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财险行业开年成本率即破百,前所未有~车险市场自商车费改之后,陷入极其激烈的竞争当中,车险费用居高不下。车险作为第一大险种,如何能经营得好,成为中小财险公司的一大难题! 各家财险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还要兼顾盈利,委实不易!“13精”曾经做过一次专题《你知道连续四年超越市场且盈利的财险公司有几家吗?答案是只有……》。主编觉得,这两家公司很值得研究,日后会出专题看看两家公司的发展是怎样的,而其中一家就是华农财险。 前日,华农财险总裁张宗韬作客《茶道燕梳》,用其实战经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保险界人士剖解中小财险公司的逆袭之道。本文对宗韬总现场讲解的经典PPT进行了回顾。PPT围绕下面6个问题展开讨论。
在对上述这些问题剖丝抽茧之后,宗韬总得出一些核心观点: 一、此次车险费改的监管驱动逻辑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监管主题似乎存在周期性。2001年至2008年以发展为主题,2008年至2011年以风险为主题,2012年至2016年以服务为主题,2016年起回归本源。监管的目标尽管可能呈现出多元化,这个目标可以包括稳增长,防风险,创新、效率等等,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监管根本目标: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这是此次费改驱动的监管逻辑。 二、市场化改革缘起于偶然的舆论事件,发轫于监管逻辑。改革目标不是解决所谓“高保低赔”等社会质疑,不是解决产业链中地位问题,更不是解决中小公司问题。市场化改革本身不是根本目标,根本目标是消费者福利(产品、价格、服务)。因此,费改不是为市场化而市场化,为改革而改革。 三、产险ROE在各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对资本很有吸引力,但是资本进来之后发现不是想象那么简单,行业的ROE被大大公司拉高了,外来资本所投资的中小公司可能长时期陷入泥潭难以自拔。保险行业盈利周期长和股东短期化目标矛盾是公司治理很多问题根源 四、产险业将继续延续从2016年以来的艰难期,大公司主导的激烈竞争态势难以好转,困境从中小公司蔓延到中大公司。宫斗戏不断上演,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团队,公司被倒逼,或退出、或变革、或转型。 五、中短期市场重新洗牌后,中长期市场有战略机遇!持续强化核心能力的公司有脱颖而出的历史机会! 六、中小公司生存和成长有两条路可供选择:第一条路是直面竞争,提高效率。继续想做车险的务必保持灵活、开放、协同、高效。第二条路是差异化竞争,具体无非包括,要么退出,要么搞细分定位和创新。 七、结束语,也是主编最欣赏的励志鸡汤。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 本PPT已经获得张宗韬先生授权,请大家看PPT抓紧收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