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同时,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冲泡习惯。 之前曾遇到过一个茶艺爱好者,在一处简朴整洁的茶室里。 她泡茶时,穿着一身素雅的茶服,神情专注,眉眼之间,看得出她对茶抱着尊重的感情。 在冲泡手法上,相当从容,表现出良好的冲泡习惯,从注水、出汤、品茶,每一个步骤,都像经过了美学演练,让旁观者如同在看一道美丽的风景。 她在泡茶时,对冲泡细节进行了充分的考虑。 当天我见她,她正用白瓷盖碗冲泡一杯白茶,在注水时,为了避免将沸水直接注在干茶上,她有意识的将白瓷盖碗调了个方向,选择茶叶中的空隙处,环壁缓缓注入水流。 她这个细微的举动,对我后来的泡茶习惯有很大的影响。 我相信,在很多人看来,包括一些老茶友,都认为直接将沸水浇在干茶上,与从空隙处注水,这二者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不然,看似很小的差别,但后面这种手法泡出来的茶,在香气上要清扬,高昂许多,如果你喝过,你就会对你之前的想法产生改变。 冲泡习惯,对白茶而言,究竟有多么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冲泡习惯不好,再好的白茶到你手上,也不会泡得很好喝,甚至还只会成为一杯树叶泡水,对白茶,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那么,哪些冲泡习惯将影响白茶的茶汤呢? 不良习惯之一:选择器皿看喜好 选择泡茶器皿,从原则上来说,实用,适用为最好,但也要有所注意,不是什么器皿都能与白茶相搭,要想泡出来的茶汤好喝,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还得适当考量。 比如,有些人很喜欢紫砂壶,它形状美观而优雅,还具有收藏价值。于是在用紫砂壶冲泡了普洱茶之后,又用紫砂壶冲泡白茶,这就是个坏习惯。 紫砂壶最大的特点是聚香,用来冲泡香、味偏浓的普洱茶,能恰到好处的呈现它的香韵,但白茶,相比普洱茶来说,香气和滋味都比较淡薄,紫砂壶毛孔粗大,拿来一泡白茶,什么香、味都更淡了几分,不是原滋原味的白茶,茶汤自然就受到影响了。 所以,要想白茶泡得好喝,第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行茶器具,比如上了釉的白瓷盖碗是不错的选择,它不会吸味吸香,还方便观察茶汤的颜色和变化,符合实用、适用的原则,又兼顾了茶器与茶类的匹配。 不良习惯之二:出水慢 对于一泡白茶来说,出水速度非常关键,出水慢了,形成坐杯,不管是新白茶,还是七年,甚至10年的老白茶,也会变得不好喝。 因为白茶中含有许多物质,像咖啡碱等,在出水慢了的情况下,经高温浸泡,会过度析出,导致茶汤变得苦涩。 如果不想千挑万选买回来的白茶喝出苦涩的味道,最好快出水。 不良习惯之三:好茶怕烫坏 有些茶友,买到品质上好的白茶,在冲泡时,心里就多了顾虑,怕万一泡不好,好物变废,得多心疼。 这些顾虑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怕用高温把白茶给烫坏了。 这个担忧,其实是多余的。 白茶中的芳香醇物质含量比较丰富,有些物质,它的沸点较高,这一类,就需要用沸水来刺激,让它的香气悉数释放出来。 特别是老白茶,陈放了多年,茶叶中的物质积聚在干茶中,如果没有强烈的外部刺激,这些内含物质是很难析出来的。 好白茶不怕沸水汤,该用100℃的水温,就别用90℃的。 现在白茶市场,里面水深火热,鱼龙混杂,千挑万选买到好的白茶,结果因为一些不好的习惯毁在冲泡上,功亏一篑也不过如此了。 所以,各位茶友,如果你们有哪些冲泡上的不良习惯,请千万调整过来,就像我遇到的那位茶艺爱好者一样,你给与茶最好的尊重,它才会还你最好的滋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