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一例

 杨荣文 2018-06-21

作者:郝以姝 袁宝玉 施咏梅 张志珺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MMN)是一种罕见的、累及多数单神经的纯运动神经病;发病率约为0.3-3/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2.7:1,多于50岁前发病,儿童发病少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或阶梯样、非对称性肢体乏力伴萎缩,一般上肢症状较重,通常不伴有感觉缺失;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是持续多发的局灶性神经传导阻滞;为自身免疫介导相关性疾病,可有血清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滴度增高;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1]。该病容易与颈椎病、腰椎病、运动神经元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及脊髓性肌萎缩等混淆,尤其在基层医院,肌电图等检查不全面,神经肌肉活检等细胞分子病理学检查及基因检测未开展,导致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延误治疗,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该文报道一例反复就诊于多地高校附属医院和三甲医院,确诊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患者。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货车司机,进行性四肢乏力伴肌萎缩五年余2015716日入院。患者五年前出现右下肢乏力,表现为踩刹车时力弱,无肢体麻木及疼痛,无腰痛,无肉跳,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右侧小腿肌肉萎缩,诊断腰椎病,予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三年前患者出现左下肢无力,行走时左下肢拖拽,易绊倒,有时伴双下肢麻木及肉跳,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当地医院仍按腰椎病治疗,症状无好转,两年前患者自觉左手不灵活,系扣子困难,并发现虎口处肌肉萎缩,症状逐渐加重,半年前自觉右手不灵活,遂到南京某医院就诊,查颈椎、腰椎MRI示:颈椎退变,颈椎盘变性,C5-T1椎间盘轻度突出,腰椎退变,L3-L5椎间盘变性伴突出。查肌电图示:多灶性运动神经损害伴传导阻滞,血清肌酸激酶:295U/L,腰穿检查未见异常,抗核抗体系列及ANCA均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叶酸、维生素B12检查未见异常,诊断运动神经元病,未予特殊治疗,遂到上海某医院查血清抗GM1(IgMIgG)抗体,血清抗GQ1b(IgMIgG)抗体均未见异常;复查肌电图示:多数单神经损害,累及部分运动神经,髓鞘损害伴轴索改变,MMN可考虑,门诊考虑: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建议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拒绝,后给予美卓乐8mg qd”治疗五周,病情无好转,遂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五年前有痛风病史,自行饮食控制;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检查未见异常。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侧胫前肌、左手第一骨间肌肌肉萎缩,左手骨间肌力弱,夹指试验阳性,右手肌力正常,双上肢近端肌力5级。双足背屈肌肌力2级、跖屈肌肌力4级,双下肢近端肌力5级。双上下肢肌张力正常。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及桡骨骨膜反射(+),基本对称。双侧膝反射、踝反射均未引出。双侧巴氏征(-)。四肢针刺觉及音叉震动觉未见异常。双侧指鼻试验、跟--胫试验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复查肌酸激酶163U/L神经电生理学:NCV:左侧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F波出现率低;右侧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CMAP波幅降低,F波出现率低,潜伏期延长;左侧尺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F波潜伏期延长;右侧尺神经F波未引出;双侧胫后神经CMAP波幅降低,近端刺激出现波形离散伴波幅降低;左侧腓总神经CMAP波幅降低;所检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SNAP波幅正常;EMG:双侧胫前肌、右侧腓肠肌可见纤颤、正锐波,时限增宽,波幅增高;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运动纤维,脱髓鞘合并轴索损害,不对称)。肌肉活检(右侧腓肠肌)细胞分子病理报告示:神经源性合并肌源性损害(部分病理图片见图12);肌纤维直径范围在5180微米。可见部分变性和少量坏死肌纤维,未见再生肌纤维。可见许多小角化肌纤维、核聚集、小群萎缩、肌纤维分裂及中心核现象。结缔组织显著增生。NADH脱氢酶可见肌纤维肌原纤维网紊乱。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可见大量肌纤维中活性局限性减低或缺失。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减低或缺失。单磷酸腺苷脱氨酶活性正常。腺苷三磷酸环化酶反应任意视野下均可见两型肌纤维。萎缩及变性肌纤维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肌纤维糖原成分降低,脂肪成分中度增高,部分肌纤维脂肪变。抗dystrophin-N-C-R;肌聚糖蛋白dysferl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肌纤维中以上蛋白均正常表达。基因检测检查结果:围绕脊髓性肌萎缩(SMA)的致病基因SMN1检测,未见外显子78的纯合性缺失突变和拷贝异常;围绕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SBMA)的致病基因AR基因(CAG)检测,重复数为18,未见异常扩增。最终诊断考虑:MMN,患者拒绝丙种球蛋白治疗,住院期间予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

讨论

该病例特点:患者中年男性,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局限性不对称性肢体无力,双侧尺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支配区受累,持续时间五年余,受累肢体无痛性痉挛和肌束震颤,无球部受累,无客观的麻木等感觉障碍;神经系统查体示受累肢体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未见上运动神经元体征;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示双侧胫后神经和左侧尺神经确定的传导阻滞,右侧正中神经可疑的传导阻滞,所检神经感觉传导正常。根据美国电诊断协会(AAEM)对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2]、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和国际周围神经病学会(PNS)对于MMN的诊治指南[3],该患者符合MMN的诊断标准。

分析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我们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有:①患者MRI证实有颈椎病和腰椎病,但未累及脊髓,不能解释其肢体乏力伴萎缩。②需要与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muscular atrophy, PMA)鉴别,PMA是少见的运动神经元病(MND)的一种亚型,为脊髓前角细胞变性病变,约90%的患者首先侵犯颈膨大,少数从腰膨大开始;临床上仅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及体征,肌无力呈脊髓节段性分布,不伴感觉障碍。PMA和MMN在肌电图上均可有广泛的失神经电位表现,但区别在于MMN可有明显的传导阻滞。③需要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spinal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SBMA)鉴别,SBMA又称为肯尼迪病,是一种成年发病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一般仅男性受累,该病进展缓慢,主要累及脑干和脊髓下运动神经元,临床表现为肢体近端肌肉和延髓支配肌肉的萎缩、无力和束颤,可伴有不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感觉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受累及的临床表现;电生理以广泛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为主,多伴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异常;基因诊断为金标准[3][4]。该例患者无痛性痉挛、震颤,无延髓部肌肉萎缩,无乳房发育等雄激素功能低下症状;肌电图未见感觉系统受累,基因检测未见异常。④与成年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 atrophy, SMA)鉴别:SM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选择性累及下运动神经元,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其中成年型发病和进展隐袭,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肢体近端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致病基因多为SMN基因。该例患者表现为远端肢体无力和萎缩,围绕该病的致病基因检测未见异常。⑤该病例我们已排除SBMA、SMA,但仍需跟踪目前致病基因的进展。


该例患者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提示确定的神经源性损害、波形离散、不对称性脱髓鞘改变及部分神经传导阻滞;但肌肉活检提示明显的肌源性与神经源性损害并存。肌肉活检结果与临床表现、电生理学不一致可能的原因为:目前多认为MMN是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该患者病程长,长期的免疫紊乱引起的慢性肌肉损害不能排除。对于MMN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认识还不全面,虽部分患者可有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滴度增高,但也有不少病例抗体水平正常,这提示不伴有抗体增高的MMN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该患者神经髓鞘蛋白抗体无异常,其他病因及发病机制引起的神经源性损害合并肌源性改变不排除。肌活检示肌肉损害较重,但该患者双下肢肌力可,行走等日常生活未明显受累;最后诊断仍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毕竟取材和方法学等方面存在限制。目前文献上关于MMN患者肌活检的资料较少,该病例中矛盾产生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MMN是可治疗的周围神经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影响该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临床上怀疑MMN的患者可尽早予以试验性免疫球蛋白治疗,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 Victoria H Lawson.Multifocal motorneuropathy:a review of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14,10:567-576.


[2] Richard K,Olney MD,Richard A. Consensus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J].Muscle andNerve.2003:(1):117-121

[3] Joint Task Force of the EFNS and thePNS.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Peripheral Nerve Society guidelineon management of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Report of a joint task force of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and the Peripheral NerveSociety--first revision[J].J Peripher Nerv Syst.2010,154:295-301.

[4] 梁惠玉,谢惠芳,颜振兴.肯尼迪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2:195.
[5] 江子扬,曹绪维.肯尼迪病的研究进展.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J].2015,242:114-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