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方药解析 栀子豉汤(二) 中医中药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瑞雪春雨 2018-06-19
                            栀子厚朴汤证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提要]

  热扰胸膈兼腹满的证治。

  [阐论]

  “心烦”、“卧起不安”与76条的“虚烦”、“反复颠倒”词异而义相同。此证出现于伤寒下之后,可知为表邪内陷,热郁胸膈。“腹满”,即腹胀。本证没有大便秘结、腹痛拒按等腑实证,说明是热及脘腹,气机被郁。“卧起不安”形容虚烦、腹胀满之甚,已达卧起难安的程度。综上分析,此证为无形邪热郁结胸腹所致,火郁之邪已内涉阳明,病机已向深发展,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宣郁,利气消满。

  本方是栀子豉汤与小承气汤化裁的合方。因其腹满仅是气滞而无腑实,故取小承气汤而不用大黄泻下;又因其表邪化热入里,迫及脘腹,故取栀子豉汤而不用豆豉之宣透。方中栀子清热除烦,枳实、厚朴利气以消满。三药配伍,共奏清热除烦、宣中消满之效。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临证当详审病情以别之。如下后,心烦仍在,腹满而痛,脉实、苔黄者,为实邪未尽,可再行攻下;下后,二便自调或溏泻,虽心烦而无热象,且腹满而喜温喜按、脉缓无力、舌淡苔白,是下后里虚。这种腑实和虚寒病机而致的心烦、腹满证,切不可使用本方。腑实而致者,可用承气汤攻之,虚寒而致者,可用理中汤温之。

  笔者临床应用

  (1)慢性胃炎:胃脘部痛,心烦腹胀有灼热感,时反酸,食纳一般,脉弦略数,苔薄黄者,宜本方加煅瓦楞、元胡;若欲呕者加竹茹、陈皮;若纳呆者加炙内金、山楂。

  (2)腹胀:腹泻后腹胀,心烦气机不通者,宜本方加党参、生姜、半夏。

  医案选录

  医案:热郁胸膈证    

  董某,女,37岁。病人心中烦、懊憹,不能控制,必须跑出屋外方得小安,并且脘腹胀满,如有物塞之状。其脉弦数,舌苔黄腻。问其大便秘、小便赤。辨为心胸热郁,下及于胃所致。为疏方:生山栀三钱,枳实三钱,厚朴四钱。服一剂而病愈。(《伤寒挈要》)

栀子干姜汤证

  [原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80)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提要]

  热扰胸膈兼中寒的证治。

  [阐论]

  太阳伤寒,治当解表,反以丸药大下之,是为误治,以致里虚邪陷。误下损伤脾胃,使中焦虚寒;下后邪热内陷胸中,形成上热下寒之机。邪热内郁胸膈,故见身热不去、微烦,所谓“微烦”是较上述76、77条之心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及79条卧起不安之证为轻。因用丸药攻下,而致寒邪留滞,中焦阳虚,运化失职,故见下利。热郁胸膈,兼见脾寒,故治以栀子干姜汤,清除余热,温中散寒而止利。   

  本方的栀子苦寒,清上焦之邪热,则心烦可止;干姜辛热,温中焦之虚寒,则中阳可复。此即寒热并用,上下同治,药性虽反,功则合奏。

  汉代所用攻下丸药有二种制剂,一为苦寒之剂,一为辛热之剂。本条所用丸药为苦寒之剂。误下致寒邪留中,运化失职,故见下利,此为虚寒下利。104、105条所用丸药为辛热之剂,误下致热邪留中,大便虽通,而热实不去,故104条见下利、潮热之实证,105条见下利谵语之实证。可见虽皆用丸药攻下,但有寒热两种不同的病理机转,不可不知。

  笔者临床应用    

  本方可与泻心汤合用,治疗寒热错杂之胃脘痛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肝炎等。也可酌加栝楼、香附、白梅花等理气解郁之品,止痛效果尤佳。

  (1)慢性胃炎:胃脘痛,纳呆,肠鸣胀满,大便稀薄者,本方合半夏泻心汤。

  (2)慢性胆囊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伴有胃胀灼热感,具有寒热错杂证者,宜本方加金钱草、香附、白梅花等。

栀子豉汤禁例

  [原文]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81)

  [提要]

  栀子汤的禁例。

  [阐论]

  “凡用栀子汤”一句,概括了上述诸栀子豉汤证。“旧微溏”,乃指宿疾,即素日脾胃阳虚或脾肾阳虚之人,大便经常溏泄,“不可与服之”,因栀子豉汤为清热除烦之剂,药性苦寒走泄,对便溏之人实非所宜,故必须慎服。若误服之,则导致中气更虚,便溏更甚,甚则产生变证。

  本条提出中阳不足者,当禁服栀子豉汤,因其是苦寒之剂。也可将“不可与服之”理解为不可单纯用栀子豉汤,可仿上条栀子干姜汤,寒热并用之法治之。

  按:栀子豉汤证,因火热郁扰胸膈而致,故称为热扰胸膈证;又因内无痰水实邪纠结,而以心烦为其主要症状,故亦称“虚烦”证。

  栀子豉汤的主证:①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②烦热、胸中窒;③身热、心中结痛。都用栀子豉汤清宣火热之邪。若其人兼有少气的,为热邪损伤中气,故加甘草,益气补中;若兼呕吐的,为胃气不和,故加生姜,以降逆和胃。

  栀子豉汤的变证有二:其一,若因胸中郁热下及影响于胃,证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用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消满;其二,若因上焦有热,中焦有寒,证见身热不去、微烦、腹满痛或便溏下利的,用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中,寒热兼顾。

  栀子豉汤为苦寒之剂,若脾肾阳虚,平素大便微溏的,切勿使用,以防伤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