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营改增”后EPC项目总包商会计 实务处理
摘要,EPC是综合性极强的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尤其在全面营改增后,总包商的会计核算更为复杂。本文基于财税[2016]36号及财会[2016]22号的规定,探讨EPC项目总包商在实践中的会计实务具体操作 关键词,营改增 EPC 会计实务 EPC总承包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最主要的一种,也是现在广为应用的大中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EPC是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对一个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整体负责,统一化、流程化,精简了管理中间流程,从而提高作业生产效率并节约了工程成本。EPC总承包项目的会计核算作为管理的一部分,贯穿了工程项目的始终。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下发,全面营改增的时代宣告到来,对于总承包项目来说实现了增值税税种统一,同时又出现了税率差异化的特殊局面,总承包商的会计核算也随之产生巨大的改变 一、全面“营改增”对EPC项目总承包商会计核算影响 全面营改增后,EPC总承包项目将出现多档税率, 1 1/5页 ,1,采购设备及材料适用税率为17% ,2,建筑安装适用税率为一般纳税人税率11%,小规模纳税人及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一般纳税人税率3%。建筑工程老项目、清包工项目、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用简易计税办法计税,其进项税不允许抵扣 ,3,设计及管理服务适用税率为6%。由于税率的不同,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税服务,应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如未分别核算,会被要求从高适用税率 全面营改增后,对于EPC总承包项目的承包商来说,从税率上比对税负有所上升,会计核算方面由于受新老项目衔接、建安业务与增值税结合的实际操作指引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会日益复杂 二、全面“营改增”后EPC项目总承包商的会计实务处理 EPC项目总承包商的会计核算通常会采用建造合同准则来进行会计实务处理。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的科目设置要求及财会[2016]22号《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将科目设置如下,一是设置工程施工科目,下设二级科目合同成本与合同毛利,设置工程结算、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基本核算科目,合同完成后,工程施工与工程结算科目对冲后结平。二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 2 2/5页 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在应交税费科目下,涉及增值税二级科目设置增加为十个 新建项目采用一般计税法核算下的主要会计分录,以下分录未考虑城建税等附加税费, ,1,项目伊始,根据合同约定收到业主支付的工程预付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 ,银行存款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相关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同时需要按照2%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税款,计税基数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 ,2,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相关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间接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库存材料等 期末根据相应的分配方法把在工程施工项下二级科目间 3 3/5页 接费用核算的费用进行分摊 ,3,收到与业主签认完毕的工程结算单并开据增值税发票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开据建筑安装业务发票时,需先在项目所在地预交增值税,根据国税函[2010]156号规定还需预缴企业所得税 ,4,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确认合同收入、成本与毛利 借,营业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营业收入 项目执行过程中,经测算如发生合同预计总成本大于合同预计总收入的情况,应将预计的合同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确认为当期费用,完工后将预计损失转回 ,5,计算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借,,,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4 4/5页 计算当期应缴纳增值税额时,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抵减,并以完税凭证作为有效依据,本期抵减不完可结转下期继续抵减。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确认合同收入、成本与合同毛利,并计提企业所得税费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时,在项目所在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抵减 ,6,工程项目完工并竣工决算 借,工程结算 借或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在EPC总承包项目中, 会计核算贯穿了工程项目的始终,会计核算不仅仅是记录也是工程项目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高质量的会计核算可为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支持保障。营改增后,增值税核算越发复杂,核算风险也随之加大,需财务人员认真掌握增值税的政策变化、核算原理方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 5 5/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