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固扶阳气“治未病”(下)

 风清气正会当时 2018-06-12

2.2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未病”的第二种状态:疾病隐而未发。采取的对策是:见微知著,救其萌芽。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以非药物疗法为主,以温养脏腑的药物为辅,综合运用,扶助人体阳气,达到纠正阳虚的目的。

2.2.1早期诊断

阳虚质是对机体在未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阳气亏虚状态的表述。阳虚质主要表现为:(1)形体特征:形体白胖,肌肉松软;(2)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3)常见表现:主症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次症面色白光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4)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寒邪,耐受夏季,不耐冬季,易感湿邪;(5)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症,或易从寒化,疾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阳虚质的诊断根据中医四诊合参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的结果来综合判断,阳虚体质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

2.2.2早期治疗

(1)艾灸壮阳《扁鹊心书》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说明用艾灸来温补阳气的方法在中医学占重要的地位。常用的温阳保健穴位有:升阳提气灸百会,培补元气灸关元,益气回阳灸气海,温补肾阳灸命门等;(2)敷贴温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就是在三伏天将温阳祛寒的中药研为细末,用姜汁调匀,制成药饼,敷贴在人体相应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达到振奋阳气、温通经络、祛除伏寒的目的,因其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临床上广泛为患者和医者接受,主要用于肺系疾病、胃肠道疾病、疼痛性疾病的防治;(3)药熨通阳中药药熨就是将辛温散寒、温阳化瘀的药物碾成细末,用香油、醋调匀成糊状,贴敷于穴位或体表的一定部位,并用红外线治疗仪均匀加热,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一种外治方法,临床上用于寒邪凝滞之痛症、瘀症;(4)温养脏腑补阳阳气的来源有3个主要部分,即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脾胃运化摄取的后天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由此可知,人体的阳气充足与否,和全身多个脏腑的功能协调有关,其中尤其与心、脾胃、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心为阳气之主,心之阳气可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温阳振衰类的中药制剂可温阳益气、育阴潜阳,适应于心悸、胸闷、气短、自汗、形寒肢冷、水肿、尿少等症;脾胃为阳气之源,脾胃之阳气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到其他脏腑。化湿温胃类中药制剂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化湿和胃,适应于脘腹痞满、口腻纳呆、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胃痛绵绵、喜温喜按等症;肾为阳气之根,肾阳具有湿煦、蒸腾、气化、推动、激发以及固摄等生理作用,补阳温肾类中药制剂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适应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形寒肢泠、男子阳瘘早泄遗精、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大便溏薄、尿频尿清等症。

2.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未病”的第三种状态:疾病发而未传。采取的对策: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四川名医卢崇汉认为:宣通与温补是扶阳的两大法门。针对阳虚质已成,阳虚证已崭露头角,临床上运用温阳、通阳、升阳之法,防止虚寒、寒湿、痰饮、水停、血瘀等证的发生与传变。

通阳法就是运用辛温、甘温之品来疏泄郁遏的阳气,恢复正常的升降出入运动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通阳;温经汤、桂附丸温经通阳,附子理中汤温中通阳;良附丸、十香丸理气通阳;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泄浊通阳;回阳救急汤益气通阳。

温阳法是温通阳气以治疗阳虚所致的痰饮内停、水肿、胸痹、经脉不利、便秘等疾患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济生肾气丸温阳利水;瓜蒌薤白桂枝汤温阳通痹;济川煎温阳通便;理中丸、吴茱萸汤温中祛寒。

升阳法是升举脾胃阳气,以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下陷的治法。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举元煎升阳举陷;升阳益胃汤升阳益胃;升阳除湿汤升阳除湿;升阳散火汤升阳散火。

总之,在“治未病”临床工作中,要重视阳气,以固扶阳气为主,但也需有法度,针对“未病”的三种状态,采用三层“治未病”的防治方法,层层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与实施“治未病”这一理想保健境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