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材与思维的关系[吴炳忠]

 老刘tdrhg 2018-06-28

               一一“思维”定义说起

 

高考作文主要考什么?主要考作文思维。没有人否定吧。那么,什么是思维,怎样理解思维?

 

思维,《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我以为这个定义说了个问题:

 

思维的物质基础:表象、概念。

表象,就是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于作文说,就是事实素材。

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简单理解,就是作文的知识素材,即认识和经验。

所以可以说,素材有事实素材、知识素材。

 

思维方法: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论证,都需要运用这四种方法,否则,无法实现立意、论证。

当然,还有比较等思维方法。没有综合就没有分析,分析之后必须综合;没有判断,就没有推理,推理是阐明判断之间的关系。

思维的本质:认识活动。作文思维就是通过实践了解、掌握客观事物,从而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认知能力越高,反映越接近事物的本质认知力是使判断更接近事实的能力。

 

思维的特点:过程。写作就是表达作者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你的思维不但要有广度和深度,还有在文中清晰地表现出思维推进痕迹。思维核心、路径、线索要非常清晰,逻辑顺序清晰合理,论证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清晰合理。

 

素材与思维的关系。

素材,即表象、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对表象、概念的认识活动。没有素材,思维不能发生,素材越丰富,思维越活跃,越深刻。

由此,我猜想,作文写不好的学生,首先是没有素材,没有素材,导致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导致对眼前的作文材料,没有认识。积累大量的素材,是作好文的前提。或说,积累素材,就是积累思想。有了素材,有了思想,“思维”还难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材料不也是一种素材吗?对素材的提升、挖掘、质疑、扩展等都离不开思维,都检验者作者的语文思维水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高考作文就是考两点:一是素材,二是思维。你看高考作文题,有三种情形:

1、 给你材料,考生分析材料,归纳观点。如2018年全国1卷作文题。

2、 给你观点,考生添加素材,分析论证。如2018年全国3卷作文题。

3、 既给材料又给观点,相似联想,演绎成文。如2018年全国2卷作文题。(观点:力排众议等。)

无论给了什么,都需要考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800字的文章。都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素材库”,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都需要考生安排好素材的逻辑顺序,分析素材的意义等,以及布局谋篇等。这些都是思维在发生作用。

 

单则作文材料题,侧重考分析能力;多则材料作文题,侧重考综合能力。没有分析和综合能力,就无法认识作文材料,就无法认识素材。没有判断、推理能力,就无法进行论证说理。

 

那些热心于套路和技巧的人,其实没有什么错,只是需要提升到素材和思维的层次上。套路,研究结构法技巧,研究表达法,都是需要的,尤其是初学者。如果说技巧,思维能力是最大的技巧。对于学生作文来说,到素材与思维的层次足够了,对于专业写作来说,有可能到素材和思维的层次也是不够的。

 

没有素材,是无米之炊;有了素材,才可能成为“巧妇”,“巧”,是能做、会做。能做、会做、能干,没有“米”,拿什么做;缺少素材这个必要条件,再能干的人,技术再高明的人,也做不成事,也写不出作文。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承转合,人人都会,没有素材,往里填什么。素材,解决作文内容问题;怎么往里填,是思维要解决的问题,想要填好,必须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积累素材重要,学会思维更重要。不会思维,茶壶里的饺子,怎么倒出来?思维解决倒出来的问题。

手足无措与“砸缸”,反映的是思维能力的问题。思维能力最终反映的是洞察真相的能力,产生新思想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要有饺子,又要能倒出来,两者不可偏废。素材是基本、基础,思维是认识、组织、表达。

如果说作文材料是文章的起跑器,那么,素材,就是文章的助推器。如果说作文材料是写作的出发点,论点的依据,那么,素材,就是写作的思维延伸点,说理论证的依据。素材是作文材料的“重复”、“对比”。

作文材料、素材,都是思维的起点,逻辑的起点。材料、素材是形象说理,逻辑思维是抽象推论。

我思故我在。思,是思考,是思维。

例题分析:

2018年全国高考2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个作文审题是一个难点。这个材料反映的是一个很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的逻辑误区

其实,材料的指向还是比较明晰,材料中已经肯定了沃德“是正确的,所以审题时应重点思考分析沃德为什么是正确的?一定要把握核心语句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这些部位”就是问题的核心和实质,“被忽略"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弹痕多”的地方,而弹痕少的地方才是战斗机最不能被击中的要害所在。弹痕多少是现象,飞机能否返航才是本质。

“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此句是结论;“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这句是前提。前提与结论存在因果逻辑关系。

这样审题就不会偏差了!它实质是指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的问题。

从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上讲,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目从众。突破惯性思维,才能有新的发现。要敢于坚持真理,坚持自己所认为是正确的意见。认真思考,发现真理,才能树立自信,力排众议。必须有辩证深刻的思维能力。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探真相,抓住真相探本质。看得见的现象未必就是真相,看不见的真相往往更能反映本质。往往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事实并不是真相,“真相”的背后还有真相。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凡事有一个正确的充分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前提为真,结论才能为真。遇事我们往往急于得出结论,而忽视对前提的研究、考证。我们还必须审慎的运用逻辑推理对结论进行评估。

所以,这次作文审题的关键便是理清材料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要在头脑中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只有弄清楚了前因后果,立意才能准确。

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高考越来越重视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绝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的培养,最终实现逻辑思维

能力提高

我们无论从思维的角度还是从方法论、认识论的角度立意,论证时,都必须运用“素材”,运用正反素材,诠释、分析,支持、证明自己的观点。论证就是揭示前提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前提即素材、论据,结论即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