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 语文高级教师 徐海
理科综合 化学 老师: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 高级教师 王光志
回归教材本源,聚焦关键能力 试卷注重基础,新而不偏、活而不难,有利于正面引导初中化学的教与学。如试卷中第31题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题目的设计既有对教材资源的合理组合,也有对既有资源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的创新。试卷中的第33题,溶液的配置及粗盐的提纯、34题金属活动性的应用、35题酸、碱、盐性质等都注重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彰显了学科特点。通过对基本操作、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分析或评价,考查学生对课本实验的掌握程度,聚焦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思辨能力、表述能力、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的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体现学科观念,培育核心素养 学科观念既是解决学科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学科观念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永恒追求。试题要求学生能运用微粒观、结构观、转化观、守恒观等学科观念认识和评价物质世界,试题第3题、第30题、第32题突出考查学生守恒观、微粒观、转化观、社会观和方法论,通过试题注重对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承载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强调“国家认同”,要有“国家意识”“有文化自信”。化学的方寸试卷中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如试卷第30题以贵州茅台酒的酿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花灯”的制作为背景素材弘扬优秀传统和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30题和第31题中关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领域的巨大成就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激发学生锐意进取,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理科综合 物理 老师: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龙锋 2018 年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依然延续了往年试卷的题型、结构和分值。整份试卷图文并茂、物理现象描述生动活泼,题干文字表述清楚、问题指向性明确。试卷符合贵阳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难度系数与去年相比略大,较容易题部分的分值和电学计算的难度也有所增加。试题的考查知识点紧扣《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但命题的素材又稳中求新,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价值的同时,又兼顾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考查。此外,今年物理考试还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有机地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禁毒知识教育”作为素材融入其中,突出了本学科的育人价值。 彰显学科理念,体现学科价值 试题素材的选取注重联系生活、生产的实际,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新课程理念。如作图题的24小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磁铁小实验”,简答题第19小题的“大气压趣味实验”和综合应用题第28题“没有防护板的卡车运送满载木材”等素材都贴合学生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要关注平常容易被忽视的物理现象。简答题第20小题的“怀丙捞铁牛”的故事既体现了对浮力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价值,同时又渗透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这一情感态度教育。 关注热点,聚焦主干内容 本套试卷紧扣《贵阳市初中毕业生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和难度。试卷主要考查内容依然为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部分,其中力和运动、能量和电学计算等知识仍为考查重点。试题还关注到当下的科技前沿和热点话题,如简答题18题的Line--X材料、填空题第14题的“笑气(N2O)--成瘾性麻醉气体”和综合应用题第28题“没有防护板的卡车运送满载木材”等。这些情境素材与物理知识的的巧妙整合,既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禁毒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突显物理学科价值的同时又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此外综合应用题28题还体现初、高中物理学习能力的衔接,通过学生阅读情境素材获取信息,运用获取的新信息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对我市的初中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兼顾试题的选拔功能 本套试题突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在设问上通过搭建合适的情境素材,使学生阅读时觉得试题都能容易上手,没有生硬的感觉。本套试题的难点分散在试卷的各个题型中即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和综合运用题最后一题,科学、合理地控制试卷的难度同时又兼顾试卷的区分度。没有偏题、怪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较好地兼顾了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的两项功能,即有利于引导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又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选拔。 来源:都市E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