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211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6-05

厥阴病篇/总结

   我们现在把厥阴病篇的一些大概情况,再做一个回忆,做一个总结。

   我们说厥阴病预后的好坏,它主要和邪气的来路和全身的状况有关,厥阴应当有寒证,因为它叫厥阴吗,就有阴寒证。

* 当外来的寒邪侵犯了厥阴之经,这个经是指的浅表,而厥阴肝脏又有血虚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血虚经寒,它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这就用当归四逆汤就可以了。
​   所以后世医家,有人把当归四逆汤证叫做厥阴的经证。我首先强调这个经是广义的,是指的邪伤比较浅,而不是专指厥阴的经脉。

* 寒伤厥阴之脏,肝寒就容易犯胃,那么厥阴脏寒,或者说肝胃两寒,它的临床表现就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用吴茱萸汤来治疗,这是厥阴寒证的第二个证候。

* 在临床上也常常有经脏两寒的,既然经寒用当归四逆汤,脏寒用吴茱萸汤,所以经脏两寒的,我们就把这两个方子和起来,这就是临床根据证候,有是证用是方,灵活用方的一种具体体现。那就是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经脏两寒,经脏同温这是厥阴寒证。

   这个寒证是由外来的邪气直接侵犯厥阴之经,直接侵犯厥阴之脏而来的,因为它不是在心肾真阳虚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心肾真阳没有泯灭,所以这个证候预后比较好。

* 如果厥阴病是由少阴传来的,在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又导致了厥阴肝和心包的阳气的衰竭,那么五脏六腑的真阳都衰竭了,《伤寒论》中把它叫做脏厥。
​   不仅见到手足厥冷,也有皮肤发凉,还有阳不胜阴,正不生胜邪的“其人躁无暂安时”《伤寒论》把它叫做脏厥,没有提出具体的治法。
   后世医家虽然提到了,用大剂量的通脉四逆汤来治疗,那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对于这样一个全身功能衰竭的证候,那是相当危险的。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传经之邪倒是最重的。

* 另外一种情况,外来的寒邪郁遏厥阴的相火。
   我们在少阴病篇曾经提到,少阴病的寒化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真阳衰微为主的,这个证候预后不好;
一种是寒盛伤阳为主的,出现 个脉阴阳俱紧,又有咽痛,又有吐利的,那个病的预后好, 等阳气恢复之后,寒邪退却了,预后倒是不错的。
   而厥阴病的我刚才所说的,外寒郁遏厥阴相火,这属于寒盛伤阳,相火被郁,郁极乃发,阳气恢复,阳气恢复,它本身就有祛除阴寒邪气外出的这种机能,当阳复阴退的时候,重新出现了阴阳自和,那这个厥阴病可以自愈。

   可是人体的许多机能活动,都是具有惯性的,“惯性”这个词在《伤寒论》注家里也没有用过,我在这里用了。那么常常阳气沿着恢复这个路子,就出现了阳复太过的这种倾向,阳复太过,阳有余就是热,所以厥阴病阳复太过以后,所造成的热证,又4种临床表现:

# 一种是阳热上伤阳络,出现了汗出,咽中痛而喉痹。
# 一种是阳热下伤阴络,出现了便脓血。
# 一种是泛溢肌肤,出现了身发痈脓。
# 一种是阳复太过以后,它可以表现了热不退,热不止,热不罢。
   这是厥阴的热证。

* 阳气时进时退,这就出现了厥热的进退证,厥热进退证我们在前面已经都提到了,我没在这里不再做小结了。
   就是张仲景以发热的天数的多少,和厥冷下利天数的多少进行比较,发热天数多,是阳气进,发冷和下利天数多,是阳气退,以此来判断这个病的预后如何,这叫厥热胜复证,也叫厥热进退证。
   这个证候,临床我们今天没有见到。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如果阳气局部的恢复是太过的,而阴寒没有完全退却,这就出现了厥阴的寒热错杂证。
   # 对于寒热错杂证来说,我们讲了上热下寒蛔虫中阻的蛔厥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那个提纲证。这都是上热下寒证。
   那么大家说了,我们那个蛔厥证不就是“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复至吗”什么地方表现了上热下寒的临床特征?
   因为他有吐蛔史,吐蛔本身就提示了这个病人的体内已经发生了失调,已经发生了上热下寒,蛔虫不安其处,才上逆出现了吐蛔,所以吐蛔这个特征,就算上热下寒的一个表现。这个问题我在讲蛔厥证的时候,已经提到过了。

   # 提纲证,我们今天在胆道蛔虫证中曾经见到过, 所以厥阴病提纲证所说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这个证候也是由于上热下寒之后,蛔虫才上扰的。
   这两个证候治疗都用,乌梅汤。

   # 在厥阴病篇所附的上热下寒证,还有一个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那个证,那是一个胃热脾寒,上面有食入即吐,下面有虚寒的下利,治疗用黄芩黄连干姜人参汤,清上温下。

* 在厥阴病篇附入了,厥利呕哕的证候,厥证我们上次课做过小结。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凡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可以看出厥证的提纲,其中的热厥,其中的寒厥,其中的蛔厥,其中的血虚寒厥,其中的痰阻中阳致厥,水阻胃阳致厥,这七个厥都是我们应当掌握的,掌握它的临床表现, 掌握导致厥冷的基础病机,掌握治法和用方。

* 至于呕哕下利的证候,它们有寒,有热,有虚,有实,观其脉证,知犯和逆,所证治之。

   这样的话厥阴病片56条,仔细想起来,还是有条理的,尽管它错综复杂,它体现了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特点,本来六经病到最后,就应当阴极而阳生,又阴转阳。在阴极阳生、又阴转阳的过程中,当然就会出现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所以这正是厥阴病的特点。

   六经病证的最后一经并是厥阴病,我们到此就谈完了,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