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讨论:独处藏奸

 妙择 2018-06-25




       曹永康:“独处藏奸”这个词,中医用作辨证论治术语,寓意深刻。张景岳曾谓:“独之为德,为群疑之主也;欲得之者,犹纵目于泰山之顶,犹认针于沧海之中”(《景岳全书》)。其意是说,“独特”的脉证,往往是疑难病证的主因所在,医生欲得其“独”的真情,临床诊察时必须极目纵观,明察秋毫,擅于发现“独”的迹象;而于辨证时,则又须不忽于细,必谨于微,明于辨析“独”的本质。特别是见到某些不合逻辑、乖违常情的特异性脉证,每每蕴藏着病机的安危,医生更应慧眼独具,心思独到,细审底蕴,不可掉以轻心。张景岳说:“乖处藏奸,此其独也”(《最岳全书》。苏老泉说:“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辨奸论》。故“独处藏奸”的含意,是要求医生于临床具有高度警惕,独出手眼,见微知著,施治时才能纲维在握。

       我以为对“独处藏奸”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术语,还应从比较通俗的方面去理解。凡患者临床表现虚实寒热互见,辨证疑虑难决,就应仔细推敲,穷其原委;尤其对辨证上难以统一的,或临床上易被忽略的某些症状,如看似兼证,实为主因;貌似枝节,却关全局者。盖个别中每可暗藏真谛,忽略处常为最关键处。如我们通常说的“通体见有余,一处见不足;通体见不足,一处见有余”以及“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等特殊病证,如不在“通体”“大实”“至虚”的证候群中,重视其“一处”的个别特殊症情,将何以发现其“以假乱真”之伪情乎?一旦探得骊龙颔下珠,灵机乍发,竟获显效,自觉心旷神怡,难以言宣。然则“独处藏奸”作为临床医生的座右铭,可以当之无愧也。

       兹录昔日医案2则,以陈管见。

       案1:曹XX,男,45岁。

       初诊:发热半月余,曾经汗疹屡透,而病不为衰,热反转重,肌肤灼热烙手,面色潮红,头晕耳鸣,神躁昏谵,时昧时清,舌红无苔,而漱水不欲饮。谓其阴虚热灼,而曾进养阴泄热之剂不效,抑又何故?细审舌质虽红,视之并无芒刺,扪之尚觉湿润;诊其脉象虚滑而大,重按无力,并无细数之象;按其腹部板窒而微膨,当脐动气筑筑。从此审度,此岂下虚阳浮发热之证耶!谅必病人素体下元不足,加以病中汗疹屡透,气阳重伤,而致下元虚寒,阳失归藏,因虚阳上扰而神昏谵妄,因阳气外浮而肌热灼手,因气弱冲逆而腹窒脐跳。面色潮红,舌红无苔,乃属戴阳征象。图治之计,浮阳非潜不降,气弱非温不振,咸寒之中,复入辛温,引阳入阴,导火归原。处方:

       西洋参6克(另煎冲入),明玳瑁、元精石各12克(先煎),石决明、生牡蛎各20克(先煎),花龙骨12克(先煎),生白芍9克(桂枝2.4克煎汁炒),陈阿胶9克(蛤粉拌炒成珠),朱茯神10克,朱灯芯1克,鸡子黄1个(纳入纱布袋入煎)。另:肉桂、黄连各1.5克,其研细末,饭糊为丸,在服药前先用开水吞服,1剂。

       二诊:舌上稍现津润,新苔未生,热势稍挫,面颧红晕渐退,神躁昏谵渐定。浮阳有下潜之机,津气有上承之象。唯腹部犹板,脐跃未藏,下元精气亏损,一时岂能充复,真阳未能建立,冲逆亦难归藏。尚不足恃,再拟温导,仍以咸寒监之。处方:

       白芍9克(桂枝2.4克煎汁炒),制附片2.4克,西洋参4.5克(另煎冲入),野於术9克(元米泔炒),炙龟板、元精石、紫石英各12克(先煎),茯神12克,乌药5克。另:肉桂、川连各1.5克,研细末饭糊丸,药前吞服,2剂。(病愈。后案略)

       按:本病当汗疹屡透之后,热势转重,知其邪气未尽。而舌光无苔,面色潮红,神志时清时昧,脉虚大无力,下虚阳浮之象独著。故用介类镇潜之品,而以交泰丸在药前服,引火归原,温潜并施;与煎剂中之阿胶相配,有黄连阿胶汤之作用,于育阴中能泄余邪,使阳得阴涵而得安其位。二诊用桂、附、紫石英,因下元虚寒未化,阳气总难内守,故仍以温纳为先也。

       案2:贺××,男,25岁。

       初诊:寒热头痛,咳逆胁痛,痰中带血,病似风温犯肺。昨投疏风泄热,宣肺静络之法,非唯病不为衰,而反觉烦躁不安,气冲咳剧,两胁刺痛,痰血增多,腰膂酸楚,脐腹窒痛,小便急滞难出,舌尖红,苔白罩黄,根苔白腻,左脉滑数,右脉细滑,尺露不藏。证属寒邪伏于少阴,复感风温时邪,引动冲肝气火,上凌犯肺,损及阳络;而寒伏下焦,肾虚水泛,肺失治节,颇有喘急之险,腰酸腹痛尿窒,寒凝气弱,气化不行。如此寒热格拒,欲其气火平降,尚非易事。姑拟内服温下散寒,潜降清上之方,佐以宣气通阳利小便为外治。处方:

       北细辛、咸秋石各1.5克(用水烊化拌浸,勿炒),川桂枝1.5克(淮牛膝9克煎汁炒),旋覆花6克(沉香1.2克同包),五味子1.5克,黛蛤散12克(包),石决明20克(先煎),丹皮炭6克,黑山栀9克,蜜炙橘络4.5克,车前子9克(包)。童便1小盅(待药汁煎好,凉至微温时冲入即服)。另:外用麝鸽覆脐法,1剂

       二诊:药后病情好转,接服原方1剂

       三诊:前投辛温以化寒饮,咸寒以平气火,外用麝鸽覆脐以宣凝寒而行气化,药后汗出溱溱,热势渐解,脐腹腰膂之窒痛酸楚见松,小便亦得畅行。少阴经气利而寒邪化,洵为可喜。尤幸痰血亦除,咸寒清降,亦能相须为用。刻诊滑数之脉较静和,舌苔底白上罩微黄。脐跃甚急,动气在面,咽痒作咳,气觉急促。下寒虽化,而气火未潜,冲逆未平,总缘下虚而不能摄纳之咎耳。再拟平冲降逆,潜纳无根之火。处方:

       川黄柏5克(桂枝1.5克煎汁炒),知母、贝母各6克,淮牛膝9克(盐水炒),黛蛤散(包)、紫石英、元精石(先煎)各12克,炙桑皮、枇杷叶(去毛包煎)各6克,2剂。(病愈。后案从略)

       按:此病上热下寒,咳逆胁痛,痰中夹血,肺经症状显然。何以知其病根在下?因腰膂酸楚,腹痛尿窒,征其为下元虚寒而火浮于上。二诊时见脐跳动气在面,下寒虽化而冲逆未平。治法一诊重在散寒,二诊着意平冲。审证既准,取效自捷。本案处方,于药物炮制上,颇见苦心。

    (按语两则,为已故老中医闵金禾先生评,随刊以志怀念。)

       巢重庆:虚实乃中医辨证之纲,施治之本,所系者重矣!然临床中常见之虚证实证,辨治并不困难,纵有大虚大实,亦不乏补泻法则;但对虚实夹杂之症,其中轻重缓急,若非体察细致,处治精当,便难以取效了;更有“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或“通体皆现实象,一二处独见虚证”之证,张景岳谓之“独处藏奸”,俞根初谓其“最为吃紧”。揆度权衡已属不易,施治用药更感棘手,然此种症候多属危重,不得耽误轻率,故探讨“独处藏奸”之证治,对提高中医治疗急重病疗效是很有意义的。笔者掇取临诊二例,略陈管见如次。

       例1:戎xx,女,45岁。因发热、呕吐、腰痛、齿衄3天于1987年10月10日急诊入院,经门诊各项检查、化验,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之发热期。翌日中医会诊,证见面颈潮红,舌质红干,脉象浮大,气粗汗出,且身疼腰痛,口渴欲饮,一派由卫入气之温热实证症状。然细察之下,病人语声无力,两脉不耐重按,有如芤象。结合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后必有低血压休克期,认为此证当属伏暑晚发,邪盛正衰,须虑其脱。急用人参白虎汤合清营汤为治。处方:

       红参10克,生石膏50克,肥知母、银花、连翘、生山栀各10克,丹参15克,鲜生地30克,生草10克。1剂。

       12日复诊:身热已退,面红亦减,脉象虚软,四肢不温。原方去生石膏、肥知母,加黄芪30克,继服1剂。13日精神略好,然夜间虚烦不眠。原方再加煅龙牡各30克,继服1剂。

       14日再诊:精神渐可,血压126/86毫米汞柱(16.8/11.5kPa),但手足未温,昼夜尿量共700毫升。此时患者面容憔悴,语声无力,脉象虚软,考虑已进入少尿期,按此病发展特点,认为虽通体皆现虚象,然已有瘀热积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之征,少尿之实最为吃紧。乃转用导赤承气汤为治。处方:

       生地15克,木通5克,赤芍、黄柏各10克,生军15克(后下),元明粉(冲)、淡竹叶各10克。2剂。

       同时配合西药支持护肾。药后患者当晚排稀便3次,15日起尿量渐增。守原方减量服之,至10月17日尿量增多,精神渐佳,脉象和平,改服扶气健脾药,于10月22日痊愈出院。

       按:流行性出血热属较危重的疾病,该例患者治疗尚称顺利,随访亦能较快恢复,其中固有西医结合正确诊治,然中医辨治能掌握虚实,洞烛察奸,未雨绸缪,“截断”变证,是肯定起了重要作用的。

       例2:郑XX,男,49岁。因持续腹痛30小时于1980年5月22日入院。诊见面色苍白,额上冷汗,全腹拒按,舌淡苔白而干,脉象沉紧。询之已二日无大便及矢气,且原有内痔便血史。体温: 37.3℃,血检:红细胞32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0200/立方毫米,中性偏高。血压: 90/56毫米汞柱(12/7.5kPa)。腹部X线透视见大量积气及阶梯形液平面。诊断为急性肠梗阻。中医辨证属腑实正虚,病情急重。当急则治标,用大承气和附子为法。处方:

       生军15克(后下),枳实,川朴、熟附片、元明粉(冲)各10克。

       至当日中午服完1剂,未见动静;上方续服1剂,至傍晚泻下大便,腹痛随之缓解。第二日X线透视:肠内仍有少量气体及液平,余症均有好转。改方药用:制军6克,生首乌30克,淡苁蓉10克,川朴6克,炒莱菔子10克,熟附片5克。药后腹痛渐止,精神亦好转,血压130/82毫米汞柱(27.3/10.9kPa)。

       5月24日诉大便又不通,诊见其腹满不痛,苔稍腻,脉细软。因思腑实已去,便秘为阳虚不运之故,贼去城空,调补为主。处方:

       炒潞党10克,上黄芪、炒山药各12克,茯苓、焦山楂各10克,淡苁蓉15克,焦白术10克,炙甘草5克。

       患者因故要求出院,随访言服药二剂即告痊愈。此例未经西药处理,病虽急重,因攻补适宜,药未伤正,故疗效颇为满意。设或攻不及时或攻实不顾虚,恐变证已出矣!即如当天不加药,翌日不更方,攻少则留邪,攻过则伤正,亦不易如此恢复之速也。

       按:曾祖父孟河名医巢渭芳先生曾传治时病心得云:“治时病须不失时机,审证求因,药有专任。”又云:“急病要用急药,求稳每致贻误,顾全反觉掣肘,病势转缓,再商进退。”这是他总结了中医治疗急重病人的经验后得出的精要之论。“独处藏奸”多为急症,所藏之“奸”亦常为病证之关键,认真诊断方能察奸,察奸后必须审证求因,果断施治方能救急,处方时亦应药有专任,故此论至今对救治急重病证仍具临床意义。中医药治疗急症是有其独到之处和卓著疗效的,我们应予继承发扬,使之得到振兴。

       顾丕荣:凡诊治疾病,精确的辨证是缜密地选方遺药的前提,而欲求辨证精确,亦惟对证情进行全面分析,  细心鉴别,准确判断方能获得。医生在诊疗之际,务必洞察症状与病机的关系,反复推敲,  抉微剔杂,方能对病证尤其是复杂的疑难病证把握要领,  而不致遗邪失正,或虚虚实实,  或拾次遗要,而造成方证不洽,矢不中鹄,  因循失治,贻误病机。

       古人把辨证难度较大的病证,在细微之处标示着关键的病机,  称之谓“独处藏奸”。  《丹溪心法》  云: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  责其虚实之所以异。”“疑似”、“隐微”之处,蕴伏着“阴阳”、“标本”的真实内涵,其要领在于深入细致地辨其“殊”、  “异”。  《通俗伤寒论》曰:“虚中挟实,虽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  则实证反为吃紧;  实中挟虚,虽通体皆现实象,一二处独见虚证,则虚证反为吃紧。景岳所谓‘独处藏奸’是也。”这一段也是极为重要的经验之谈,  具体阐述了“独处藏奸”的思辨方法,诫示医家诊病是一个探幽索微的思维过程,发掘各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善于抓住一个并不显眼而很重要的主证,揭示病患关键的病机,犹如画龙点睛,至关重要。

       五十多年的临证中,  “独处藏奸”这一法则启示我解决了不少沉疴顽疾,指导我对其蕴义进行饶有兴味的探索,作为中医,学习和掌握这一法则是很有价值的。现举例如下:

       (1)黄XX,女,71岁。启东县少直乡。1985年11月9日初诊。

       恙历十余载,  多于寐中发病,凡人触及其身,即起坐打人,詈骂不已,哭笑无常,或于夜半,寐中突然惊觉,  扬手掷足,  家人知其仍在梦中,大声呼喊,移时清醒乃安,醒后不知所云,中西医纷更无效,乞乡巫,靡费资财。刻诊舌红苔腻,脉弦细而滑,此乃惊气入胆,胆气郁结,肝系缭乱,拟温胆汤加酒浸郁李仁和胃以安胆,  化痰以宁神。处方;  枳壳12克,  竹茹、陈皮、半夏、茯苓、生枣仁各9克,酒浸郁李仁、石菖蒲各3克,猪胆皮1枚。  3帖,  药后晏如,宿恙告瘥。

       (2)  蔡孩,  男,12岁。启东县圩角乡。1983年春。

       患孩高热连旬,每天上午神志尚清,下午则热鸱神糊,纷更诸医,均用清气凉营开窍之剂,药未见功,继而昏愦不知,家属已备后事,邀余诊时,切脉似有若无,撬齿口气秽热而苔腻满布,观患孩目睛不时翻动,此乃湿热痰浊堵塞清窍,清旷之区变为烟雾之乡,当辛温以开独痰,辛凉以清郁热,宣清导浊,  以启神明。处方:猪牙皂3枚,  槟榔、桔梗、石菖蒲、焦栀子、淡豆豉各6克,  玉枢丹2克  (分2次吞服)。  药后神志递清、身热亦减,  3帖后身凉神清,少事调养而安。

       范宗福:明代张景岳提到的注意诊察“独处藏奸”的思维方法引起我极大的兴趣。验之于临床,颇为有效。

       有效的治疗,源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须靠缜密的分析、综合、推理,从而找出疾病的症结。

       然而,一组同性症状易明;多组错综复杂的症状难辨,真假疑似,似是而非,有时竟无所适从。

       辨真假似,定脉症取舍,初涉医林常以症状多寡而定。临证既久,始悟不能一概而论。

       现择二例,试述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例一:男、52岁。间歇发作眩晕、头痛,发作甚则卧床不起,口微渴、纳少、小便时黄时清、舌淡红苔白而干,脉弦大。证见身体魁梧、血压常波动在140~170/80~100mmHg。诊为肾阳衰弱,阴霾之气蒙蔽清窍所致眩晕头痛。法为温阳利水,佐镇摄潜阳,方用真武汤加龙、牡。服一剂后称:顿觉拨开半天云。服十余剂告愈。

       身体魁梧,血压偏高,舌苔白而干,口渴引饮,小便时黄,脉弦大,似肝有余之象。细审舌苔虽干,口渴引饮,但饮亦不多,此阳不化气,津不上承;舌苔黄白,乃虚阳上浮使然。《重庆堂随笔》云:“淡舌白苔,亦有热证,黄厚满苔,亦有证寒。”脉虽弦大,重按则减,非实也。此一二独见虚象,反倒吃紧。

观前医多投镇肝熄风,杞菊地黄剂,不敢越养阴潜阳之雷池,故病不愈。余改用益火之源之法,病乃告愈。

       例二:7岁。咳嗽气急,阵发性发作,巩膜轻度充血,夜咳增剧,口微渴,二便尚调,舌稍红,苔薄黄,脉小数,西医诊为百日咳,支气管炎,曾用百咳宁、胆汁糖浆、青、链霉素、止嗽散、泻白散而咳不减。

       细审病情,此乃肝热灼肺,肺失清肃,法为清肝肃肺为治。用呛咳方(即四物去川芎合左金丸加牡蛎、猪胆汁),服第一剂后咳嗽明显减轻,共服五剂告愈。

       按治疗百日咳多从气分论治,麻、杏、桑、菊之属,鲜有从血分论治者。但我体会到;痉咳期若呈现热象,尤以巩膜充血为指征,皆视为肝热灼肺(独处藏奸),用呛咳方从血分论治多能取效。

       以上说明辨真假疑似,定脉证取舍,不能概从证之多寡定局,有时需从反映本质的几个甚至一个症状着手—即注意诊察“独处藏奸”。

       总之,病“奸”的实质,亦即是对映疾病的本质症状但它有时可能藏在“独处”——不突出或经常地表现出来;因此在辨证时:临床上遇到疑似、复杂、非特异等疑难杂症时,不妨采用诊察“独处藏奸”之分析方法,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正确运用“独处藏奸”的规律,除了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熟悉辩证法、讲究方法论之外,临床还要细心体察,平时博览医案、医话,以丰富感性认识、开拓思路。

       孙曾祺:辨证时必须注意一点,就是个别症状有时也可能是辨证的关键。四诊所得的材料,一般说来都是比较一致的,如阳明经证的大热、大烦、大渴、大汗、脉洪大,根据这“五大”可以得出里热实证的结论。但也有一些病人,四诊所得各有所主,如问诊、望诊是虚证,闻诊、切诊又好象是实证,甚至每一诊所得也有错杂征象,使辨证不能得出统一的结论。这时,必须从复杂的证候中,根据对反映整体机体状况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症、一脉或一舌作出辨证的结论。所以说,辨证不仅可以按照正常现象判断,也可通过反常的现象下结论。但在反常的征象中,必须找到足以真正反映疾病本质的一症、一脉、一舌,辨证才能准确,这在一些疑难危重病人身上往往如此。在这种关键时刻,能审察隐微,辨证正确,可以转危为安,否则,可以使病情严重恶化。如太阳病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而脉反沉时,说明不是单纯的表实证,同时伴有里虚证。又如少阴病,里虚寒极盛,虽可出现面色赤,发热、口渴、烦躁、谵语身反不恶寒的“实热”现象,但又诊得脉沉微而细的特征,说明是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又如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证,虽有“肌肤燥热,面红目赤,烦渴引炊,脉洪大”等酷似白虎汤证的现象而脉象“重按之则微”,说明疾病的本质是虚”,加上病人有“大失血”病史,更应审定为“血虚发热”而用“血脱者益气”治法:记得过去在校学习时,遇到一黄疸病人,面目身体悉黄,小便亦黄,转氨酶、黄疽指数增高,当时认为是湿热黄疸,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连服十余剂,效果不佳。后来请老师复查四诊,仔细辨证,发现病人舌质、口唇偏淡,考虑病人有血虚的情况,  改用当归补血汤加茵陈,只服四剂药,  黄疸即开始减退,连服二十余剂药,  黄疸退尽,转氨酶、黄疸指数亦恢复正常。这位病人的“舌质淡',  确实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成为辨证的关键,由于辨证清楚,立方遣药得当,  效如桴鼓。说明仔细辨证,多方面慎重考虑,发现疾病特征,  探求疾病本质在临床上的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