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办好真正意义的成人业余合唱团?

 垠海 2018-05-22


本文作者:赵登安

合唱不能以数量来论,要有质量。


        我国合唱事业发展的现状看,成人业余合唱团在参与人数上,举办活动的次数、范围以及活跃程度上看,已经成为合唱主体,足以堪称是合唱大国。其实,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合唱小国,一个弱国。因为在我国,主要还是集体大独唱式的合唱团占主导地位,真正意义的合唱团太少了。要改变现状,提高我国合唱水平,必须扶持发展真正意义的成人业余合唱团。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合唱团呢?如何办好一个成人业余合唱团呢?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合唱团

        不论水平高低,以追求 “和谐” “统一” 为技术目标,按照合唱的规律进行训练的合唱团是真正意义的合唱团。这样的合唱团与传统的合唱团(不妨给定义为歌咏团)有本质的不同。

主要区别:

     1、合唱的艺术方向不一致。这主要是表现在唱法和选择作品上的差异。

     2、合唱的文化内涵不一致。一个是崇尚“和”文化,用集体的“和”(声)感染听众;一个是崇尚“独”文化,用音量和激情感染听众。

     3、合唱的训练方法不一致。一个是以达到多声部的和谐统一为目的,突出和声色彩的艺术感染力;一个是以提升独唱式声乐能力训练为目的,寻求声音色彩的感染力。

     4、合唱音准的标准不一致。一个是要求精确的演唱,对音准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和声音准。一个是粗放式的演唱,对音准要求不高。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真正意义的合唱团能较好地演唱高端合唱作品,特别是无伴奏合唱作品。而歌咏式合唱团几乎很难做到。即便唱了,质量也不会很高。可以说,能否演唱无伴奏合唱作品,是区分两者的重要标志。

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并不是没有伴奏就叫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性:

1、专门为突出以人声表达音乐的无伴奏合唱作品;

2、围绕以提高和谐统一为技术目标的训练;

3、以和文化为基础的艺术欣赏品味。而这类歌咏式的合唱团是做不到的。

如何办好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业余合唱团


       办好成人业余合唱团一是要明确定位,二是要实施有效的管理,三是树立和的观念,四进行严格的训练,下面是从这四点来谈。

1

明确合唱团定位

       要明确合唱团的定位,并据此确立合唱团的艺术方向。这是合唱团的根本。 

      1、合唱团的定位是指:办成什么类型的合唱团,如:歌咏团还是合唱团,是娱乐型的,还是艺术型的,是学习型的,还是演出型的。

       2、艺术方向是指:选择什么类型的艺术形式和作品类型。如:多样性的还是单一性的等。 

2

有效的管理

        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办好合唱团的前提条件。 成人业余合唱团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行政手段,没有经济手段,没有组织手段。合唱团成员来去自由。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唱出好听的歌呢?靠良好有效的管理。 

(一)、实施有效管理的思路 

1、管理的目标: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把人搞得多多的,把蛋糕做大,先求量,后求质。人数优势,规避了因缺勤不能正常排练的问题,保证了排练质量。人多了缺点是演出质量不容易保证,可通过选定演出人员的办法解决。另一方面,人多了,人气旺了,反而会提高整体的出勤率。 


2、管理的模式:实行偏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合唱团不能搞民主,要实行一元化领导。优点是合唱团运行的效率高,矛盾少。有很多合唱团都有团委会,艺委会,加上声部长,一个业余合唱团,搞出了很多的职务,甚至为了职务还闹意见。这样的管理模式层级多很低效,很容易造成矛盾,不可取。当然,也要因团而宜,一定要以高效、稳定为原则。 


3、管理的思想:公平。公平不是一刀切,不能搞表面化,简单化和绝对化。对待业务能力强,合唱团需要的人,必须特殊对待,这是真的公平。因为这样的人付出是提前的。但要注意,不要公开的搞特殊化。 

4、管理的手段:感情留人,文化留人,作品留人,水平留人,环境留人。


5、管理的原则稳定、高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稳定队伍,保证合唱团高效运转。 


6、管理的重心:情感管理。这是管理的着力点,是核心。首先,要告诉大家,我们是爱的传播者,我们从事的合唱事业是神圣的,我们传达的是人类的爱,博爱。提升大家的神圣感。其次,要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团结友爱。通过感情管理,使得大家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心灵的依托感,从而达到建立一个高品位的,充满和谐氛围的,有很高忠诚度稳定的队伍的目的。 


7、管理的文化:和文化。以和文化为合唱团的核心价值观。因为人和则声和。 以上是我对合唱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思路。在实际的合唱排练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一些普遍存在的很棘手的问题。可以说,处理好这些问题,合唱团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二)、处理好实际问题 


1、选择作品谁说了算?

        指挥!有的合唱团是团委会或艺委会通过讨论决定,我觉的最终还是要指挥决定。这个问题不容置疑。很多合唱团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形成习惯而导致意见不和,最终分裂。当然,指挥也要在排作品的过程中,随时注意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以便做出调整。 


2、只能进,不能出怎么办?

        人很好,老资格,出勤率高,但业务能力很差,直接拖后腿。合唱团在很大程度上,做减法对于提高演唱质量有时是很有效的手段。这部分人,特别其中绝大部分是合唱团的元老,不能请他们走。我的做法是,留人不留声。能唱的句子就唱,反之亦然。高端作品,在演出时,选择部分能力强的人去演唱。这样既能形成多层次演出格局,调高了演出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所有人员的积极性。 


3、团长和指挥意见不和怎么办?

        形成这个问题,主要分工不清,互相跨界造成的。团长负责行政管理,人力资源保障。指挥负责业务发展,日常训练和演出等事宜。交集部分以团长的意见为主。决定成人业余合唱团是否能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水平,关键在团长而不是指挥。因此,一定要注意树立团长的绝对权威(学生合唱团除外)。 


4、指挥和声乐指导意见不和怎么办?

        以指挥的意见为准!声乐老师侧重是声音,是局部的。指挥考虑的是要准确表达作品。我的意见,最好不请固定的声乐指导。因为一般的声乐指导,都是从个体声乐能力上去进行训练,很难与主张和谐统一的声音观念吻合。正所谓,好听的声音不一定感人,感人不一定是好听声音。而往往声乐老师强调好听,指挥强调感人。


5、出现小圈子怎么办?

        很多合唱团闹不团结都是因为存在一个小圈子,我叫它是土围子。如同肿瘤,必须割除。很多合唱团都因为姑息了,放任了,结果发展成分裂的局面。我的做法是,把所有暗的,变成明的,把问题公开化;明确团长正确的主张,坚绝抵制负面的错误的意见和做法。绝对不能放任!必要时劝退其中核心人员。 

3

正确的合唱观念决定成败

  正确的合唱观念是一个体系,包含很多内容。而在这个体系中,最核心的就是以和文化为主导,追求和谐统一。随之会衍生出很多观念。

(一)关于和谐度与音乐表达的关系

和谐度本身是物理的,不是目的。和谐是合唱的生命,音乐是合唱的灵魂。合唱首先要有生命(和谐度),否则就不是合唱。但仅有生命没有情感表达的音乐,这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一些指挥或合唱团的组织者没有真正认识到这其中的辩证关系,用一些较为偏激的理论来指导合唱团的训练,致使合唱团成为单纯追求和谐而偏废了音乐情感表达的发声机器。这样,声音虽很谐和,但音乐呆滞,毫无表情,失去了合唱独有的魅力。

音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稳定依赖于不稳定的存在而存在;快与慢,强与弱,长与短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合唱追求的和谐统一也是如此。比如:男女四个声部的音色,音高都是不一样的,这才有了使其谐和统一的可能,才会在这不一致上寻求整合后的相对统一。不能过于偏激的去认识和谐与统一,更不能用绝对化的,不变的观点去指导具体的排练活动。


四、合唱团的训练

合唱团需要在很多方面提高,要因团而宜地选择训练重点。我认为重点是:

(一)音准的训练

1、旋律音准训练方法

(1)坚持自然音阶,旋律小调音阶、和声小调音阶的练习;

(2)坚持用12个音名为基础音,依次练习8度以内的音程构唱;

(3)、坚持同根音大小调转换练习;

2、和声音准的练习方法

(1)和声连接练习

(2)四部多调性音阶练习

(3)四部和声视唱练耳练习

(4)、坚持8度、4度、5度的纯音程音准练习,使三和弦中的3音(决定着和弦的性质和色彩)在感觉上找到最佳的音高位置。

(5)坚持在和声色彩中找音准的练习

 3、唱半音的练习方法

业余合唱团最难把握的就是半音,不知唱多大。首先要区分色彩性质的半音与和声性半音;其次要区分不同律制的半音。比如,《半个月亮爬上来》中的升A,没有和声上的意义,这个音是带有色彩性的,要唱得比钢琴上的黑键高很多才对。和声中的半音,涉及的问题也很多,比如纯律的半音大多是大半音。用旋律感觉的半音就很难唱准。这个半音唱多大,只有在和声中才能找准,听觉上最舒服的时候,就是准的。在概念中唱准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对几个音分的差别,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1)坚持二度音程和三度音程内连续半音练习。

(2)坚持大三小三和弦中半音变化的练习。

 4、唱变化音的练习方法

成人业余合唱团的团员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视唱练习,唱临时变化音是最大的难点。没有捷径,只能苦练。坚持每天练,坚持慢练,坚持理性练习。我总结的方法是:

(1)坚持用固定音高唱名做音程构唱。

(2)要经常性地进行调性转换练习。

(3)坚持固定音型的记忆训练。

(4)常见的三个升,三个降变化音练习。

    (二)统一母音的训练

     1、母音转换训练

     2、子音到母音过度的训练

 (三)扩展音域的训练

1、稳定中声区的练习,采用先5度跳,再到8度大跳的跳音和连音练习。

2、换声区的转化练习。

(四)气息与声音训练的要求

切记不要把声音的训练当成是合唱训练;切记不要把独唱的训练引入合唱 团的日常训练。

1、正确的歌唱姿势与状态;

2、正确的呼吸支持(呼吸是原动力);

3、正确的起声(软起声和硬起声);

4、准确的母音状态;

5、圆润的音色(不要明亮的声音,这会损失泛音);

6、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

7、清晰而有内涵的语言;

8、准确的感情表达(这是音乐最灵魂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