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经汤治疗下肢冰冷一则

 红葡萄9h6w8cei 2018-05-28

作者:李敏州

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李栋中医诊所                                      


“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聚,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似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料,此皆得力于仲景文学也。”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伤寒教研室主任刘渡舟教授对胡希恕先生的高度评价。胡老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这也是真正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施治观的精髓。


我很有幸能参加冯世纶第10期经方传承班,深入浅出的学习经方、应用经方,传承经方,做一代经方传人。下面这则医案是我学习胡冯体系后的一点体会。


一诊:2018.1.29


哈某,女,14岁,学生,主因“下肢冰冷3月余”,下肢自觉冰冷,但皮温正常,月经延后,量少,有血块,下肢酸困,小便量少,大便正常,头晕,寐欠安,多梦,有时吓醒,口干,烦躁,食后腹胀,不消化,舌淡红,脉细滑。


方剂:温经汤合泽泻汤加龙骨牡蛎焦三仙


当归10g白芍24g川芎10g吴茱萸6g党参10g桂枝12g牡丹皮6g生姜3片炙甘草6g半夏12g麦冬20g泽泻30g生地黄60g茯苓30g山楂10g炒麦芽10g神曲10g

5剂水煎服,机器煎60分钟,每袋200ml

注:煎煮时药物用黄酒浸泡1小时


二诊:2018.2.6

食后腹胀消失,下肢冰冷,口干,烦躁有所减轻,睡眠改善明显。大便干,效不更方,减焦三仙,生地黄40g,7剂。


当归10g白芍24g川芎10g吴茱萸6g党参10g桂枝12g牡丹皮6g生姜3片炙甘草6g半夏12g麦冬20g泽泻30g生地黄40g茯苓30g山楂10g炒麦芽10g神曲10g


后随访得知,初诊症状全无,偶有口干渴,嘱石膏党参泡水喝。


按:口干,烦躁,寐欠安,多梦易醒,舌淡红为上热,下肢冰冷,月经延后,量少,为下寒,辨证为上热下寒厥阴证,予温经汤加龙骨牡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9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头晕,小便量少为胃有水饮,予泽泻汤。《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食后腹胀不消化予焦三仙对症治疗。需要特别说明,温经汤中有阿胶,但当今市场阿胶价格过高,且真假难辨,故用大计量生地黄代替,但必须用黄酒浸泡1小时以上,汤汁变黑。一诊生地黄用量过大,所以导致大便干,故二诊减少生地黄用量,大便正常。


学习了胡冯六经八纲体系,我觉得,看病思路清晰多了,只要辨证准确,方证对应,临床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