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北平》说课稿

 江山携手 2018-05-30

《想北平》说课稿

     这次说课的题目是《想北平》,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设想(4)教法学法(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个专题要求学生感受的人文主题是人与故乡的关系,其中第一个板块“漂泊的旅人”,是从故乡对于身处异乡的人的意义这一角度选取课文的。

这个专题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方面的要求是:(1)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2)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

二、学情分析

    这个专题从体裁上看,都是散文;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这两点对于高一的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个专题课文的编排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每一篇课文除文本之外,还多了“对话栏”。这种形式是学生之前没接触过的,老师要做的是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

三、教学设想

    对于这篇课文,首先是要让学生静心研读,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然后和其他同学交流。这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其次,要展开的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作者为什么那么爱北平等等。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以期达到感受家园之思的内涵。考虑到学生课前的作了充分预习,学习本文只安排1个课时。

四、教法学法。学习本文,采用了评点交流、朗读讨论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自学作业:1、落实字词。2、了解作家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3、朗读课文至少2遍,划出你特别有感触的语句,并在边上的“对话栏”中写下你的阅读心得,准备课上交流。

(一)导入

    在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营造氛围中导入:“故乡,是游子用稻谷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越醇香。”北京之于老舍,正是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的《想北平》,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学会对话2、鉴赏感悟(同时板书课题及目标)

(二)浏览课文,把握感情基调(这里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直抒作者对北平的情感的句子一一划出来。

接下来是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作强调,如:(1)第2段:①“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②“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2)第3段:“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3)第8段:“真想念北平呀!”

2、请大家用一个词概括这些语句的情感。

明确:爱。

教师小结:这个“爱”字可谓是本文的一个“文眼”,全文都是围绕这个字展开的,而所选资料、所写内容中也都渗透着这个字,这就是这篇散文不散的“神”!

(三)品读课文,体悟阅读感受。(这里总共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

1、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静静地品读课文,读到精妙处,在边上的“对话栏”中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当然,也可以对课前写好的评点进行补充。(这里给学生的时间是7分钟)

2、四人一组交流各自记下的阅读感受。要求:在交流时做到表达清楚,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意见,最后确定一处进行评点,并由一位同学代表本组起来发言。

学生代表交流各组的评点。组与组之间可再相互补充。(这里也给学生留了8分钟的时间)

学生在广泛的对话和评点后,找出的句子大致有:例如课文第3节: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评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的性格是北平赋予的,这里的一切都是他熟悉的,也只有这里才是适合他的,作者也只属于北平。作者与北平早已融为一体。

最后教师小结:评点其实是较随意的一种记录读书心得的方法。它可以是对内容情感的评价,可以是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点评,当然也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总之,只要你在阅读时有所思,并写下你的思考,都是可以的,这些都是读书的收获。评点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读书的习惯,希望以后同学们读书时也要坚持动笔。

(四)朗读课文,读出作者情感。(这里给学生8分钟的时间)

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一段你作过评点的段落先自己朗读一次,尽量读出作者的情感,然后在组内读,最后推出一人,代表本组读给大家听。

(五)知人论世,理解作者情感(这里给学生7分钟的时间)

问题设计:作者老舍为何对北平有着这样浓烈的情感?同学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作为依据进行阐述。要求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再与小组成员讨论。(接下来是学生思考,再四人一组讨论,发言。)

明确:(1)对养育自己的北平的回报。例如:第3节:“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2)北平让作者有种归属感。例如:第7节:“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3)在社会动荡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显得更加强烈,故乡,成了作者感情的慰藉。例如:第8节:“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六)领悟思考,感受专题内涵(7分钟)

问题设计一:北平对于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教师小结:北平是作者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他的血泪,有他的汗水,有他的欢笑……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平就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作者爱北平,爱北平的一切,当他远离北平之时,北平就是他深深想念的故乡;在动荡不安、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局势中,北平是作者感情的慰藉与寄托。

问题设计二:思考人与自己的故乡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可结合你与家乡的关系谈一谈。

(这时学生可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故乡是将来我们要回望的家园,她是连接我们过去的纽带。故乡有我们生命的印记,我们对自己的故乡总会自然地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七)板书设计

                      想 北 平

                        老 舍

                  感恩    归属    慰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