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183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5-29

少阴病篇/热移膀胱证/猪苓汤加凉血止血的药

   下面看,热移膀胱证。
《伤寒论》“少阴病,八九日,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能够重新热移膀胱,这是寒化证不能够做到的,少阴寒化证不用药物治疗,尤其是那个阳衰,真阳不足的那种寒化证,不去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它很难自愈。
   所以这里的少阴病,能够外出膀胱,应当是一个少阴热化证,少阴阴虚有热,当少阴的正气恢复的时候,然后就移热于膀胱,出现了尿血,热在膀胱,热迫血行,出现了尿血。
   那么膀胱是一个太阳,大阳,如果热在膀胱的话,它可以见到一身手足尽热,就出现了阳热证的表现,这正是阴病出阳,脏邪还腑的临床特征。

   我们在学太阴病篇的时候,曾经谈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那是太阴病的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我们现在学的293条“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这是少阴病的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既然出现了热在膀胱,热迫血妄行的尿血,那我们临床怎么治疗呢?
   还仍然用治疗少阴热化证的那个猪苓汤。用猪苓汤加凉血止血的药,白茅根、仙鹤草、三七粉,就可以了。

   太阳和少阴相表里,所以当我们研究生入学考试也罢,或者我们研究生作小论文,考试的时候有时候作小论文,我们经常问到:“试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那一定要以《伤寒论》的原文为依据,要回答这个问题的话,
* 那么首先说,太阳和少阴脏腑相连,肾和膀胱是相连的,经脉相互络属。在生理上,膀胱气化机能,是靠肾中阳气的温煦,而肾主水的这种功能是靠膀胱来实现的。在病理上,太阳和少阴可以同时感受邪气而发病,叫太少两感,那
* 你就可以举上“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 你可以举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这就提示了太少两感,它可以同时发病。
* 你也可以举上太阳误治或者失治以后邪传太阴的例子,比方说“太阳病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等等,干姜附子汤主之。
* 也可以举上“太阳病,发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这提示了太阳之邪可能内传少阴。
* 少阴之邪可以外出太阳,那你就举293条的例子“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这样的话,就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把太阳和少阴之间的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都谈的很清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