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 | 术】妊娠肿胀名家医案集萃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8-05-24


薛立斋医案

医案1(水湿内停阻气机,健脾利水安胎宜)

一妇妊娠腹胀,小便不利,吐逆,诸医杂进温胃宽气等药,服之反吐,转加胀满凌心。验之,胎死已久,服下死胎药,不能通,因得鲤鱼汤。其论曰:妊妇通身肿满,或心胸急胀,名曰胎水。遂去妊妇胸前看之,胸肚不分。急予鲤鱼汤三五服,大小便皆下,恶水肿消胀去,方得分娩死胎。此症盖因怀妊腹大,不自知觉,人人皆谓妊娠孕如此,终不知胎水之患也。

【诠解】妊娠肿胀亦名子肿。《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名曰子肿。”面目肢体肿胀为其特征,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凡妊娠7~8月以后,只是脚部浮肿,休息后常能消退,无其他不适,为妊娠期常见现象,可不必治疗,若经休息后浮肿仍不能消退,反而继续加重,甚则发为心胸急胀,妨碍母胎双方健康者,当宜医治。妊娠后期胎体逐渐增大,阻碍气机升降,影响气血运行,水湿则易停留,形成胎水之症。治疗应把握“利水不伤胎”的原则。《备急千金要方》之鲤鱼汤正切合病机,健脾利水,养血安胎。数剂后肿消胀去,方可分娩胎儿。


医案2(脾虚气滞水湿停,健脾行气水自消)

治一妊妇,每胎至五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后遍及头面。此脾肺气虚,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君加苏梗而愈。

【诠解】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脾主运化水湿,在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易发生身重、浮肿等症,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妊娠浮肿,多因素体脾气虚或脾阳虚,孕后愈虚,不能输布津液反聚为湿,水湿停聚,流于四肢,泛于肌肤,遂发为浮肿。治当健脾益气,利水化湿。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气旺则水自行,脾胃气虚诸症自可痊愈。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兼能燥湿,加苏梗理气安胎,治病与安胎并举。上述两方早、晚交替使用,使所服之药各得其所,分而治之。

张聿青医案

脾虚肝郁湿痰生,越婢化痰通津液

某向有痰饮,咳嗽痰多,习为常事。兹则怀孕七月,肺经养胎之际,咳嗽增盛,渐至遍体浮肿,气升不能着卧,转侧向左,气冲更甚,大便溏行,凛凛恶寒,头胀目昏,脉象沉弦,舌苔白腻。病从烦恼而来,肝气挟痰饮上逆,肺气不能下降,则脾土失其运旋,遂致水气泛滥于肌肤皮肉之间,名曰子肿。恐肿甚生变。拟越婢汤发越脾土之湿邪,参以化痰降气。

蜜炙麻黄、生甘草、制半夏、茯苓皮、煨石膏、橘红、炒苏子、大腹皮、老生姜。

【诠解】《金匮要略》越婢汤原治风邪外邪,肺失通调,风水在肌肤之间之一身悉肿症。本例患者素有痰饮,乃脾虚生痰之证。复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木侮脾,脾气愈虚,难以运化,遂致水气泛滥于肌肤,发为水肿,此处取越婢汤之发越脾气、通行津液之功,参以化痰降气之品,标本兼顾,病果顿挫。

叶熙春医案

脾虚水停发浮肿,健脾水行胎自安

庄,女,25岁。3月,余姚。

怀孕5月,下肢浮肿,小溲短少,头晕身重,胸闷腹胀,脉缓滑,苔白薄。证属子肿,治当健脾利水,理气安胎。

炒白术9克、天仙藤9克、带皮苓12克、苏梗8克、泽泻9克、清炙桑白皮9克、炒陈皮5克、冬瓜皮12克、大腹皮9克、广木香2.4克、生姜皮5克、阳春砂(杵,后下)5克。

二诊:小溲增多,下肢浮肿渐消,胸闷腹胀得宽,头晕亦轻。仍步前方加减:

米炒上潞参9克、炒晒术8克、天仙藤9克、带皮苓12克、苏梗6克、泽泻9克、炒陈皮5克、冬瓜皮12克、阳春砂(杵,后下)5克、桑寄生9克、炒杜仲9克、生姜皮3克。

【诠解】《经效产宝》明确指出妊娠浮肿是由于“脏器本虚,因产重虚,土不克水”。脾为制水之脏,脾虚则水湿内停,泛溢而发为浮肿。针对病机,健脾利水化湿,兼以理气安胎,水去肿消,胎儿自安。

本文摘编自李楠主编《妊娠产后病》,特表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