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尚健康生活方式 远离疾病困扰(前言)

 玖玖家政 2018-07-10

序言

   2008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即健康66条。

健康是人生的基础。人们从事劳动、建设和各种工作,为了什么?为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但如果没有健康,即使幸福就在身边也无从享受;反过来讲,人们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必须从事劳动、建设和各种工作,若没有健康,又如何工作?“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清启

“健康66条”集科学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一切爱护自己并关心他人的中国公民都值得认真阅读的护生手册。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健康的新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意义,即: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贡献。

   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关系中的均衡与协调。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的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提高每个公民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陈清启教授

                                               2008年10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