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10名孩子死亡的荔枝病,医生讲出真相

 qiangk4kzk8us4 2018-06-09


吃荔枝能导致死亡?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被一条《空腹吃荔枝10个孩子死亡!医生的呼吁为所有人敲响警钟!》的网文刷了屏,迅速获得10万+的阅读量。不少市民、特别是孩子妈纷纷转发,直呼“太可怕”!

文中提到,最近广州有个病例,一个7岁的小孩空腹吃了太多的荔枝后出现昏迷,诊断为荔枝病,所幸抢救及时,顺利脱险。

文中以医生身份说,这个孩子能“死里逃生”是幸运的,但不幸的事情已发生多起,需引起家长的警惕。

文中说,国内曾有医院介绍,接诊71例荔枝病患儿,年龄2~10岁,其中61例抢救成功,10例死亡病例,是由于发病早期未能及时补充浓糖,或反复抽搐10小时以上未能及时就诊,虽经积极抢救,未能挽救生命。

时至6月,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此文一推,许多家长有了疑问,为何会有荔枝病?是不是不能吃荔枝了吗?此文多由个人公众号推送,会不会是谣言?

小编搜索中国知网发现,推文中所提到的71例荔枝病患儿中10例死亡,是真实存在的。数据来自于2000年10月15日,发表于《广西医学》杂志,题目为《小儿荔枝病71例临床分析》,作者为广西钦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刘莹。论文中提到,本组资料为1999年6月中旬~7月,71例患儿均来自荔枝种植区或收购荔枝区。

关于荔枝病,也并非仅有此论文,1992年8月28日,《食用儿科临床杂志》曾刊登《小儿荔枝的诊断及防治的探索》;2015年4月,《临床研究与报道》也曾刊登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内科《荔枝中毒48例急诊救治分析》,荔枝中毒,指的正是“荔枝病”。

1

荔枝病到底是什么?

川大华西第二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师李心仪介绍,实际上,荔枝病是空腹时大量食用荔枝,果糖转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给肝脏传递错误的信号,引发的低血糖症,并非是荔枝中存在有毒物质。

荔枝中除了含有80%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果糖、蛋白质、果胶等物质,其中会转化成葡萄糖成分的碳水化合物成分,每100g中就有16.6g。人体中维持血糖水平主要依靠葡萄糖,日常进食后,果糖在人体内的各种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

人们在空腹时,本身血糖就处于较低水平,此时大量进食荔枝,在短时间内,果糖转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给肝脏传递错误的信号,因此,人就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例如说恶心、乏力,甚至高热、抽搐、昏迷等。

“大脑也是依靠葡萄糖来供能,血糖降低后,大脑的供能不足,导致脑脊液发生变化,产生脑水肿。”李心仪说,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

为何儿童容易发病呢?

李心仪说,成人也可能会发生荔枝病,只是成人的血糖平衡能力更好一些,老人和孩子的平衡能力差,加上孩子的病情发展快,出现症状也比较快。

同时,荔枝上市的季节正好是在初夏,与胃肠炎、热伤风、病毒性脑膜炎等高发时节重合,许多家长没有荔枝会引发低血糖的意识,在孩子出现症状后未能及时就医或告知医生空腹食用荔枝,容易引起误诊。

“如果出现荔枝病轻度的症状,及时补充葡萄糖溶液,是可以缓解症状的。”李心仪说,还是建议家长尽快将孩子送医。

3

该如何正确食用荔枝?

李心仪介绍说,食用荔枝等高糖分水果,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切忌空腹食用。孩子和老人,每次不超过5颗,成人每天的食用量也不要超过300克。

4

荔枝怎么挑选

一看颜色

不管多么新鲜的荔枝,都不是全部鲜艳的红色,而是略微带有一些杂色。

新鲜荔枝的表皮有的红中带绿,有的红中带白,也有的浅红中带暗红,这是很正常的,这样一般都比较新鲜。

二捏手感

选购荔枝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按捏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弹性。一般的,如果稍微有些软,但不失弹性的,应该是比较成熟的荔枝。

如果摸起来又软又没有弹性,那么该荔枝已经熟透了,或者是烂了。所以,在挑选荔枝的时候,尽量要选择那些稍硬一些,有弹性的。

三闻气味

挑选荔枝的时候,要闻起来有清香味的。新鲜的荔枝都有一股清香的味道,一旦有酒味或是酸味等异常的味道,说明荔枝可能已经变质了。而闻不出来味道的,可能是还未成熟的。

四看果肉

挑选荔枝,当然还可以剥开荔枝,看果肉是否晶莹剔透,是晶莹剔透,那就是比较新鲜的,不是,可能就有点变质了。

五看果皮鳞片

挑荔枝的时候,还看果皮上面的龟裂片,就是我们所说的鳞片。

龟裂片细小而紧密,这种荔枝还没有达到成熟期,龟裂片相对较大并且规则,这种荔枝的口感可能会较好。要检查荔枝的果皮有没发霉发黑的痕迹,有的话要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