么东西也不能想、听见什么声音也不能想,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没有思惟,就是「听就是听,看就是看」,当然不是这样!这完全是无明。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有时候他们甚至觉得,因为没有思惟,走路也不知道怎么走,走路也不知道是脚在走路,这种专注是难以开发智慧的。你看连走路也不会走,想也不能想,那我们可能明白法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无明。

***

禅修时,遇到不了解的东西应如何处理?观照就是搜集资料,然后让答案自然呈现。如果有问题,可以问老师,但问了之后未必一定明白,有时候可能反而产生更多的问题。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观照自己的心,遇到不知道的东西,你要有耐性去观照、去调查,别想立刻得到答案,答案会自然慢慢地呈现。自己找答案,就是增长智慧的方法。

禅修的技巧和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完全了解、完全明白的,没有人一听就能懂,一听就会做,禅修一个持续的、持久的、长期的学习过程,一个练习和实践的过程。

 

以智慧来认知

一般人一直以无明来看待一切。但当禅修者的智慧生起时,看待事物的角度可能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例如数字「9」,没有智慧时,我们一直理所应当地认为它就是「9」,但智慧生起时,心会改换角度,「9」不一定只是「9」,也可以是「6」。除非我们亲身体验到这种强大的觉知和智慧,否则永远无法想像这一切的奇妙,整个世界在我们眼中都会变得不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别人吃饭的时候,心有贪,吃得很快。看到这幕景象,有些人会产生瞋心,有些人则会认为这是法的呈现,是贪心,以此提醒自己不要这样;看到了别人的贪,增加了自己的知见。如果我们不提高警觉,则会被不善法控制。

讲个故事,我的嫂子也是一个禅修者,有一天,她在屋后的园子看到芒果树上有三个芒果,之后当她走到花园的另外一个角落回望那芒果树时,结果看到四个芒果,有一个小芒果被其他芒果遮住了,是之前看不到的。她是一个有智慧的禅修者,她就醒悟到:「我刚才站在前面看,只看到三个芒果,如果有一个人知道真相,对我说那里有四个芒果的话,我一定会跟他争执,明明只有三个,不是四个。」因为心的无明,没有看到全相却执取自己的见、自己的认知,认为那是对的,一定会与别人争执,不过当她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时,她就改变了。因为这事件,我的嫂子对心的认知能力有保留,觉得心是不可靠的,因为想蕴16、认知、意向都可能会出错,会迷惑我们,不可全然相信。(16.佛教将人分类为五种不同功能的聚合——五蕴,它们分别是:身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一个所缘、一个经验,或者说一个现象,我们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重复观察,让见解成熟。这样,无论是什么现象,在任何的面向、层次、深度、广度,心都能有全面的知见。我们就是这样去培育智慧的。

大家应记住,自己明白了解的知识也好、智慧也好,就只是这么一点点而已,不要以为自己一定对,我们只知道这么一点点而已。

刚开始学习时,我们知道了一点就很兴奋,抓住自己知道的,便觉得自己已经知道得很多。但是当我们继续去培育智慧,智慧越来成熟时,就会知道自己虽然知道了一些,但不知道的更多。我知道一样东西,肯定还有九十九样东西不知道,我现在知道两样东西,肯定还有九十八样不知道的东西。这样就不会让自满心生起。

***

每个人都会做错事,造不好的业。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打滚,能做的错事可能都做过了,所以我们现在、未来才会承受业果;好的业我们也做过,但唯一最好的业却还没有做到,就是我们还没有到涅槃。对过去已经做的恶业,即使心怀恐惧或后悔,时机成熟时果报依然会呈现。我们甚至难以想像自己以前做过什么恶业,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持觉知和增长智慧,当恶报来了,我们能以平和的心准备好去接受和面对。

佛陀在世时也经验过世间的「八风」17,只是他没有被影响。目犍连尊者虽然已是阿罗汉,但也无法避免恶报,只是在果报成熟时,他的心可以接受,在那个当下没有再造新的恶业。只有智慧能在那个时候做出最好的选择。如果我们要怕,这恐惧其实也是瞋心,是不接受的心。有些禅修者很不切实际地希望通过禅修让生活中一切都变得美好,不会再有任何问题发生,那是不可能的。(17.佛教的所谓「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

 

真实法和概念法

我们不是要完全排除概念法,因为心的认知功能是一看见东西马上就有概念知道这是什么,所以智慧是同时明白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概念。况且这两者同时都存在,不可能不要概念。

我们去观照听到声音时,「声音」是一个所缘,「听」这个现象是一个所缘,这样观照是为了了解、明白听的现象。不是说不想听内容而把内容摒除掉,如果只是听声音,把内容摒闭掉,这动机不正确。

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身体存在呢?因为身体的躯壳形状的概念。在打坐的时候,如果心没有在想这个躯壳的概念,比较专注于别的感觉或感受,没在想这个形状,有时候就感觉好像没有了躯壳。没在想躯壳,所以没有身体躯壳的想法、概念,但这不意味身体是真的不存在。

真实法跟概念法是重叠的,是在一起的。譬如打坐的时候去关注我们的手,其实我们是不能知道「手」的,我们只能知道很多不同的感觉、感受、温度等。「手」是概念,心能觉知到的感觉、感受是真实法。真实法跟概念法虽然是在一起的,但是它们是不同的。

因为有心的生起,我们才能知道感觉。心能够知道的也就只有六种所缘,就是六根门直接的经验。我们是没办法知道手、没办法知道脚的。我们只能知道触的感觉或知道一些感受。手、脚、头,这些形状、名相等东西都是概念法。

我们是没办法吃香蕉的,香蕉(Banana)是不能吃的,那只是概念,我们吃的是甜的味道。我们只能知道它的味道,软或硬,甜或不甜,这些直接的经验。鸡(Chicken)也不能吃,可以吃的是味道、是质感。味道是真实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可是香蕉、鸡这些都是概念,概念是思想造出来的。

观腹部的起伏时,其实腹部是概念、起伏也是概念,心能知道的只有动的感觉。有一个禅修者一直以为脚的感觉是在脚上的,其实脚的感觉在心。有一次他在经行的时候,感觉到脚的感觉在胸口,他说怎么跑来这里了,于是就把感觉带回去脚上。其实,这是觉知到心,心知道这个感觉,所以是心的动念。当智慧越来越得到增长的时候,看法也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能感受到身体,其实这个感受是身体的触,体内有触,体外也有触,是六根中的触。

色法主要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构成,四大元素各有各的性质,譬如硬、软是地的性质,冷、热、温度是火的性质,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概念,什么是真实法,但没有必要把概念去除,知道那是概念就可以了。

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大的智慧,必须从小小的智慧开始。一点一点的金也是金,也很珍贵,小小的智慧加起来,慢慢就会就变成大的智慧。什么是概念法,什么是真实法,像这样简单的佛法义理如果我们都不能明白的话,更大的智慧就不可能产生。

一开始修行的时候,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定的理解生起之后,会从某个角度看到其实山并不是山,水并不是水。之后,当理解更成熟时,会有另外一层的体悟,其实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是第一层的山是山、水是水,和第三层的山是山、水是水,是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在第一层看到的只是概念;而在第三层,心既明白概念,也明白真实法。

 

《大念处经》

经典说,观内在的身,观外在的身,观内外在的身。外在,就是所缘,是心所觉知的其中五种所缘。内在,是生起的各种心,观察的心、知道的心、觉知所缘的心。所缘和觉知的心,两者都是可以被觉知的。

所缘可以是外在的东西:色、声、香、味、触,也可以是自己的心理现象,譬如说,贪心、瞋心,也可是觉知的心,指「内在」的现象。

我们要留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的岗位就是觉知。

那么,我们所修习的,是「心念处」,或是「心念处」及「法念处」?

两者都有。而且不单只是这两个,还有「身念处」、「受念处」,四个念处都包含了。当我们明白身体物质现象、心的现象,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只是一个过程,是因缘法,是无我的,能够这样明白的时候,就是法念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