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德善和德信?《道德经》的智慧 第四十九章

 木桩指路 2018-06-14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得道的人不存在个人的私心,他们总是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心地善良的人,得道的人善待他们;心地不善良的人,得道的人同样善待他们,这表明得道的人其德行是至善的。守诚信的人们,得道的人以诚信来对待他们;不守诚信的人们,得道的人同样以诚信来对待他们,这表明得道的人其德行是最守诚信的。得道的人在统治天下的位置上,能够使天下人都收敛自己的欲望,人们的心归于纯真质朴的状态。虽然老百姓们都专注着自己的各种欲望,得道的人都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惜他们。使他们保持纯真质朴的本性。

什么是德善和德信?《道德经》的智慧 第四十九章

得道的人保持着纯真质朴的心,无欲无求是生命的本真。得道的人没有私心杂念,而是把老百姓的意愿作为自己的意愿。得道的人对待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不夹杂任何成见。得道的人和老百姓一样有着自己的社会需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个基础上,肩负着为老百姓谋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以百姓心为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公无私之心”,天下为公,就会得到民心;私心大于公心,就会失去民心!统治阶级来源于老百姓,还要服务于老百姓,这样的人才是人民公仆!


统治阶级的“无为”,体现在对社会应该持有的包容态度,让自己的私欲归零,让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不受压制,充分地发挥老百姓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各有所成。假如统治阶级“有为”,让自己的欲望、私欲膨胀,贪图享受,这样必然会使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压缩、压制,被动地承受统治阶级的意志,老百姓的个性就会受到制约,无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受到伤害。

什么是德善和德信?《道德经》的智慧 第四十九章

欲望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但是欲壑难填就是深渊!

本来正确的事情,有些人做着做着,就错了;

本来错误的事情,有些人做着做着,就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