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位于华东腹地,襟江带淮i,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陈厚,文物古迹众多。早在240万年前,繁昌人字洞已出现人类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降,安徽一直地处南北文化的交汇要冲,古往今来,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留下大量的文物。历年来安徽地区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绚丽多姿,是安徽文物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安徽目前年代最早的出土玉器是濉溪石山孜和定远侯家寨遗址出土的玉璜等,距今约7000年左右。其次为枞阳小北墩、宿松黄鳝嘴等遗址出土的玉璜、玉玦等,器类简单,多为片饰雕件,距今约5500——6000年。 ![]() ![]() 在距今5500——6000年左右,安徽各地出土的玉器较多,分布面较广,是安徽史前玉器最有代表性的时期。根据文化性质和玉器特点,可分为四个文化类型。今天讲解两个——含山凌家滩、潜山县薛家岗。 ![]() ![]() ![]() ![]() ![]() ![]() 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5500年,时代与红山文化相当,而早于良渚文化。1987——2001年经过四次发掘,出土玉器上千件。玉器以装饰品、兵器和工具为主,并有刻纹类和肖生类玉器。 ![]() ![]() ![]() ![]() ![]() ![]() 玉器有玉人、玉龟、玉板、玉龙、玉鹰、玉猪、玉兔及钺、璜、壁、环、斧、镯、珠、管、坠、勺、以及喇叭形饰、月牙形饰、扣形饰、冠形饰、龙凤璜、多齿环、丫形器、双连环等。 ![]() ![]() ![]() ![]() ![]() ![]() 凌家滩玉器质地有透闪石、阳起石、叶蛇纹石、水晶、玛瑙、绿松石等。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阴刻、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特别是切割、钻孔、打磨技术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于研究玉器制作技术十分重要。 ![]() ![]() ![]() ![]() ![]() ![]() ![]() ![]() ![]() ![]() ![]() 潜山县薛家岗遗址是薛家岗文化的命名地,1978——1980年共发掘出土玉器166件。有铲、环、镯、璜、管、珠、琮及玉饰等。管饰类、璜类玉器占多数,富于变化。 ![]() ![]() ![]() ![]() ![]() ![]() 玉器造型规整,通体精磨,已使用镂刻、圆雕技术,流行单面钻或两面对钻的钻孔技术,有的孔眼细如针眼。特别是出土了我国迄今发现较早的两件小玉琮,说明薛家岗先民的原始宗教思想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