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新解:象帝之先(四)

 华藏玄易 2018-07-13

道德经新解:象帝之先

 


象帝之先

第四章 象帝之先

【题解】

在本章里,老子对“道”再次进行了描述,而且还通过比喻的方式让“道”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在第一章中,老子认为“道”是不可名状的,而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本身就是对“道”的一种写实,这里又接着用一些言语试图描绘出“道”的形象。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不会枯竭。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提出一个问题,说“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自己并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出现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产生出来的。由此,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老子确实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③兮似万物之宗④;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深不可测,常为物主。

王夫之《老子衍》:“冲”,古本作“盅”,器中虚处。不期不盈,故或之。用者无不盈也,其惟“冲而用之或不盈”乎!

河上公《老子章句》:道冲而用之冲,中也。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或不盈,或,常也。道常谦虚不盈满。渊乎似万物之宗。道渊深不可知,似为万物之宗祖。

挫其锐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兮,似或存⑨。

王夫之《老子衍》:阳用锐而体光,阴用纷而体尘。用之为数,出乎“纷”、“尘”,入乎“锐”、“光”;出乎“锐”、“光”,入乎“纷”、“尘”。唯冲也,可锐,可光,可纷,可尘,受四数之归,而四数不留。

河上公《老子章句》:挫其锐,锐,进也。人欲锐精进取功名,当挫止之,法道不自见也。解其纷,纷,结恨也。当念道无为以解释。和其光,言虽有独见之明,当知暗昧,不当以擢乱人也。同其尘。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湛兮似若存。言当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

吾不知谁之子,象⑩帝之先。

河上公《老子章句》:吾不知谁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劳烦欲使人修身法道。

王夫之《老子衍》:故盛气来争,而寒心退处,虽有亢子,不能背其宗;虽有泰帝,不能轶其先。岂尝歆彼之俎豆,而竞彼之步趋哉?似而象之,因物之不能违,以为之名也。

唐玄宗《御解道德真经》:吾不知道所从生,明道非生法,故无父道者,似在乎帝先尔。帝者,生物之主。象,似也。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言其先天地生,物莫能逾。

【注释】

①冲:通“盅”,指器物虚空,比喻道虚空而没有形体。

②或: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

④宗:祖宗,祖先。

⑤挫:消磨,折去。锐:锐利、锋利。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

⑨湛: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似或存:似乎存在。

⑩象:似、好像。帝:天帝。

【译文】

道是虚无而没有形体的,但是它却用之不竭,它是那样的渊深,就像是万物的宗主;它收敛锋芒,解除纷乱,隐蔽光芒,混同尘埃。它是那么的幽隐,好像没有又好像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存在了。

【解读心得】

老子在之前就说过:“道”是恍惚的、模糊的、无法清晰地加以描述,但他还是想描绘出一个大概,让人们知道“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本章中,老子集中揭示出“道”的三个主要特征。

道的特征之一,是“冲”,也就是“道”是虚空的;其二,是“用之或不盈”;其三,是“似万物之宗”。

老子知道“道”是不好言说的,于是就借用一些意象来帮助大家想象“道”的样子。他说“道”就像器皿之盅那样,内部是虚空的;接着又说“道”的这种虚空,又不全似器皿之盅,盅的空虚是会盈满的,而道是“不盈”的,是永远不会盈满的,也就是说道会保持永远虚空的一种状态,不会满溢出来。与“盅”相比,如果它盈满了,就再也不能盛放东西了,其作用也就到此为止了,而“道”不会,它永远都不会盈满,不会像器皿那样遭受磨损或者变破旧,永远不会变得无用,这也就表明,“道”是永远能够发挥作用的,可见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正因为如此,“道”也就具备了成为万物宗主的地位和作用。

老子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借助具体的意象,以及超乎意象之上的丰富想象,让“道”变得形象起来了,虽然我们依然不知道它的具体形貌,却可以感受到它的玄奥。

正因为“道”具有以上三个特征,能够冲虚而不盈不满,而又无时无处不在发挥着作用,自然就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纷扰,掺和光景,混同尘俗。即使如此,“道”本身不会有任何损害,不会有任何劳累,不会受到任何的污染,也不会产生任何的失真,它依然是澄澄湛湛,和而不杂,同而不流,若存若亡。所以,我们很难感受到它,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

“道”能够拥有这种造诣,完成这种素养,我们便无法知道它究竟是“谁”之子?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实在无法比拟它像个什么。所以,老子只能说,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有的大帝,那么,这个大帝也不过是“道”的产物。在这里,老子打破了人们心中的“迷信”,正式宣布,“道”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宇宙的主宰。这论断,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提到,如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再如第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道排列在天帝之先,如果有“天帝”的话,天帝也是“道”创生的。道先于天地,道生万物,这就是老子在时间,以及在与万物关系的坐标上,对“道”的定格。

【名句品读】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认为,“道”能够顿挫自身的坚锐而不受任何损害,能够化解各种纷扰而不感到劳累,能够含蓄光耀而不被污染,能够混同尘垢而不失其本真。所以我们很难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在发挥着作用。

“不露锋芒,与世无争,和而不杂,同而不流”,这是多么高贵的一种品质,又是多么高深的一种境界!这的确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种处世智慧。

如果一个人在处世的时候,能够不显山不露水,不炫耀自己的锋芒,挫去自己的棱角,却依然保存着自己的智慧与志气,能够解开纷扰,摆脱困苦,却不为之所累,能够和世俗混同,却依然能够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不失掉自己的洁白和纯真,就能够达到极高的人生境界了。而这也是老子的智慧之所在。

【经典故事】

求学之道

东郭子问道

自古以来,多少人求道而不得,可能是他们太注重具体的形式上的东西了吧,最终无法感受道的存在。老子告诉我们,道是虚无的,而且是无穷无尽的,它时刻都在发挥作用,影响我们。我们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它,但是它却永远存在。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道的存在,无论其高深久远,无所不在。东郭子问道在何处,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东郭子不得要领,一定要问道究竟在哪一定处。庄子说:“在蝼蚁。”东郭子不理解,问:“怎么这样低下呢?”庄子说:“在稊稗。”东郭子更加不能理解,问:“怎么更加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甓。”东郭子仍然不解,说:“怎么越来越厉害了?”庄子干脆说:“在屎尿。”道本来无所不在,东郭子一定要知道道在哪一个具体之处,这已经是错。东郭子又预想道应是在哪一个高妙之处,这就错上加错了。

天地间任何事物都逃不出道的涵括,道最大范围内陆遍布于物质存在之中,这是道的普遍性同时也是道的统一性。而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尿”,则是道在具体事物的个性中的体现。

而老子和庄子所做的,就是想要唤醒人们,让人们明白,世间万物在生存的意义上,都是遵循普遍的自然规律的,彼此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而改变人们刻意去分辨事物的高低贵贱并分而待之的低能认识,让人们回到生命真正的来源之处,实现返璞归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天地万物,找到道的根源。

汉文帝拜河上公

黄老学说,是历朝历代治理朝政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相传,汉文帝对于老子的《道德经》就非常推崇,不仅自己喜欢读,还命令王侯大臣们都要诵读。但汉文帝在读《道德经》时,其中有些地方不明白,百思不得其解,而当时朝中的文武大臣也都不懂。

后来文帝听说民间有个叫河上公的老人,在与黄河相连的苍龙涧岸边,用树枝和柴草打成一个草庵,终日坐在庵门口,一遍又一遍地背诵《道德经》,人们都说他很精通老子经典中的深奥含义。于是,汉文帝就派人拿着那几个不懂的问题找河上公请教。河上公对文帝派来的使者说:“研究老子的经典是件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怎么可以隔着很远的地方间接地研究呢?”使者回去禀报汉文帝,文帝只好亲自驾临河上公的草房,向河上公求教。

文帝说:“《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子也说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也是‘四大’之一。你虽然懂得道学,但你也是我的臣民嘛,为什么不能尊重我,却这么高傲呢?”

河上公就拍着手坐着慢慢腾空而起,离地有好几丈高,低头看着仰视他的汉文帝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间又不牵累人世的事,怎么能算你的臣民呢?”文帝大惊,才明白触犯了神人,马上下了车向河上公跪拜谢罪:“我实在是无德无才,勉强继承了帝业当了皇帝,能力太小而责任大,常常担心不能胜任。虽然身在皇位日理万机,但心中更敬仰的是道术,由于自己无知蒙昧,对道学的精义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唯望道君您对我多多指点教化。”

河上公见此君圣明,就把《道德经章句》二卷授给汉文帝,并对文帝说:“回去后好好研究这两卷书,《道德经》中的疑难问题就都解决了。我这两卷注解道经的著作,写了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只传了三个人,算上你才四个,希望你千万不要把它给不相干的人看!”汉文帝跪受经书,抬头再看,只见云雾蒸腾,天地一片迷茫,河上公已经不见了。汉文帝后来十分珍视那两卷书,精心钻研《道德经》,手不释卷。通过励精图治,他最终开辟了文景之治的社会繁荣局面。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神人授书于有才德、有作为之士的事例很多,但是不管你有多么尊贵的地位,还是有多么聪慧的头脑,想要求道,还是需要抱着恭敬虔诚的态度,才能最终得到真经。

为人之道

随和隐士陈继儒

陈继儒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同郡董其昌齐名。他工诗文、书画,书法师从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书画和诗文著作有《梅花册》《云山卷》《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等。

陈继儒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更是远近闻名,曾被多次举荐,他却坚决拒绝。二十九岁的时候,他干脆把自己儒生的衣冠一把火烧了,然后隐居山林,成了一名隐士,在山清水秀的山林里潜心写诗作画。虽然已名满天下,而且现已隐居,但是他却从不以此自居,也不像别的隐士那样高傲地不与世俗之人交往,反而非常随和,有求必应,既能保持自身的那份闲情逸致,又没有那种玩世不恭的傲慢。于是很多人都喜欢与他结交。

在陈继儒隐居地附近的一个村庄里,有叔侄两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他们在种地之余,喜欢练习射箭,而且还琢磨出一些挽弓射箭的技巧,写成了一本书,想请陈继儒给书写序,但是二人又觉得他那么有名望,又远离世俗,不一定能够答应他们的要求。谁知,陈继儒想都没想就欣然答应了,而且给了他们这本书很高的评价,并且还举荐给朝廷,希望能将其作为教材推广出去。

结合老子所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个人如果能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不露锋芒,与世无争,是一种绝好的处世本领和技巧,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为人境界。

明代著名学者、思想家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说:“夫人之用,所以常失之盈者,恃己之锐而与人为纷,以己之光而照人之尘也。挫其锐则纷自解矣,和其光则尘自同矣,是其用之能不盈也。湛兮若存。则其体仍盅矣。”做人不能过分地显露自己,只知持满而不知虚空,要善于藏锋,要懂得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接纳一切,也让自己生活得更自在舒服。

【古为今用】

因为虚空,所以能容

老子所描绘出来的“道”的特征,让我们知道了它是虚空无形,而又有着用之不竭的力量,它无处不在,却能永远保持一种不满不溢的状态,它有着神奇的作用,能够“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说明,“道”起的其实是一种中和作用,调和万物,包容万事,不断循环,永远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而这也正好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中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与世无争的处世智慧。能够做到不锋芒毕露,不怨天尤人,善于接纳和包容,凡事留有余地,不执著求全,就会有容乃大,调和纷争。这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社会交往和修身养性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针对现在很多凡事太争第一,傲慢看不起别人,自私自利,难以融入集体等现状,很多人需要用心认真阅读《道德经》,去感悟和品味这其中的奥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