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喜|2018欧洲高血压指南颁布

 chi_ping 2018-06-10

时隔5年,2018欧洲高血压指南刚刚发布!该指南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像一部教科书,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例如高血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与房颤及其他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中口服抗凝剂的应用、高血压与性功能障碍、高血压与抗癌治疗、降糖药物与血压等等。与其说是一部新指南,更不如说是本案头书,随手翻一翻就能找到高血压防治中各种问题的答案。

首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欧洲新指南依旧沿用了140/90mmHg的诊断界值。这个标准十分亲民,也乐意接受。

其次,对待高血压的态度发生改变。认真研读欧洲新指南所做出的各项推荐建议不难看出,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较上版指南更为积极。在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方面,新指南建议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当血压超过130/85mmHg时即考虑药物治疗,尤其对于65-80岁的老年人,药物治疗更为积极,一旦血压达到140/90mmHg,即推荐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第三,血压控制目标。这版指南延续了上一版欧洲指南的做法,将低于140/90mmHg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初步控制目标,将140-150/90mmHg作为老年人(无论80岁以上还是以下)的目标值。若患者耐受良好,可以进一步降低血压水平。不同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如下:

<65岁——120-130mmHg;

≥65岁——130-140mmHg;

糖尿病——≤130mmHg;

冠心病——≤130mmHg;

慢性肾病——130-140mmHg;

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后患者——120-130mmHg。

由此可见,与上版指南相比,欧洲新指南对不同亚组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做出了更为积极的推荐建议,其中卒中或TIA后患者尤其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对血压控制下限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18-65岁患者血压不低于120/70mmHg,而慢性肾病患者与老年患者不低于130/70mmHg。

第四,在高血压的各种器械治疗方面,新指南在总体上持否认态度,不推荐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RDN)作为常规治疗措施。

第五,药物选择有讲究。对于糖尿病患者,新指南建议将联合应用RAS抑制剂与钙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慢性心衰或左心室肥厚患者,建议联合应用联合应用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或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30mmHg之间;有心梗病史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与RAS抑制剂治疗,心绞痛患者则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CCB治疗。

第六,强调联合用药。新指南建议多数患者起始治疗即可联合应用两种药物,而单片复方制剂(RAS抑制剂+CCB或利尿剂)应作为首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血压不能达标者,推荐三药联合方案,即RAS抑制剂+CCB+利尿剂。三药联合方案治疗后血压仍不能得到满意控制时,可以考虑加用第四种药物,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或α-受体阻滞剂。

有意思的是,虽然新指南未明确将β-受体阻滞剂剔除一线降压药物,但从上述选药顺序来看,其临床地位明显下降,除非患者存在慢性心衰、心梗或心绞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