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成功也因为狼狈为jian?华为没提出过“狼文化”!

 timtxu 2018-07-02


“华为狼文化”,江湖传言已久,自然在企业界也家喻户晓了。


“华为狼性”,也深受众多企业推崇。


连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百度老大李彦宏,也在内部群发邮件,号召向华为学习“狼性”:


“狼性这个词儿是另外一家公司(华为)发明的,借过来用。他们对狼性的三个定义,对现在的百度非常合适: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这三点肯定都是正面,肯定都是百度应该有的。”



但是,江湖传言,毕竟只是传言。


先看看权威版本:



我们没有提出过“狼文化”,我们最早提出的是一个“狼狈组织计划”,是针对办事处的组织建设的。

--任正非,2008年


华为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成功者从来就不缺经验总结者,总结出来的成功因素,也多种多样。比如,任老板的眼光、胸怀和格局,管理变革,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为纲,时代机遇,等等。这当中,很重要的,也与 “狼性”有关。任老板第一次提出“狼性”,是在1995年。


下面,通过五个“狼狈为jian”,以及学习华为狼性的七大误区,我们来看看华为做了什么,以及背后的逻辑,也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看看应该怎样学习华为的狼性。


1


狼狈为“兼”:缺一不可,优势互补


到底什么是任老板所说的“狼狈”呢?


传说中,狼和狈都属于一类动物。狼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非常聪明,但因为个子小,前腿短,在进攻时是不能独立作战的。每次出去时,狈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寸步难行。狈在跳跃时,会抱紧狼的后部一起跳,就像舵手操作舵一样,辅助狼的进攻,甚至操控狼的进攻方向。


所以,在一个好的团队中,最好狼狈为“兼”,互相补充。


 

2


狼狈为“歼”:目标明确,嗅觉敏锐


传说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户人家的羊圈外面,很灵敏地感觉到里面有许多羊,决定想法设法爬进去,把羊“歼灭”。这像是在做市场时,一定要有的方向感,也就是嗅觉。


但是,实际上困难重重,羊圈又高又坚固,非常难搞定。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爬进羊圈,最终把羊全部叼走。


 

3


狼狈为“坚”:团队合作,坚不可摧


不难想象,狼狈合作,以少胜多,把羊叼走,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狼狈合作打的仗,很多都是硬仗。


在华为发展的近三十年历史中,特别是在90年代初期和中期,无论资金还是技术储备,都和国外同行相差悬殊。即使条件如此不利,仍能从国际通讯巨头中,硬生生地虎口夺食。并且,最终干趴下了北电、阿尔卡特、朗讯等巨头。


华为在枪林弹雨中一路凯歌,这与有一群求胜欲望强烈的进攻型、扩张型干部,并且狼狈配合,都很有关系。


狼狈的智慧和合作精神,确实值得细细体会和重视。



4


狼狈为“尖”:志在顶尖,决不放弃


狼群通常不满足于搞定弱小的动物,吃一顿算一顿;而是有梦想,敢挑战数量远比自己多、块头远比自己大的动物。


听老华为人讲,在1990年前后华为赚到第一桶金时,几位股东在一起讨论怎么分钱,有的要分钱,有的要继续发展。最后任老板选择了投入本来就不充裕的资金,进行技术开发,放手一搏。如果没有这个决策,就不会有华为从2万元起家,到年销售超过5200亿、成为全球行业老大的传奇。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任老板有鸿鹄之志,并且一直坚守。



5


狼狈为“艰”:知难行艰,避免误区 


大家都说知易行难。实际上,这往往是针对通俗的大道理所说的,并且是刻意强调行动很重要。毕竟,知道的再多,不做都等于零。


但是,在探索阶段,在前沿、高端的领域,“知”往往比“行”更难,不是一般人所能干的。没有“知”,就根本谈不上高质高效的“行”。


而“知”,需要特别关注认识上的误区。


6


学习华为狼性的七大误区


学习华为狼性,通常有七大误区,特别值得中小企业注意。


(1)误区一:狼性就是好的


在狼性三要素中,第一条就是嗅觉敏锐。


敏锐的嗅觉,并不见得总是好事,因为有的岗位只需要埋头做实。由于嗅觉灵敏,外界的干扰就会变多,导致容易分神,影响做事的效率和质量。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假设有两个小孩,一个眼睛特好,一个高度近视。通常可以看到,眼睛好的小孩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眼珠滴溜溜地转。窗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上课很容易分心。而高度近视的那个小孩,一般都在安静听讲。


专注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时间的碎片化,将越来越稀缺。


(2)误区二:只要狼,不要狈


在企业中,狼和狈分别指什么呢?这里一定要注意,狼性有两个层次:部门和个人。


先看部门层面。通常,市场营销、技术研发两大部门,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无疑都非常需要狼性。而狈一般聪明、细心,善于思考和执行,可以作为市场的后方平台,为前方输送炮弹,有力地支持前方开疆辟土。因此,供应链、财务、行政、人力等部门,比较适合扮演“狈”的角色,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狼性。


再看个人层面。即使是最需要狼性的营销部门,里面也有很多非开拓性的工作,例如,制作标书、管理合同、跟踪交货等。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就不需要太多的狼性。相似的,在技术研发部门内部,也有研发文档编写等岗位,也基本上不需要狼性,而更多的是要踏踏实实把文档写好、不要出差错。


说得哲学一点,那就是狼和狈对立统一。


(3)误区三:认为狼性就是加班、吃苦


提升狼性,要紧紧围绕狼性的三要素来。要刻意练习,培养敏锐的嗅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决不放弃的精神。


纯粹靠加班加点来提升狼性,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比“狼狈”的智慧差远了。



(4)误区四:要形成“狼文化”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组织文化。咬文嚼字一下,所谓组织文化,是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说简单点,组织文化需要每个人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上面已经分析过,很多部门、很多岗位并不需要狼性。因此,不需要形成覆盖全公司所有人的 “狼文化”,这应该就是华为从未提出过“狼文化”的原因吧。


(5)误区五:没有区分自己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


就发展阶段而言,对于中小企业,往往更需要狼性,去觅食,去开发产品,去争取订单。


就行业特点而言,有的行业,如汽车零部件制造型行业,市场已经大体成熟,客户相对固定,没有什么市场开拓;研发也主要基于客户比较稳定的需求。因此,不太需要狼性。


(6)误区六:不注重小狼的成长规律、培育土壤和及时发现


组织和机制,一定要适合狼的产生、生存和发展。狼一方面思想先进,但另一方面个性鲜明,与团队容易格格不入,这就需要好的土壤。好的土壤,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吸引、留住外来的狼。若是好土,好狼自来。


另外,还要注意到,发现新食物的,不一定是老狼,也不一定是最有经验、最有国际视野的狼,很可能是一匹小狼。小狼突然发现食物后,带领所有狼去捕食。当年的比尔·盖茨,就是这样一只卓越的小狼。因此,要寻找、培养更多更好的小狼。


(7)误区七:狼性没有区分内外,没有动态评价并清除“假狼”


狼性主要是对外部而言的。


窝在家里的所谓的“狼”,容易对员工态度凶恶,靠威严来掩盖自己的软弱,靠职位来掩盖自己的本领不足。


对内部则基本上不需要狼。窝在家里的不叫狼,不合作的狼也不是狼。


正如任老板所言,“许多优秀的狼不合作,就是狼吃狼,那样的狼的目标不是扩张,而是霸住自己的家。它已不是狼,狼的天性是合作。”


毫无疑问,要保持狼队伍的高标准和纯洁性,对已经不是狼的,要及时从狼队伍中剔除出去。


7


也谈“狼狈为奸”


谈到狼狈,大家很容易首先想到“狼狈为奸”。


对于奸不奸,不同立场的人,判断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


当年的外企占领中国市场也好,今天的华为海外拓展也罢,判断是“奸”还是“不奸”,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只相信丛林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华为这个当年弱小的小弟,能逐渐让强大对手瞧得上眼,并形成脆弱的“恐怖平衡”,主要靠的是产品和技术实力,以及前方将士拼命猛打出来的!


华为的狼性和狼狈配合,非常值得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