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江河日月勤 2018-06-25
现代名字治疗鼻炎经验系列——干祖望经验:

干祖望老先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中医耳鼻咽喉科教授,是中医耳鼻喉创始人之一。干老提出,鼻鼽临床以突发和反复发作鼻塞、鼻痒、狂嚏(即连续而剧烈的打5~10个喷嚏)、清涕滂沱为特点,本病病位在肺之窍——鼻,但亦可延及肺脾肾三脏,其病证可归纳为4个,即实证2个(寒邪袭肺,热伏肺经),虚证2个(卫气失固,元阳无火)。

本病在发作期,治当以袪风脱敏为主,方宜用截敏汤。截敏汤由茜草、紫草、墨旱莲、豨莶草、防风、柴胡、徐长卿、地龙、乌梅等组成,是干老治疗鼻鼽的一张主要经验方。本方功效在于祛风脱敏,主治鼻鼽,适用于以过敏性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典型鼻鼽发作期,而且尚未见诸脏腑虚损、阴阳失调征象者。

热伏肺经者,治当清肺泄热脱敏,常用代表方为清热脱敏汤。常用药物为桑叶、薄荷、蝉蜕、地龙、路路通、紫草、茜草、墨旱莲等。

阴阳失调及全身夹杂症状明显者,宜辨证处方,以截敏汤化裁为佳。表现寒邪袭肺之证者,用调和肺气、温肺祛邪法,也适用于以过敏性症状为典型表现的鼻鼽发作期,而尚未显现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证象者,处以截敏汤,桂枝汤,药味有黄芪,诃子,干地黄,柴胡,防风,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

患者素体虚弱易感风寒,以致卫气失固之证,应用益气固卫法,方以玉屏风散为主体,并因“症”的不同而加减化裁。肺气虚弱则不能宣发卫气,输精于肌表,往往易于受邪,而鼻为肺窍,故出现鼻塞不通,或交替性鼻塞,鼻涕清稀,鼻黏膜及下鼻甲肿胀,色淡红。全身症状可有怕冷畏风。患者平素易患感冒。舌苔薄白,脉细。均为肺气虚寒,寒邪凝聚之症状。玉屏风散是《世医得效方》之方,功用在补益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干老常以此方与截敏汤合而用于脾肺气弱,卫表失固之鼻鼽截敏治疗,常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肺气,防风、桂枝、细辛等温肺驱寒,桔梗、路路通、石菖蒲等宣通鼻窍。若气虚征象明显者,可加用紫河车。在此证型之中,还常加用穞豆衣。干老认为,穞豆衣具有良好的固表作用,提出了“一味穞豆衣,胜过玉屏风之效”的独到心得体会。此外,也可采用劫敏汤以益气解表,抗过敏而止涕。方药组成有黄芪,诃子,干地黄,乌梅,豨莶草,柴胡,防风,蜂蜜,有邪气稽留者禁用。肺气虚弱,金寒不温之鼻鼽,宜与温肺止流丹合用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鼻鼽,宜与补中益气汤合而化裁之。

干老在临证之中,认为中医是“不治病而治证”,每次诊病都视患者具体情况,并参考天人相应之理论,注意素质之禀赋,统筹考虑各方因素,按辨证论治原则进行处方布阵,所以疗效确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