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天阔:余叔岩是个标准吗

 cxag 2018-06-25


       再狂妄的也不敢说余老板的坏话———余叔岩就是个标准吗,就是个“杠”吗?余叔岩早年倒嗓,一直在票房里混,他一辈子没上过几回台?演过几出戏?他的名气很大一部分都是那些票友,特别是那些名气很大的文人票友(例如张伯驹)给哄抬起来的。在艺术上他哪有半点自己的东西,不都是从老谭嘴里刨刮一些牙垢,背后拾人牙慧吗?为了标榜自己跟老谭最相像,以单纯的模仿老谭为荣,甚至刻了一个章子“范秀轩”,学的再像又有什么用,你有自己的东西吗,作为一个艺人来讲,这不是一种最大的悲哀吗?他跟周信芳马连良还不一样,周、马无论唱做都区别于老谭,形成自己独立的表演体系,这点余叔岩比的了吗?其实余叔岩的在京剧史上的地位和艺术成就齐如山早就给了评价。 
       “余派”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方兴未艾,余叔岩甚至被尊为“一代宗师”,还是他的十八张半。但十八张半成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老谭留下来的录音资料匮乏吗,如果老谭也录了十八张半,那余叔岩的十八张半算什么?谁还拿着当成经典奉为圭臬啊。就好比后来学余派的譬如孟小冬、李少春一直到现在的耿其昌陈志清等等所有的音像资料统统毁于一旦,只剩下王佩瑜的唱腔选集,那王佩瑜就是一代宗师,因为后人都得跟着她的唱片学。 



       再谈谈杨宝森。杨宝森的演唱境界非余叔岩所能比,论艺术境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杨的唱腔有内涵,沉郁,雄浑,旷古,悠长,你能从他的唱腔里面听出英雄的落寞无奈,失意者的忧伤苍凉,那种喑哑的调子,忧伤的氛围足以撕碎一切。杨的演唱完全是自己的心声,用心来歌唱,用灵魂来歌唱,杨是典范,这一点跟李少春的“大雪飘”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再听余的唱腔,你能听出里面有什么东西?除了好听,音色美技巧精湛你还能听出什么?都知道唱戏分三个境界:吼戏、唱戏、说戏,余叔岩、张君秋都是用嗓子用技巧来歌唱的,只是达到“唱戏”的境界,而演唱的最高境界是用情感用心灵用灵魂来歌唱的,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心灵的道白,灵魂的叙说。再说表演。演戏也有三个境界:演是演;演非演;演还是演。演就是演,我就在演戏,这是第一层次;演非演,角色跟自己融化为一体;最后演还是演,观众会被他的魅力所吸引,明知道在演戏,但感觉非常真实,这是表演最高境界。再看看余叔岩、张君秋他们的表演够的上哪个层次?张君秋有表演吗,余叔岩会做戏吗,不用说大师,表演艺术家,就是声腔艺术家也算不上,其充量只是一些卖弄嗓子的大唱匠! 

       为什么他们能红,甚至大红大紫,一代宗师?究起原因,还是那些戏迷票友二三流的专业演员在盲目崇拜推波助澜。在他们的眼里,京剧是什么?就是几个唱段。评价一个演员的好赖就是一个嗓子,唱的好不好听,音色美不美,技巧高不高深。至于演员会不会表演,唱腔里面有没有情感,有没有内涵,有没有灵魂,说句实在话,他们的审美根本没到这个层次。深层次的东西是需要共鸣的,不是谁都能感觉到的。嗓子高低不挡是本钱,音色美是表面,技巧是载体,唯一能打动你震撼你的永远是灵魂。评价一个演员一个流派,不能根据喜欢的人多寡,跟着学的人多少来判断,真正的艺术是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就像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杨宝森直到五十年后才被人认可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