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史上的五代时后晋大臣景延广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明居士 2018-05-30

景延广(892-947),字航川,陕州人也。父建善射,尝教延广曰:“射不入铁,不如不发。”由是延广以挽强见称。事梁邵王友诲,友诲谋反被幽,延广亡去。后从王彦章战中都,彦章败,延广身被数创,仅以身免。



初仕后梁

后来,景延广和当时其他人一样也投入军队中谋求前途。他开始进的是后梁的军队,在驻守陕州的朱友诲的部队里任职,但后来朱友诲因为谋反引祸上身,景延广为了躲避灾难,就赶忙逃走了。开始在华州将领尹皓手下做属将,不久又到了大将王彦章的部队里,在后梁和后唐黄河岸边的激战中后梁军队大败,景延广身上也几处负伤,最后逃回了后梁首都汴州。

再仕后唐

在后梁灭亡后,景延广和其他将领一样被后唐军队收编。等到明宗皇帝李嗣源(五代后唐皇帝)即位时,汴州的守将朱守殷不听从李嗣源的命令,结果被镇压,景延广也在朱守殷的军队里,因此受到牵连,将要被处死。石敬瑭当时是六军副使,负责处理他们这些人,见到景延广后,石敬瑭非常同情他,于是就秘密地放他出来,不久收入自己的帐下,做了他的属将。

主政后晋

后来,在石敬瑭要称帝时,后唐派张敬达率五万重兵前去围攻太原,石敬瑭让他参与军事,景延广为后晋的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等石敬瑭正式称帝时,对景延广也委以重任,让他当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后来转守各地,又升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成为石敬瑭的心腹大将。在石敬瑭主政的时候,景延广没有干预过政事,而是一心辅佐石敬瑭,做事也很谨慎,但石敬瑭一死,他却从幕后走了出来对军政事务事事关心,但他毕竟是个武将,勇多而谋少,最后自己把命也搭进去了。



石敬瑭在位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始终没有立太子,在他临死之前,将石重贵托付给了景延广和冯道。但有的史书上说石敬瑭原来是想让亲生儿子石重睿继位,而他一死,景延广却说在国家危难之时,应该让长者继位,也就是让石重贵做皇帝。由于他手握重兵,冯道这个人很圆滑,其他人也不敢反对,于是石重贵就继位称帝了。不管怎样,景延广在石敬瑭死去之后,成为了后晋朝廷当中的实权人物。为石敬瑭发丧的时候,有一件事就足以说明问题。文武百官都赶来参加石敬瑭的丧礼,还没有到宫门的时候就都让下马,步行进去,这都是景延广的主意。从此,景延广开始傲视群臣,跋扈起来。而石重贵由于继位有景延广的大力协助,因此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主政之后,景延广就显露出他埋藏已久的反契丹思想,在后晋新皇帝继位时,依照惯例应该向契丹王上表汇报。在用什么身份的问题上,景延广和许多大臣发生了矛盾。许多人认为应该像石敬瑭在世的时候那样称臣,景延广极力反对,他说原来称臣是石敬瑭万不得以才那么做的,现在国家实力雄厚了,不应该再做这种屈辱的事,按照父亲称儿来算,新皇帝称孙就可以了。于是,后晋只给契丹写了一封信通报了消息,连代表自己地位较低的上奏表也没有写,这下可激怒了契丹,马上派专使来斥责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