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夏天僧人们都不出门了?

 十方第一佛 2018-06-26
对佛教有一些了解的人,可能多少会知道,僧人中有一类叫做行脚僧、云游僧——这些僧人通常不会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寺庙,而是行走于各个道场之间,在云游山水的同时修行教化。
图片
可到了夏天,即使是这些行脚僧,大多也会找一个道场安定下来,不再四处云游;至于平时就生活在寺庙中的僧人,更是极少在此时出门。
为什么到了夏天,僧人们就都不外出了?
显然,答案不单单是因为 “天气太热”。
图片
和普通人因为天气缘故“不愿意”在夏天出门不一样,僧人们实际上更多是因为戒律的要求“不能够”在夏天出门。
根据佛教的戒律,从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这三个月,属于僧人们的“结夏安居期”,而在这段时间内,僧人们没有特殊原因不得外出,需要在寺院中专心修行。
图片
“结夏安居”又称作“夏安居”、“夏坐”,其中“安居”一词,大致就是安心居住的意思。
这个说法听上去有些莫名,难道一年中其他时候僧人们就不需要安心居住吗?
要想理解其中的关系,我们就需要回到原始佛教时期,看看当时僧人们的修行方式。
图片
安居期的护生活动
在佛陀时代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僧人们实际上是没有寺庙可以居住的,佛教有个词语叫“托钵乞食”,大致描述的就是这时僧人们的生活。
不同于现在只有少数僧人会选择行脚,当时的佛教几乎每个僧人都是行脚僧,因此,云游在外,穿行山野,四处讲经说法,也就成了僧人们的常态
图片
南传地区至今保留了托钵乞食的传统
但这种常年行脚在外的方式,却并不利于僧人们研修佛法或专心禅定,再加上印度又有热、雨、凉三季的区分,其中雨季时期虫蚁众多,行走在外容易伤害生灵,因此包括婆罗门教在内的许多印度宗教,都制定了雨季安居的戒律。
安居开始的时候,人们首先会划定一个安居的范围,并在四周拉上围栏,围栏之内的地方,就被称为做“结界”
佛陀开始率领僧团之后,不久也实行了安居的制度。而在佛陀那里,除了设立“结界”,减少外出,他还常常会利用安居期讲经说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居-修行”模式。
图片
佛陀曾多次在舍卫城夏坐
由于没有寺庙,早期印度僧人选择的安居地点并不固定,有的是在木屋,有的是在森林,有的则是在石窟——基本上就是走到了哪就在哪安居。
一旦结夏开始,僧人们则不能再继续云游了,而是要在他们划定的“结界”中专心禅定、念诵佛法、精进修行,同住一地的僧人们也会在此时交流彼此自己对佛法、戒律的理解,共同提升修行的水平。
图片
印度雨季
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以后,结夏安居作为戒律的一部分也被引入到了中国。
尽管随着汉地佛教制度的发展,当时的僧人大多都已经不再行脚,而是驻扎在一个寺院里修行,但是僧人们因为种种原因需要出门的情况仍然很多,可一旦安居期开始,不管是什么原因,僧人们也不会再轻易出门
由于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僧团聚集的人数也比较多,安居期一直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修行时期,讲法、打坐、共修、念诵都是僧人们此时的必修功课,因此佛教中也有“冬修夏学”的说法。
图片
从四月十五开始,夏安居通常会持续整整三个月。
安居开始前,寺院通常会举行一个“结居仪式”来划定结界的范围和结居的仪轨,接下来才正式进入到安居期。
等到三月期满,安居结束,寺院同样会举行集会,而完整完成安居期的僧人们,“戒腊”也会随之增加一岁。
图片
浙江慈云佛学院举行结夏安居仪式
这里提到的“戒腊”,和“僧腊”一样都是僧人们特殊的年龄计算方式。
所谓“僧腊”,大致可以理解为僧人从受具足戒起开始算起的“工龄”;而“戒腊”则与“结夏安居”有关,只有完整地完成一次安居过程,“戒腊”才会增长一岁
僧人们在集会时,常常是按照戒腊排资论辈,如果一个僧人极少安居,戒腊不足,即使他年龄和僧腊都比较大,也会被视作资历不足——单从这一点来看,也足以知道“结夏安居”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图片
自佛教创始以来,结夏安居的戒律已经执行了两千多年,即使在这两千年间,佛教的许多规定、形态、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安居的制度始终都在传承
如果我们把安居期拆分成几部分来看,其实每一部分都有它的意义所在,其中,
不外出,是对众生平等的坚持和对生灵万物的关爱;
安心,向内的求索精进的要求;
居住,则代表着一种持续不断的自我修行,以及对涅槃寂静的持续追求
这或许就是“结夏”一事在佛教中如此重要的原因,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规定,蕴含的却是佛教最朴素却又最核心的理念。
图片
甲和灯禅意生活平台独家特约专栏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后台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