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笔者在福州工作期间,有一位朋友找到笔者请求给其在当地介绍一位武术明师。笔者经过考察及多方面的考虑,最终向其推荐了福州六合自然门研究会的陈成秋会长。经过与陈先生的交谈,以及陈先生的讲解、示范,并现场观看了陈先生的教学,这位朋友最终投入了陈先生的门下研习自然门武功。当晚,趁着酒兴,陈先生的一位弟子给我们演示并讲解了一套自然门入门功法----游龙功。笔者经过一段时日的练习,感觉游龙功练法虽然简单,但确实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功法,不止入门好用,对以后的提高亦非常有帮助。今征得同意,将这套游龙功整理公开出来,使更多人受益于游龙功。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着练练,相信不会令你失望的。 据陈先生的弟子介绍,此功是门内一位长者所授,门内会此游龙功的人并不多,并说此功最大的功效就是“活身”,对入门的帮助极大。经过笔者亲身验证,此功除了“活身”之效外,还有抻筋拔骨之效,另外对发力的帮助也很大。本功第三段练法与笔者所学心意六合拳的“熊膀”、形意拳的“磨身”以及易筋经里的“转辘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练法亦有诸多相同相似之处)。 第一段: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双眼平视前方,自然呼吸,凝神静气,静站一会准备行功。接着,双手掌外旋,掌心身外,双手慢慢从体侧向上抬起,不停,一直到头顶上方合掌成拾为止。接着,双脚不动,身体向左侧向后方转动,转至极限后稍停,定住一会儿,再慢慢回转,转至面向正前方时稍停一顿下,接着,身体向右侧向后方拧转,转至极限后稍停一会,再回复反转。如此反复练习多次。 注意:在头顶上方合拾的双掌要合住劲,并且向上抻拔,身体上半身向上抻,下半身稍下沉,形成上拔下沉之势(上下对挣)。双脚掌要牢牢钉在地面上,不得随身体的转动而转动,使身体及双腿(全身从上到下)像拧发调一样拧起来。脚心微含空脚趾抓地。拧转时,头随身转,身手同转,要体会拧转之时身体从上到下的感觉,特别是在拧转到极限时,身体要拧住劲定位不动,不可放松,体会身体的感觉。 第二段:接第一段。身体转至面身正前方时,在头顶上方合拾的双手合住劲下沉,下拉沉到胸前为止。然后,双脚掌定住不动,身体如第一段的做法左右拧转至极限后定住一会再回转至正前方。反复多次,次数不限。 注意:下颌微内收,头稍后靠,以大椎穴为点向上领,身微有下沉之势(臀部稍有虚坐之感觉),形成身体的上拔下沉之势。双手合住劲,可以两手互相用力对撑,身与手亦成对挣之势(手往前,身后靠)。其余参考第一段。 第三段:接第二段。身体转至面向正前方时,双手合住劲,以左肘为领,左肘向上向后向下向前划圆,当左肘划至肋下时,以右肘为领,右肘向上向后向下向前划圆。简单点来说就是左右肘轮流向各自后方划圆,以肘的摇动划圆带动身体摇拧起来。等练到一定程度之后,以身体摇拧为主,催动或带动双肘划圆。如此反复多次,次数不限。 注意:刚开始练可以幅度小些,速度也放慢些,熟练后可加大动作幅度加快动作速度摇起来。双手掌一定要合住劲,互相对撑用力,不可放松。另外,本段可分两种练法。第一种,以脊椎为轴,身体半边各自在侧动转;第二种,整个身体摇起来,身体可以侧弯倾斜,肘跑到身体上方去。两种练法各有妙用,习者可分别练习以体会两者的异同及各自的妙用。 说明:本功三段练法最好一次练完,若条件不允许,亦可分段随意选取其中一段练习,建议以第三段为主。(完) 原文曾发表于《武魂》杂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