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养生作用

 龙之光图书馆 2018-07-07

文章目录

一、太极拳的养生作用
1. 太极拳的养生作用
2. 太极拳对哪些疾病有养生功效
3. 太极拳的养生原理
二、如何提高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三、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太极拳的养生作用1、太极拳的养生作用

太极拳能结合人的阴阳,进行一种调和,太极拳的奥秘在于她动静结合,思维随着动作摆动,既能锻炼人的大脑,又能锻炼人的人体。长期练习太极拳能够元气得生、宗气得充、精气得保、身体强壮。

太极拳能够改善人的神经系统。全身各个器官需要神经的调节下才能进行,大脑通过发射接受信号,对身体进行支配,而接受和发射的过程中,是以神经系统作为载体的。太极拳中清静用意、“意守丹田”,乃为静功养身之术。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阻止病因病灶反馈信号机制的传递,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提高健康水平。

有利病体的恢复和精神的保养,由于它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太极拳对哪些疾病有养生功效

2.1、提高呼吸系统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能够让肺活量得到全面的增加,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我们锻炼太极拳的时候,呼吸的方法是严格按照人体生理特征的,有意识的将呼吸节奏自动的调整,这对于我们的养生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2.2、防治关节淤血

在我们锻炼养生太极拳的过程中,都需要抬高腿部的支撑重点,那么就能够有效的预防肩部,腰部关节淤血的情况,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朋友,在锻炼太极拳的过程中,也具有延缓衰老的效果,达到强筋壮骨的作用,同时我们在锻炼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放松自己的肌肉,能有效的提升肌肉的韧性。

2.3、增强心脏功能

心脏病已经成为世界上头号的杀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而通过锻炼养生太极拳,就能够有效的改善循环的系统,让肺活量得到全面的增加,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脏病,在我们锻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保持舒缓,能够让心脏获得更多的充血,同时也不会加快心率,对心脏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3、太极拳的养生原理

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还是拳势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呼吸还配合意念,这种呼吸锻炼扩大了肺活量。

科学实验表明,肺活量的大小与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长短成正比。诸如,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呼吸深、细、匀、长的必是强健者,而呼吸短促无力或长、短不匀者,非病即弱无疑。

太极拳锻炼要气达梢节。人体从外形的四肢八节、筋骨皮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都离不开血液的滋补润泽。

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促进了血液循环,还疏通了经络。

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如何提高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1、不断进取以养拳

俗话说:“艺无止境”。可有些人在训练稍有所成,便感满足,不肯进一步由粗到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去发掘领会提高,不能大受,中途自辍。

另一些人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不与同道交流、切磋、探究,没有相规相成,久之定形变味。‘不进则退’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自满的产生便是拳术生命走向衰弱的开始,即所谓‘满招损’。

2、钻研理论以养拳

任何拳术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且比形式更富神奇奥妙。某些人虽能依样画葫芦,有模有样,但由于对内在的东西缺乏深入钻研,不知其所以然,无法感化思悟,品尝不到拳中妙境,感到乏昧后他会自愿停弃,深化不了。这是造成拳术生命短暂的第二大原因。太极拳结合中医原理,练习者在练拳的时候,可打通身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排毒。

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1、忌心浮气躁

太极是内家拳,要内外兼修,循序渐进、平心静气,勿妄勿躁,否则难登堂入室。

2、忌杂拳同练

易使内气散乱,难通周天。

3、忌速成

功是练出来的,练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没有直通车,欲速不达也。

4、忌过求功

练太极关键是搭好桥,调好息,文火攻才会舌生活、(不死嚛)满池丹药而养生。舌桥紧,口干苦,耗精气。

5、忌松散无力

松是太极拳之门,是太极拳练者入门的第一关,松是使关、节、椎松开,使肌、腱、肤扩张,让气血直达梢端。不是松散、松懈。

6、忌僵硬练力

太极用意不用力,柔中寓刚,松是太极之,性僵是绑太极,用气滞气,用力伤气,是太极拳之大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