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祭仓颉

 德亨和众 2018-06-15


 

天降甘霖及时雨,化育万物润苍生。

又是一年谷雨季,今朝不与他时同。

日月星辰此时转,溯源追根谒文祖。

待到回归传统路,功德圆满自然成。

现如今,在陕西省白水县谷雨时节一直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上千年的传统。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以结绳记事把国家大事记录的非常清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法日显落后,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黄帝便让仓颉去寻找其他解决的办法。

 

有一次,仓颉跟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踪迹讲述野兽的去向。仓颉深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果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这样就方便大家识别。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不同的图形。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便逐渐演变成象形文字。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于是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从此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这便是仓颉造字典故的由来。慢慢的这些象形文字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今天才能看到这独一无二的汉字。

据说仓颉造字成功之日正值国家战乱,民不聊生,百姓饥寒交迫。天帝感其功德,便开启天宫粮仓,普降甘霖,下了一场谷子雨,拯救了黎民百姓。仓颉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下谷雨的日子定为谷雨节,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二十四节气之一。

直到今天,很多地区都会有大型的祭祀活动来缅怀文字始祖仓颉,以感恩他为后世子孙做的贡献。文字乃千秋之功,秉承天地之德,垂示上天造化之恩,使得今天的人们才能有机会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习“文字”背后的涵义来认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生活在今天的人类是幸福的,因为通过“文字”不仅能够正悟历史,重新审视历史的教训以及它赋予我们的责任,而且能够再现历史的辉煌。

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文字都有它的来源,都有它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生动形象,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自古以来,一个“孝”字,通天达地。早在殷商时期,在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这个“孝”字的上半部分代表的是长发的老者,下半部分代表的是孩子,后代。长者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的意思。金文的“孝”字更加形象,整个字如同老人的手按着小孩的头,是小孩用头扶持老人在行走。秦汉时期,又逐渐演变成篆体、隶书的“孝”字。古人以尽心奉养长者为孝。

《孝经*开宗明义》有云:“孝,德之本也”。中华乃礼仪之邦,孝道为厚德之本。“孝”是生而为人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新时期的人具备理性思想的基本表现。一个脑子里装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人一定不忘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为人子者,侍奉双亲自古有缇萦救父、汉文帝亲尝汤药、闵子骞芦衣顺母-----感天动地的《二十四孝》,流传青史,为后人所敬仰。

为人臣者,忠孝国家岳母刺字,留下“精忠报国” 的豪言壮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丞相的碧血丹心让蛮金闻风丧胆。          

为君王者,胸怀万民太宗皇帝以仁孝治天下,开创大唐盛世,留下的是“贞观清风,万国来朝”。康熙大帝至德纯孝,尽心侍奉祖母三十多年。他以《庭训格言》来训示诸皇子,“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并且颁布《圣谕十六条》来教化臣民百姓,首条便是“敦孝悌以重人伦”。

一个“孝”字,演义了多少历史长河的星光璀璨,为世人点亮明灯。感恩仓颉造字,人们才能通过文字的记载把“孝”的机制扎根在自己的思想中。要经常保持正念:心中“仁孝”、定当和睦亲邻。守孝行孝重德,必然传承后世。

谷雨时节年年有,洒遍天下日日新。缅怀文祖仓颉,永远不会忘记通过文字、文化的承传,给予人类健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回归理性与传统,光明常在。

文章来源于北京德亨研究院,微信号:gh_4221b7f9c27b,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