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扬应注意“度、量、巧”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6-05
 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过程中,尤其是对后进生来讲,表扬的应用有其重要性。要使表扬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必要注意表扬的“度、量、巧”。

度,即表扬的尺度。在对后进生采用表扬时,尺度的掌握非常重要。一开始,应郑重其事。因为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说过,表扬对性格的形成最大的效果是产生自尊心。我班有黄某、韩某、戴某三位同学,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使得他们产生自卑感,破罐破摔。如何促使他们改掉缺点呢?我决定采用表扬的方法来试一下,而且力度要大。于是我举行了一次名为“为韩、黄、戴三位同学找闪光点”的中队主题会,让全班同学从日常行为习惯中为他们三人找优点。经过认真思考,大家发现这三人其实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如爱劳动、爱助人、尊敬老师、好奇心强等。于是我让三人将各自的优点记下以自勉。经过这一次活动,三人最大的转变就是自尊心明显增强,有了向上的劲头,学习的信心也树立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质量也逐渐提高。在这个时候,我及时让大家讨论三人的转变,对三人的进步予以肯定。这对三人又是一个促进。渐渐的,三个人的学习习惯基本正常。

量,即表扬的数量。表扬不是万能药,不会百试百灵。表扬次数的多少与学生的进步并不一定成正比。有时表扬次数太多,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还是上述三人,由于我急于让三人跟上其他同学,怕他们有反复,故多次进行表扬,不管大事小事,一有机会就表扬,满以为他们会更自觉。谁知,正所谓物极必反,时间一长,负面效应出现了,三人渐渐对表扬不以为然了,认为是老师怕他们不做作业,因而去表扬他们,是在拍马屁,故反而拿起架子来,作业也不认真做了,甚至拖拉不做了。并且在平时与其他同学交往中,把老师对他们激励性的表扬当做炫耀的资本了,自我感觉也“太好”了,不能正视自己了。

巧,即讲究表扬的技巧。如果表扬的方式始终单一不变,学生很容易变麻木。所以表扬的方式应灵活多样,有时可用批评来辅助。这样可使学生充满好奇心,表扬的效果才会显著。对于上述三人出现的反复,我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先对三人出现的停滞甚至退步现象进行必要的批评,但在方式上较灵活。如罚唱一首歌——以陶其情;罚做一件好事——以促其行;罚当一次小组长——以树其责。而对于其能力能做到的事不予表扬,而对他们所做的一些有失败可能的、较困难的,即使未做成也给予表扬。在表扬的方式上可采用口头的、班报上或小奖品等,使其始终处于期待的状态。渐渐的,三人的学习又基本恢复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