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源性脑卒中抗栓治疗的合理选择

 仁医学生 2018-06-10


心源性脑卒中是心脏血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

对于心源性栓子的来源,50%是来源于非瓣膜性的房颤,其次是急性心梗、心室血栓、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等。房颤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导致卒中发病的危险程度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并且心源性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很高,卒中后第1年患者复发率为6.9%,。所以通常对这类高危患者推荐采取抗血栓治疗以防止心源性卒中的发生。

非瓣膜房颤卒中的抗栓治疗决策取决于卒中栓塞风险与出血风险的获益-风险比值,临床中经常用CHADS2评分来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有数据显示,CHADS2得分越高卒中发生风险越大,当CHADS2得分为6分的时候,卒中发生率高达18.2%。同时采取HAS-BLED评分来进行出血风险的评估,评分≥3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应谨慎使用抗栓药物,且需定期评估其出血风险。

近年来各国相关指南都进行了很多重量级更新,在2014年始,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颁布了新版的《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其中在心房颤动中有重大更新:


(1)对于没有其他明显致病因素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有必要在发病后6个月内进行长期心律监测(约一个月)


(2)推荐大部分伴有心房颤动的卒中或TIA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开始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拮抗药(vitamin K antagonistVKA)(如华法林)仍为首选(I级推荐;A级证据),应将其INR 控制在2.0-3.0


(3)新型抗凝药也得到了肯定的推荐,包括阿哌沙班(I级推荐;A级证据)、达比加群(I级推荐;B级证据)


(4)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换用利伐沙班预防卒中复发是合理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


(5) 伴有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若不能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推荐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也可能是合理的。对于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不推荐联合应用口服抗凝剂与抗血小板药物。


(6)但若患者合并临床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后)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房颤卒中防止应采取积极态度,抗栓治疗在房颤预防中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华法林是传统的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方面具有确凿的临床证据,新型口服抗凝药药代动力学特性稳定,不需按照INR调整剂量,使用简单,患者依从性更佳,未来临床应用值得期待。


对于房颤合并脑卒中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需要临床医生权衡利弊,针对不同的个体、年龄、性别、体重,包括肾功能状况等病程发展过程,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传统的天然药物中,其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对于复杂多变的疾病,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如含有丹参、川芎、银杏类的的药物制剂,可以有效减少PAR,抑制PALPMA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以及改善血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等,从而在各个环节有效地预防血栓的形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抗栓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