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41(转至老恕微博)

 艮东泽 2018-05-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十一。(用前第十方。)

条解:小青龙汤内和营卫,外散表寒,散寒大于收敛,并能去心下痰饮,临证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属于营虚微弱,复伤于寒者疗效显著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方十二。

桂枝(去皮)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

条解:桂枝汤说是太阳病伤风专方,倒不如说是一张治疗心脾两虚的温润之方凡是阴阳两虚、体虚易感之人都可应用,桂枝汤偏于体表,身体上部病变理中汤偏于中气虚寒的病变,四逆汤偏于中下二焦病变。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方十三。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条解:太阳病本无下法,误用导致微喘的,就可以用桂枝汤助心脾之阳而升提中气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方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条解:太阳病都不可妄用下法,下法会引病深入。凡具备桂枝汤证的仍用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方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条解:太阳病先发汗不解,就说明不是太阳伤寒,而复下之,脉浮者,营气虚而卫气浮也,桂枝汤滋阴扶阳,阴阳和则气机顺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方十六。(用前第五方。)

条解:汗法就是把病邪通过出汗排出体外,上文“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是服药后的排病反应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条解:鼻衄(鼻出血)也属于汗法的一种,衄乃阳气来复,祛邪外出的一条途径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其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薰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之。不汗,则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更发汗则愈。若其人短气但坐者,以汗出不彻故也。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之也。

条解:其在上、外者汗而发之阳明病大便干结、口渴饮冷才能用下法无论何病只要药后脉见缓和就为病愈之兆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条解:诊病在某些时候脉诊是很重要的,脉是水火化气流,土围成脉环圆周脉来缓和中气在,尺脉有根命不休一气分三寸关尺,浮中沉取合为九弦是寒束阳气行,中气不降脉自浮中气不升脉沉取,寒滞于内脉当迟热气不散数不误真寒假热切肌肤,初热后凉寒在中,初寒后热热在中,肤下湿润汗自出浊气不降脉弦满,中气亏虚脉浮空

   脉诊自古论纷纷,不明水火化气因,浮沉迟数细审证,中气强弱是其根

    脉无根则浮即阳虚极则浮脉浮数有力,热郁在表,汗之可解尺中脉微定是精亏阳虚而复感于寒,温之润之方可周全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条解:尺脉候肾气,尺中迟则肾阳虚,汗更伤阳故不得用汗法

 

《民间师承中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