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教师的成长

 江山携手 2018-06-16

新教师的成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成长”渐成为教育界的关键词,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成长,在新课程背景下,新教师成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新教师的成长
  一、教师成长之学习+转变
  走出师范大门时,我们每个人脑子里装的是教师职业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和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观点,只有满腔热情和满腹理论,对于教学活动只会“纸上谈兵”,还没有真正“带过兵打过仗”。
  教学是一门需要技巧和随机应变的活动,它不可能千篇一律,也没有一本“孙子兵法”能助你必胜。如果你想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要有一桶水,如果你想给学生一桶水,你必须是细水长流的小溪。所以学习是教师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专业创作,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谦虚好学,认真学习,多实践是每个新教师必经的阶段。
  1. 备好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你才能从容而有自信地面对学生,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又能使学生从心里尊敬你,树立良好的满腹经纶的教师形象。
  2. 听好课
  听课是新教师学习借鉴他人课堂教学优点,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在听课的过程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取长补短,看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神态、动作、语言,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以及课堂评价能力。这些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经验,我们首先要学会模仿,然后在模仿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 角色转变
  新教师从毕业那刻起,形式上完成了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但思想上仍未脱离学生的意识和心态,这需要新教师端正态度,树立正确认知,清楚教师角色的职责和定位。
  首先,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阶段的适应,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很正常,犯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必求全责备,或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从教信心。
  其次,新课程非常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绝对权威位置在发生变化,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良师。亦师亦友的度把握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作为新教师在课堂上要树立威严,令学生信服;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非常具有亲和力的方式与学生交往,会使学生非常热爱学习,热爱学校。
  再次,作为新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和各项活动,尽快融入学校的社会和政治系统,善于与他人合作,寻求各方面支持,包括资深教师、校长、家长和学生。
  二、教师成长之经验+反思
  1.积累经验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魏书生老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时候,常常说一个老师迅速成长的捷径是注意积累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更是发现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激烈的争辩、感动的师生对话、出现教学设计的精彩回答等等,都要储备下来作为第一手的教学事例。在与同事交流或讨论中,如果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发奇想的理论见解,大有所悟的教学理念等,也可以储备下来作为高质量的理论依据,在总结中提高。
  2.注意反思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标,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或给予肯定和强化,或给予否定和修正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中的关键因素,它促使教师考查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依据的审视、诊断、调适,优化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理解,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要求。有了反思就有了研究的起点,你就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对于不足之处要在每次的教学准备时充分考虑。在每次的反思之中,发现一次比一次进步,有心动也要有行动,有反思也有进步,这样的重复准备,重复反思,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快速成长。
  三、教师成长之机遇+挑战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师生互动、有效学习。师生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学校制度、学校文化的变化,教师的绝对权威位置在发生变化。师生的平等互动、共同发展,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有力的助推器,能帮助教师起飞。
  有机遇,就会有挑战。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面对新课程,每个参与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重新学习,适应新课程。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1]
  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与时俱进,术业专攻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结合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2]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对每一种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新教师应抓住机遇,不断全面提高自己,力争与时代共同进步,与学生共同成长,与专业共同发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