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受冤枉的人间第五味

 松树下的猪 2018-06-23

1908年,日本的化学家池田菊苗发现海带里面的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能产生特别的味道,并且将这个味道描述为“令人愉快且美味可口[1]。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我们除了能够品尝到酸、甜、苦、咸这四种基本味道之外,还科学的确认了第五种味道(umami)


一年以后,他们在日本注册了专利,并开始工业量产以谷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味精,将其命名为“Ajinomoto 味の素[1]

○ 当年从昆布提取出来的谷氨酸。| 图片来源:Wikimedia 


味精是怎么提鲜的


鲜味和其他四种味觉一样,在舌头上都有特定的味觉受体[2]


○ 还为受到刺激的鲜味味觉受体。| 图片来源:改自scienceandfooducla

鲜味的味觉受体要靠谷氨酸盐来激活[2],其中以谷氨酸钠的味道最好。亚洲料理中的海带、酱油、鱼露,以及西方常见的帕玛森奶酪都是常用的提鲜调味料。这些调味料之所以能提鲜就是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谷氨酸盐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但是,谷氨酸在蛋白质里并不能产生鲜味只有游离状态的的谷氨酸盐才能激活鲜味味觉受体,而谷氨酸钠就是最常见的味精了。其他含有高量谷氨酸盐的食物还有:

○ 自带大量游离谷氨酸盐的食品,例如番茄、洋葱、海带、西蓝花、豌豆、芦笋、奶酪、蘑菇和甜菜根。| 图片来源:Umami Information Center

当鲜味味觉受体接触到谷氨酸盐的时候,它们就会被激活,然后告诉大脑“这个食物吃起来真鲜美呀”[3]

○ 鲜味味觉受体接受到了谷氨酸盐的刺激。| 图片来源:改自scienceandfooducla

谷氨酸盐本身其实只有比较淡的鲜味,但是在某些增味核苷酸(例如guanosine-5ʹ-monophosphate [GMP])的加持下,鲜味就能被疯狂放大[3]。当谷氨酸盐增味核苷酸同时出现在一道菜里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增强了菜里面的鲜味。

○ 核苷酸的结构。| 图片来源:Wikipedia

而是因为增味核苷酸能够改变舌头上的鲜味味觉受体的形状改变了形状的受体能更好地跟谷氨酸盐结合,然后给大脑传送了更强烈的信号[3]。这样,我们能感受到的鲜味会比只有谷氨酸盐时的情况强20到30倍。

○ 鲜味味觉受体在核苷酸GMP的帮助下能更加紧密地与谷氨酸结合,让食物吃起来有超级鲜的感觉。图片来源:改自scienceandfooducla

在常见的食物里、鱼、肉、还有干香菇里面就含有大量的增味核苷酸:


○ 自带大量增味核苷酸的食品,例如海鲜、肉类、以及某些菌菇。 图片来源:Umami Information Center

味精吃多了不好?


对于味精,我们好像总是有一个不太好的印象。常会听到:“听说味精是化工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我们现在都改用鸡精和蘑菇精了。”对于这种谣言,我们得一步一步来分析。


第一个就是味精的生产过程。当时池田菊苗是靠水解海带蛋白质再纯化得到了谷氨酸钠[1]现代的味精生产主要是发酵法先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再用谷氨酸产生菌作为发酵工具得到谷氨酸盐,最后中和为谷氨酸钠再提纯。这种发酵法跟醋、酱油和酒生产工艺相似[4]所以,如果酱油和醋可以被列为自然酿制的产物的话,味精也可以。如果是因为发酵提纯之后而被称为化工食品,那酒岂不也得归到化工食品里面去[5]。味精真是被冤枉到有苦说不出。 


第二,针对味精安全性的研究其实非常多。大量研究表面在正常剂量下,味精并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病影响。虽然确实有实验表明,“大剂量”的味精在服用后,会对老鼠产生毒性[6]但是,这个对老鼠来说“大剂量”有多大呢?换算成人的话相当于一个体重为65公斤的成年人,一次得服用将近两斤(945克)的味精。两斤的味精到底有多少呢?答案就是五包这样的市售味精。味精要是连吃五包真的(脑子)不好 ╮( ̄▽ ̄'')╭。 

○ 市售的味の素味精。| 图片来源:作者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的评估都认为食用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隐患[6]。而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在去年也出台了“味精添加物”指标,表明只要在每天不吃超过30mg/kg体重就不会对身体有影响。换算过来就是大概一个体重为65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建议服用不超过2克的味精。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表明,现代大多数的食品都添有味精,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每天大约会摄入0.55克味精,远低于建议的摄入量。 

○ 2克味精有这么多。| 图片来源:作者

虽然正常食用味精没有直接的致病作用,但最近的两个对中国饮食习惯的调查研究就表明,味精跟体重超标有关联[7][8]。但是这两个调查并不能说明味精的使用直接导致了体重的增加,也有可能是因为加了味精的菜本来就是比较重口味好吃,所以情不自禁地吃得比较多呢。


虽说味精要吃到对人体有害的量比较难,需要担心的并不是在家庭烹调的时候放入太多味精,而是在餐厅中。厨师们可能会加入大量的味精提鲜来掩盖食材的不新鲜。 


用鸡精或者蘑菇精代替味精?


有人说用味精不好,那就用鸡精和蘑菇精来替代,但是真的替代了吗?窃以为,鸡精和蘑菇精这俩名字取得太好啦!一听就像是鸡和蘑菇的精华。


但是,鸡精和蘑菇精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味精和增味核苷酸。与味精相比,鸡精和蘑菇精利用了来自增味核苷酸的协同作用,因此得到的鲜味会是等量味精的好几倍。


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知识利用起来,用含大量谷氨酸和增味核苷酸的食材来做出超级美味的菜肴吧!


撰文:唐丰

本文授权转发自唐丰的后厨房「灃小六」,欢迎扫以下二维码关注:

资料来源:

[1] Lindemann, B., Ogiwara, Y., & Ninomiya, Y. (2002). The discovery of umami. Chemical senses, 27(9), 843-844.

[2] Chaudhari, N., Landin, A. M., & Roper, S. D. (2000). A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variant functions as a taste receptor. Nature neuroscience, 3(2), 113.

[3] Mouritsen, O. G., & Khandelia, H. (2012).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allosteric enhancement of the umami taste sensation. The FEBS journal, 279(17), 3112-3120.

[4] Shih, L., & Van, Y. T. (2001). The production of poly-(γ-glutamic acid) from microorganisms and its various applicat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9(3), 207-225.

[5] https://www./article/38739/

Walker, R., & Lupien, J. R. (2000).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0(4), 1049S-1052S.

[6] He, K., Zhao, L., Daviglus, M. L., Dyer, A. R., Horn, L., Garside, D., ... & Stamler, J. (2008). Associa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intake with overweight in Chinese adults: the INTERMAP Study. Obesity, 16(8), 1875-1880.

[7] He, K., Du, S., Xun, P., Sharma, S., Wang, H., Zhai, F., & Popkin, B. (2011). Consump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in relation to incidence of overweight in Chinese adults: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3(6), 1328-13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