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查理芒格倡导的多学科思维模式

 寞延生一 2018-07-08

             巴菲特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查理·芒格——这位巴菲特背后的智者。巴菲特曾经说过:“查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从大猩猩以非比寻常的速度进化成了人,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可见芒格在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正如培根所言: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使人精确。笔者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一下芒格以及他的思想,顺便也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只是之前一直觉得时机尚未成熟,所以就拖到了现在。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黄金搭档,1924年1月1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直接进入加州法院当了一名律师,并开始投资于证券以及联合朋友和客户进行商业活动。从1978年起,担任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至今。

         芒格的思考方式与众不同,凡事喜欢逆向思维。他的这种思维方式来源于下面这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巴菲特说他一生遇人无数,从来没有遇到过像芒格这样的人:“在我同查理交往的这些年里,我有幸能近距离了解查理,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甚至我在所阅读过的古今中外人物传记中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人。”他视理性为一种美德:“理性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试试理性的反面,试试嫉妒,试试愤怒。这些都不起作用。但是一些人沉迷于这些情感,当然就一团糟。自怜自怨没法改进任何事,把这些情感从你的生活中赶走。”理性是一种选择,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但非理性的选择意味着糟糕的后果。他认为投资中优秀的品性比大脑更重要:“许多IQ很高的人却是糟糕的投资者,原因是他们的品性缺陷。我认为优秀的品性比大脑更重要,你必须严格控制那些非理性的情绪,你需要镇定、自律,对损失与不幸淡然处之,同样地也不能被狂喜冲昏头脑。”查理·芒格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与我们在社会上所看到的权钱交易、潜规则、商业欺诈、造假等手段不同,他用最干净的方法,取得了商业的巨大成功。他虽然严于律己,却非常宽厚地对待他真正关心和爱的人,不吝金钱,总希望他人多受益。除此之外,芒格最吸引我的是他关于建立多学科思维模式的观点。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尝试,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对正确的认知和决策起到帮助作用。所以他提倡要学习在所有学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的“普世智慧”,以此为利器去研究商业投资领域的重要问题。笔者从大约2011年接触到芒格这个人以及他的这个观点,由于笔者本身兴趣比较广泛,因此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该观点并开始付诸实践。从那以后,以一种学生时代都从没有过的状态——平均一周一本书的节奏,开始阅读各种领域的书籍。所读过的书主要涵盖心理学、物理学、概率统计学、哲学、中医、生物学、财务学、投资学、微观宏观经济学、金融学、金融经济史、名人传记等等。这其中有些学科知识是对投资有直接帮助的,比如概率统计学、财务学、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经济史、心理学。剩下的各类学科知识表面上看和投资并无多大关联,但如果深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实际对投资也有着间接的帮助。当然,本人学识尚浅,对各类学科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还远远不及芒格这种奇才。想必这辈子也不可能达到芒格这种高度。但是,以优秀的人为标杆,不断地向他们学习,就能不断地取得进步。至于结果会怎么样,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嘛~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学的各类学科知识是如何对我投资分析框架的建立起到帮助的。

         先来谈谈心理学(主要指群众心理学)。(以前一直以为心理学是文科,自从学习了之后才知道其实它是一门理科…)心理学在投资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投资者了解各种心理学现象产生的根源,知道了其产生的根源,投资者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非理性行为所带来的投资损失。闲话不多说,下面就谈谈几种在资本市场常见的阻碍投资者取得成功的心理学现象。

1)羊群效应(从众效应):指市场上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判断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像羊群遇到危险时的表现一样,故而称之为“羊群效应”。在一个人越是踌躇不定,越是没有主见,同时又越需要他尽快作出决策的环境下,他就越容易受到周围的压力而盲目从众。在资本市场中,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才会导致资产价格时而严重高于其价值,时而严重低于其价值。因此,只有少部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能够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投资者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胜出者。

2)过度自信:一种认知偏差,投资者认为自己的投资水平比实际水平或者平均水平要高,所以他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总是走向极端。生活领域中适度的过度自信是有利的,但投资中的过度自信却是很危险的。绝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都认为自己能成为赢家(不然也不会参与了),但实际情况却是长期真正赚钱的人只占不到10%!资本市场的繁荣往往导致人们更加过度自信,人们认为自己是很精明的。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忽视风险,从而采用更加激进的投资策略,直到最终一败涂地。

3)事后聪明偏差:在人们得知事件结果后,会因记忆扭曲、对自身预测能力或事件发生必然性的需要的诱发,而表现出高估自己事前预测能力的现象。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经常会在某件事发生后听到周边人讲“我早知道会这样”…在资本市场中这种现象尤为常见。特别是各路分析师,往往在资产价格下跌后会找出各种理由来解释下跌的原因,并使听众甚至是自己相信:其实自己早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

4)认知失调: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要想消除不舒适感,人们往往会选择改变自己的认知或者产生新的认知来使其与自己的行为相一致(行为是既成事实难以改变,而态度更易改变)。在资本市场中,为了减少失调,投资者将有选择性地领悟和关注有利于他们决定的事而忽略那些表明其选择是不明智的东西,所以尽管所选择的股票价格开始有下跌的倾向,他们也不会卖出股票。如果价格真正开始下跌,他们仍不会卖出股票,因为如果卖出的话,将会导致新的失调:认知“我是一名精明的投资者”和认知“我购买的股票价格正在下跌,我有账面损失”之间是不协调的。因此需要投资者产生新的认知,来减轻失调所带来的不适感。新的认知也许是“在股票开始上升之前往往都要经历调整”或者“我的损失只是账面损失而已,账面损失不算什么”。(需要声明的是,这里的例子不适用于价值投资者。区别在于价值投资者是有目标和信念的守候,而赌徒是没有明确目标的盲目持有)

        以上就简单就介绍了在资本市场中常见的几种心理学现象,有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去阅读大众心理学相关的书籍。 聊完心理学,再来谈谈概率统计学与投资的联系。这里我主要谈三点:期望值、投资组合的优选以及随机性。先来看期望值,从概率统计学角度,期望值指在一个离散性随机变量试验中每次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其结果的总和。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项投资决策成功的概率和收益额分别是60%和100,而失败的损失额为50。另一项投资成功的概率和收益额分别为50%和120,一旦失败,则要承担30的损失额。请问选择哪项投资更有利可图? 这就得分别计算一下两者的期望收益了。前者的期望收益是100*0.6-50*0.4=40,后者的期望收益是45,结果不言自明。虽然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问题要复杂的多,具体的概率也很难量化,但是形成这种概率思维对投资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种思维,就会明白在生活中,如果一件事一旦发生了会给你带来无法承受的损失时,那么理性的做法是:就算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再小你也不应该去铤而走险。因为潜在收益总是有限的,而这种情况下的损失却是无穷大的!了解了期望值,再来看看投资组合的优化问题。资产组合的优化其实是期望值思维的一种应用。简单来说,当出现把握性非常大的机会时(最好同时伴随着大多数人的反对意见),要敢于下重注!因为大的机会不常出现。所以,资产配置中应该给予潜在收益高的品种更高的权重,这样组合的期望收益才能最大化!最后来聊聊调皮的随机性~随机性是偶然性的一种形式,具有某一概率的事件集合中的各个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中。所谓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它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宏观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把系统的成员看作是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的、 积极的主体。更重要的是,该理论认为,正是这种主动性以及它与环境的反复的、相互的作用,才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宏观的变化和个体分化都可以从个体的行为规律中找到根源。该系统的研究者们把个体与环境之间这种主动的、反复的交互作用用“适应”一词加以概括。这就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适应产生复杂性。在此类系统中充满了各种已知和未知、显性和隐性的变量,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此类系统表现出的是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可以说,在这样一个系统中预测未来,属于致命的自负。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就是从不确定当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从而确定地战胜不确定性。资本市场和整个经济社会同样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因此本质上也是不可预测的。既然未来无法预测,那为什么还会有各类专家整天上各大媒体预测市场走势,提出各种操作建议,可谓层出不穷,前仆后继,而且还很受追捧?原因在于人类是一种追求确定性的动物,确定性给人带来安全感。因此,人们需要所谓的专家的预言来获得一定的心理慰藉。预测不可行,那采用何种策略才有可能在市场中取得最终的成功呢?秘诀在巴菲特的一句话里:“确定一件事会不会发生比确定它何时会发生要简单得多。”这里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这句话。除此之外,很多人会被各种传说中的“股神”所蛊惑,这些“股神”动不动一年的收益率就能达到100%甚至更高。而我在和别人谈到如何衡量一个人投资水平问题的时候,喜欢强调“长期“,很多人不明白。这里再简单说明一下: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短期看,正确的决策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错误的决策也不一定就导致坏的结果“。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机性的存在。我们无法只从结果来判定某人短期的成功是实力主导或只是运气使然,但是长期的成功不可能只是靠运气,因为时间的积累会消除随机性的大部分效应(好运不会持续二十年!)。市场中有不少人在短期内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很快就连本带利的赔回去了(得自运气之物,也可能被运气取回,而且往往出乎意料地迅速被取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投资策略恰好在某一段时期内是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的,即他们的策略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碰巧是有效的。但是资本市场是个复杂适应系统,是不断自我进化的,无人知道何时他们的策略就失效了。待他们发现失效的时候钱也就亏的差不多了~ 所以在无法考察某人长期投资业绩的情况下,了解其投资策略的核心理念是否可靠是唯一有效方法。谈到概率和随机性,又不得不说说“大数定律”。通俗讲,大数定律就是: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偶然中包含着某种必然(即不确定性当中隐藏着确定性)。该定律同样适用于投资领域:我们知道,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是有周期性的,当价格涨到偏离实际价值一定的程度后必然会经历下跌使其回归真实价值。所以根据大数定律,随着一项资产价格的上涨,价格涨得越高发生逆转的概率就越大(因为总要经历下跌的),即持有该种资产的风险就越高。但是在现实中,多数人往往是越涨越敢买。显然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好比一把左轮手枪,里面只有一颗子弹,每次把弹夹旋转后将枪口对着一个人的脑袋扣动一次扳机,依次循环。如果试了几十次那人还活着的话,他就会忘了里面还有一颗子弹,误以为自己很安全。可是根据大数法则,总有那么一次子弹是会射出的,至于具体哪次射出完全是随机的。同样,一项资产的价格回归其内在价值是必然的,但是何时开始回归、回归需历时多久则充满了不确定性,无法提前预知。这就是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发现其中的必然性,因为这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

         侃完概率统计,再来聊聊哲学对投资的帮助(这里主要指的是我国的传统哲学,而非西方哲学)。正如《易经》所言,万事万物都逃不掉“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的客观规律。资本市场也是如此,资产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经历下跌,反之亦然。世间万物最终都是要达到“阴阳平衡”的,于是就有了暴涨之后的暴跌,就有了价格偏离价值后的回归,就有了收益越高风险越大的规律。所谓有阴必有阳,有得必有失。在任何时点,赚钱最多的投资者(暂且统称为投资者)往往也是最差的投资者。原因在于能获取远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策略,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而短期的成功并不能证明该投资策略的长期有效性。因为风险转为实际损失的时点是随机的,只要一直采用该策略,由大数法则可知,总有一天是要还债的。而价值投资策略是一种经过长时间检验的成功策略,其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简而言之:避免致败投资,致胜投资自然到来。所以,成功的价值投资者的业绩往往是波澜不惊的——收益难有特别惊艳的年份,也极少有损失惨重的年份。但是时间放长了看,由于复利的神奇作用,往往能跑赢市场平均。这体现了“慢即是快”的中庸思想。再者,成功的投资者追求的是一种模糊的正确,不管是从定量的财务分析和估值层面,还是从定性分析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凡事无法做到百分百,这世上也没有完美的企业,任何企业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让概率对自己有利,这也是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说到中国传统哲学,不得不提及中医。所谓“道显于医”,中医本身就是一门哲学,凝聚了我们先祖的智慧。而人体也属于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因此中医的很多思路和理念对于我们应对复杂适应系统有着很大的启发!中医里有一种治疗思路称作“阴中求阳”,如果将不确定性比作“阴”,确定性比作“阳”,那么这就对应着“从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投资思路。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相同病症的致因可能是不同的,而不同病症的致因却可能是相同的(这也是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在股票市场中,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在涨,但是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不一样的,一只股票可能是脱离基本面的投机炒作,另一只股票的上涨则是有实实在在的基本面支撑的;反之,两只股票都在跌,一只可能只是过度恐慌造成的错杀,另一只可能就是不值原先的价钱,市场正在使其回归真实价值。两家公司实现了同样的利润增长,一家公司的增长可能是有水分的,一家可能就是真金白银;同样的利润下跌,有的只是一时的困境,有的却是基本面的长期恶化。如何辨别?这就得像(优秀的)医生一样,通过不断循环“理论学习+临床实践+总结思考”的模式来提高识辨能力,没有捷径。

         下面聊聊生物进化理论,该学科对我们更好的理解资本市场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生态系统与资本市场一样,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自然选择使那些较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淘汰,最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保存和繁荣。这就是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要想在这样一个系统中生生不息,唯一的策略就是不断进化自身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资本市场亦是如此。不论对于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唯有通过不断学习进步来适应市场环境的更迭变化,方能使自己更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这个市场中,没有一劳永逸的策略。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巴菲特,巴菲特早期的投资策略是基于对企业有形资产的分析之上的。当时的市场尚处于1929年股市大崩盘后的极度低迷期,到处都是价格大幅跌破净资产的便宜货。老巴的这种投资策略“恰巧”非常迎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因此那段时期的老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是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市场的逐渐回暖,巴菲特发现基于有形资产分析的策略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了——越来越难发现符合他选择标准的投资标的。再加上正是由于这个策略让他接手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初是纺织厂)这个烫手山芋。于是,他开始反思。庆幸的是,他遇到了芒格,加之如芒格所言“沃伦是一部很好的学习机器”,使得他成功走完了从猩猩快速进化成为人类的历程。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环境,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化,保持敏锐的嗅觉,才有可能在这个市场中取得长期的成功。

         以上讨论的各学科都是对投资有间接帮助的,下面就来简单侃侃与投资之间直接相关的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以及财务学。个人认为,传统商学院里教授的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对投资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投资业绩不比普通大众出色的原因(具体的在之前的《浅谈多数经济学家投资亏钱的原因》已有论述)。就我个人经验,对投资而言,我们只需理解一些基本的金融学、经济学的知识就足矣,学的太多对投资并无卵用。当然,基本知识的学习也是要花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的。其中,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概念是:各种市场类型的特征、机会成本,以及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至于投资学,成功投资家们所奉行的价值投资理念显然比学院派们所教授的投资学更具实用价值。最后来谈谈财务方面的知识。主要有三类人会关注企业财务报表:财务人员(会计和审计人员)、企业高管以及投资者。但是三类人审视财报的角度是不同的。其中,财务人员关注得最微观,所以往往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企业高管则注重中观层面;而作为投资者,更多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分析财务报表。众所周知,会计是商业的语言,所以基本的财务知识对于成功的投资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需要了解的一点是,对一家企业财务数据的定量分析只是一切分析的开始。

         最后再来谈谈金融经济史以及一些成功投资者的传记。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往往会重演,但是不会简单重演,但其中的基本原理都是类似的。所以了解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经济史有助于对本国的经济前景有一定的预判。可惜现实往往是”人们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是人们从来不吸取任何教训“(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人类有倾向于忘记痛苦经历的本能,这是经过几百万年时间进化出来的)。因此,就算在历史上“泡沫—崩盘”已经重演了N多次,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这类好戏还将不断地演绎下去…而阅读成功投资者的传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成功之路,了解这些成功者在投资生涯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将其克服的。

         唠了这么多,以上就是一些暂时能想到的对投资有帮助的各类学科知识,其实“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还有很多概念对于我们理解资本市场的运行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自组织临界状态”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投资起到直接或是间接帮助的但无法具体分门别类的知识,比如涉及到所要投资的行业的各类行业知识,人类学,地缘政治学,甚至还有建筑学等等(顺便提一下,芒格还是个业余的建筑设计师~不过这方面目前我还没接触)。总之,投资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问,在学习投资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拓宽一个人的知识面,这也正是投资的乐趣之一。既能了解很多知识,又能赚钱(还能帮周边人一起赚),同时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有乐趣的事情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