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 教养的迷思

 GPF生活教育 2018-07-13

这是一本让人瞠目结舌的教育书,挑战了我之前了解的关于教育的一切观点,刚开始读感到不可思议,读到一半突然有点兴奋,感觉如释重负,正打算做一名佛系老母亲的时候,又被作者接下来的论点戳痛了内心,如小说般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当今的主流教育观点通常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孩子长大,一事无成,甚至吸毒,犯罪,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上海世外小学的嫌犯身份曝光后,记者第一时间去采访他父母,童年父母吵架,家庭暴力,离异后母亲对他的教育只注重成绩。于是,反社会人格形成的原因直接指向家庭教育的不当。

这样的逻辑看似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却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她认为:父母不应背负如此大的压力,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做什么,怎么做,都不会影响孩子的人格!

朱迪斯在书中提出了三个命题:

命题1

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相像有两个原因:1.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2.因为同属于一种文化或子文化。

我们从身边的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是,平和有耐心的父母往往养育出温顺有教养的孩子,咆哮的父母往往养育出愤怒的孩子。如果认为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性格,这样的前提假设是孩子出生像一张白纸,是不同的教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孩子。

然而,孩子真的是白纸吗?

从婴儿一出生开始,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脾气都截然不同,在产科病房里,几个同一天出生的婴儿,有的爱哭,有的爱动,有的安静,各不相同。孩子越大,差异就会越来越明显,一些孩子可能是天使宝宝,只要吃饱,就一天乐呵呵的眯着眼睛笑,还有的可能是高需求宝宝,对环境变化敏感,对声音敏感,不管家长多么小心翼翼,孩子还是不明原因哭的歇斯底里。

许多家长可能头疼不已的事情:比如怎么让孩子接受奶嘴,怎么锻炼孩子喝吸管杯,怎么理发孩子能不要哭的撕心裂肺,对于我们家的佛系宝宝都不是问题,一副什么都行,都可以的态度。但是到了游乐场,别的孩子都去疯跑的时候,佛系宝宝就不淡定了,机警的观察周围环境,按兵不动。

孩子天生就有着自己的个性,作者从很多同卵双胞胎的研究中发现,不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双胞胎,甚至是几十年没有见过面,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点:一对双胞胎都喜欢做木工活,一对都做了消防员志愿者,一对都喜欢从后往前读杂志......其中有一对双胞胎,一个在收养家庭备受宠爱,另一个被收养者抛弃,两人都在人格方面存在缺陷,表现出同样的问题。

再来看生长在同一个家庭的子女,行为遗传学家在他们身上发现只有较低的相关性,而且父母的行为对子女要么没有影响,要么对不同的子女有不同的影响。

于是作者大胆的提出:

人们认为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父母有没有工作,读不读书,酗不酗酒,打不打架,结婚还是离婚,这些我们以为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结果发现它们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同样,一个家庭的物质环境,例如是公寓还是农庄,宽敞还是拥挤,凌乱肮脏还是干净整洁,也对孩子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这是我本年度读到的最能缓解焦虑解放家长的理论,多少年来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大旗终于可以放下,家长们可以理直气壮为自己而生活了, 如果早知如此,可能高考完民政局排队离婚的人可能也会少一点。

回到上海世外小学的案件嫌疑人身上,如果认为是父母离异、教育失衡是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可以看一下真实故事改编的《风雨哈佛路》,主人公在父母醺酒吸毒, 家庭中完全没有教育可言的情况下,乐观积极的争取读书的机会,最终拿到哈佛奖学金。

中国一样有类似的故事,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少年庞众望,出生在父亲精神有问题,母亲瘫痪不能自理的家庭,依然阳光开朗,孝顺懂事。所以离异和家庭教育缺失并不是导致犯罪嫌疑人反社会的原因。有可能的是嫌疑犯继承了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情绪不稳定和暴力倾向的基因,并在一定的压力事件或环境中被激发出来,导致的犯罪行为。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呢? 答案是基因加环境,基因是父母的基因,环境却不是指的家庭教育环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环境,是孩子与同龄人共享的社区、学校环境。作者提出了第二个命题:

命题2

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

主流教育观点大多都提倡大人给孩子做的榜样,但是令人苦恼的是,很多时候并不起作用。小孩不会因为家长天天做榜样多吃青菜萝卜,就拒绝和小伙伴去必胜客、肯德基。这是因为“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就像一个囚犯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监狱看守一样。小孩子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孩”。

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是感知从众压力最强烈的:幼儿园的孩子往往会要和同学一样的玩具:滑板车,溜溜球,穿别的孩子都有的毛毛虫鞋子,而不是祖父母带来的千层底布鞋。我家不到一岁半的宝宝还没有到懂得社交的年纪,已经开始模仿邻居的小姐姐了,小姐姐爱哭,她也学着小姐姐哭,学完觉得很好玩,自己又忍不住笑了。

到了青少年时期,要预测孩子是否会抽烟,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的朋友们是否抽烟,而不是看他的父母是否抽烟。青少年在群体中,会更多的模仿群体成员的行为,以显示对群体的忠诚,融入群体。

“孩子认同他们的同伴,并依据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来调整自己”一个典型的证据就是,移民的孩子在家学母语,上学以后就会说一口标准的美语,和美国孩子一样,完全没有口音。北京的孩子也是一样,不论幼儿时期在家跟老人学四川方言还是山西方言,一旦开始去幼儿园,慢慢就会带北京腔回来。

朱迪斯发现,美国黑人少年,单亲家庭少年犯罪高,多发生在贫民居住区,而到了中产阶级的社区,黑人少年的犯罪率和白人是没有差异的。同样,在同一社区中,单亲和非单亲的孩子在无论是喝酒、吸毒、青少年犯罪、辍学或心理压力方面,也没有什么不同。

可见,群体的文化的确会影响个人,在辍学,吸毒率高的街区,孩子很难独善其身。 中国父母很早就懂这个道理,古代孟母三迁,现代家长拼尽全力买学区房。进名校的意义不是在于选择一个好学校,而是选择一批优秀的同学。因为如果某一个孩子进入学习好的圈子,她对功课的态度会有所改变。我的亲身经历是,大学宿舍里一旦有几个爱学习的同学,整个氛围就带动起来了,早晨听英语,晚上上自习,开学随机分配到一起的8个人,到期末有6个拿奖学金。

于是,刚刚放下对家庭教育方法的焦虑,又陷入对孩子成长环境的焦虑中。原本对学区房不屑一顾的我,陷入了深深的忧伤,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怎么能给孩子一个好的社区,好的学区?非洲有句谚语说: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养育孩子要靠全村的力量,因为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孩子带来影响。如何找到适合孩子和家庭的那个村子,成了新的目标。创新学校一土给家长的建议是:如果无法改变周围环境,那么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构建自己的小社区,小村子。

命题3

与类化有关,心理学家们认为行为方式,以及与行为方式相关联的情感,不会从一个社会情境迁移到下一个社会情境中。

作者是认为,孩子在家中学到的东西,不一定会带到学校,比如在家里很乖的孩子,在学校也可能去作弊,在家不多说话的孩子,在学校也可能跟朋友彻夜聊天。所以,孩子在一个情境下学到的东西,并不会理所应当的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从父母那学到的准则,仅仅适合在家里,可能出了门就不管用了。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结果不像数学物理可以验证,它的结果往往是瞬息万变的,每个研究者都可能提出不同的结论,朱迪斯的著作发布以来在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给很多人新的启迪,也收到了不少批评和质疑。我觉得,读《教养的迷思》的意义在于给焦虑的父母一个新的思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孩子是不一定能成功的,你不得不接纳那些改变不了的东西:比如基因的力量,比如社区和学校圈子的影响。如果尽了努力孩子仍表现欠佳,也不是你的错。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但终究,不会长成菠萝。父母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良好的环境,多一点温柔的陪伴,少一点比较和咆哮,让橘长成饱满的橘,菠萝长成甜甜的菠萝。

最后以纪伯伦的小诗结尾,愿大家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能轻松一点。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