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上海, 有一种百年沧桑叫愚园路。 这条路自1918年拓路完成, 距今已经有整整100年历史。 亨昌里、静安寺、柳林别墅、 宏业花园、百乐门、市西中学…… 它全长2775米,激荡传奇,处处经典。 梧桐掩映,藏尽美食, 老字号和网红店扎堆, 其中,有一只“国民葱油饼”, 每天要卖出2000+只葱油饼! 让阿拉老底子上海宁念念不忘! 王 记 葱 油 饼 它没有西区老大房的深厚底蕴, 也没有富春小笼的精致可爱。 区区2㎡小摊头,一眼就望穿! 每当被提起,阿拉便怀念不已, 鼻尖仿佛就有四溢的葱香飘过。 牢牢勾住阿拉老上海的心和胃 王记葱油饼摊头很小,开在十字路口20多年,仅仅2㎡,一眼望穿。
不论晴天雨天,摊头跟前都是长长的队伍。最不忙的时候,也要等上3-4人。附近的阿姨爷叔,穿着时髦的囡囡,都争相来排队。 三个师傅分工合作,和面、揉面、煎饼、烘烤,空间刚好只够操作,多站一个人都不行!就是这样简陋至极的小摊头,春夏秋冬不缺席,牢牢牵住阿拉老上海的心和胃。 用料扎实,每一步都不含糊 虽说是小摊头,制作功力可谓相当深厚,先煎后烘,延续的是阿拉最最传统的工艺! 魔菌围观的过程,炉子上的葱油饼一直躺在热油里滋滋作响,香味渗透到骨子里。 纯手工和面→摔打面团→按压面剂子……一个个面团像是会听话,乖乖等待阿姨的巧手来发落。 不一会儿,所有面团便排兵布阵,变为10余厘米的长条状面饼。 所有面饼排成一溜,阿姨顺手抓一把独家秘制的油酥,均匀地涂抹,每块面饼都雨露均沾。 独家秘制的油酥,是王记葱油饼的灵魂;猪油则是纯猪板油提炼,二者缺一不可! 抹完油酥,还会再放上一团猪油。看似简单的一抓,日复一日重复了上百万次,蕴含着20多年的功力。 再行云流水般均匀撒上一层葱花,整个画面顿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紧接着,绿色面饼会被重新卷成小团,刷油,静置,等待上油锅煎炸。 面饼、葱花、猪油在高温中,与新鲜豆油相遇,顿时香气四溢,排队的客人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 负责煎葱油饼的小哥哥心态格外好,尽管客人催促得紧,依旧是不紧不慢娴熟地翻面,让每一块饼都均匀地享受它炙热的火候。 亲眼目睹饼身由白哗哗的面团,逐渐转为金灿灿的葱油饼,这个过程也是磨人,咽尽口水。 煎熟的葱油饼并不会立刻到客人手中,还要转移到炉子里明火烘烤,进行最后的升华。 明火炉里烘一烘,是阿拉老底子上海宁的做法,保证吃着不会油腻,还嘎嘣脆!现如今这种老派做法已成了稀缺品。待开盖出炉那一刻,只想发出灵魂的呐喊:嗲!额! 咪道伐要特灵,多少老上海宁的旧辰光 据煎葱油饼的小哥哥说,小摊头从早上6点开门,一直到晚上7点打烊,一天至少要卖出2000+个! 很多人都是专门乘地铁过来买,有的阿姨一买就是十几个!还带着浓浓上海味道的土话,人情味十足。 热乎乎的葱油饼,外脆里酥,葱香油润,拿在手里还会烫手! 到手之后只管直接在路边开吃,不用顾忌形象。 咬一口,嘴里升腾起一股猪油的香气,这就是老底子的味道!一层层酥皮清晰分明,舌尖都数的清! 最最大的惊喜是,在酥脆的外皮和葱花的包裹下,还有肉糜的鲜香! 亲和的主人,手作的味道,原始的葱油香……一只不起眼的葱油饼,不仅是街边小吃,更包裹了阿拉儿时的美好回忆,每咀嚼一口都是充满人情味的旧辰光! 韭菜蛋饼要俩囡囡合作才能吃完 阿拉小时候吃的都是原味葱油饼,加蛋那可要算豪华版,如果加双蛋,那就是超超超豪华版了! 小哥哥会细心地给你的鸡蛋撒上鲜辣粉,一看就是正宗的老底子上海味道,错不了! 葱油饼4元/只,加蛋5.5元/只,在愚园路这地段,绝对是良心价格!一口下去,比原味多了厚实的蛋香和软韧,满足! 韭菜蛋饼也是阿拉小时候吃的那种,软糯美味,可惜现在做这种鸡蛋饼的少之又少了。 韭菜蛋饼摊开是大大的一张,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要买一只解解馋,每次都要两个人分工才能吃的完! 一只接地气但是有梦想的葱油饼 别看它是个不起眼的小摊头,人家小窗口旁挂着的可是中英对照双语菜单,非常洋气!吃货们评价它是“全上海最有梦想的小摊头”。 仔细品读,会发现翻译得蛮工整!不愧是一只有追求的葱油饼,还能手机支付,许多歪果仁都来排队。 小摊头坐标愚园路666号,江苏路地铁站下,步行几分钟就到,也是相当6了!
小小一只葱油饼, 代表的不仅是街边小吃, 更是儿时的美好回忆。 这一缕缕从弄堂口飘来的葱油香, 会让阿拉莫名感到心安! 你还知道哪些袖珍小店? 留言区,一起怀旧一波~~ 美食坐标:王记葱油饼 地址:愚园路666号(镇宁路口) 电话:13818695484 人均:葱油饼:4元;加蛋:5.5元;鸡蛋饼5元;韭菜蛋饼5.5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