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在急诊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背景:虽然颈浅丛神经阻滞(SCPB)在围手术期的适应症有过很多的研究,但是少有关于SCPB在急诊科(ED)的应用。 目的:这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旨在前瞻性地描述超声引导的SCPB在急诊科表现为颈部和肩部的“披肩”分布样疼痛状态患者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前瞻性收集了27例分布样疼痛并接受SCPB患者的数据:颈椎肌肉痉挛/疼痛(n=8)、锁骨骨折(n=7)、肩锁关节损伤(n=3)、神经根性疼痛(n=3)、肩袖病变(n=6)。记录术前和术后11点语言数字疼痛评分(VNPS),以及即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回顾性记录术后14天的延迟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其中11点VNPS减少5.4分(62%),而且没有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例患者出现自限性声音嘶哑和无症状性半膈肌麻痹。未发现延迟性阻滞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虽然受限于这是一项非随机观察性经验研究而没有对照组,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SCBP可能是安全的且具有潜在的疗效,但需要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确认研究结果。 图1.颈浅丛的尸体解剖。从胸锁乳突肌(1)后缘可见丛状突起自肌肉与颈外静脉(4)交汇处。同时可见乳突肌(2)、锁骨(3)及耳大神经(5) 图2.颈浅丛神经分布在白色阴影区域中。颈浅丛神经阻滞的注射部位标记为蓝星,对应于胸锁乳突肌的后外侧缘的中点(虚线)。有助于定位注射部位的外部标志包括甲状腺软骨的上边界(红色曲线)和颈外静脉(虚线)穿过胸锁乳突肌的点 图3.(A)患者坐位,探头横向置于胸锁乳突肌后中点处。(B)注射平面的超声横断面。可见针尖在胸锁乳突肌(SCM)外侧边缘的位置,局部麻醉药(LA)沿筋膜平面汇聚 |
|
来自: 昵称12867939 > 《神经阻滞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