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疟原虫携带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疟疾治疗不仅是解除患者的疾苦,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现症病人要及时发现,及时根治。间日疟采用氯喹和伯喹(氯伯)治疗。恶性疟可单服氯喹。对间日疟患者,抗复发治疗可用伯喹。在恶性疟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如海南省、云南省)宜采用几种抗疟药合并治疗方案,如青篙素、咯萘啶与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合用。 抗疟药种类很多,按其对疟原虫生活史各期作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杀灭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及休眠子,如伯喹,抗复发作用,也称根治药。乙胺嘧啶对恶性疟原虫红外期有一定作用。 (2)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如氯喹,奎宁、咯萘啶、喹派,青蒿青及蒿甲醚等,用以控制临床发作。 (3)杀灭配子体,如伯喹,用于切断传播。 (4)杀来孢子增殖期,如乙胺嘧啶,可抑制蚊体内的孢子增殖发育。 和他接触的话可以采用药物预防,如自服乙胺嘧啶-磺胺多辛(周效磺胺)复合药。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林丽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