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商古国——董国,最早的养龙专业大国,草木移植技术诞生地

 雲泉 2018-07-16

董国,出自己姓,历史较早,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昔有飂(liù)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 意思是古时候有个飂国国君叫叔安,其后裔有个叫董父的人,非常喜欢龙(鳄鱼),能根据龙的嗜好来进行饲养,归服的龙很多,于是就专门替舜帝饲养龙,舜帝因此赐他董姓,为豢龙氏,被分封在鬷川。这是关于董国的最早记载,这个“飂”估计是“刘”的古写,豢龙氏有后裔叫刘累,应该是继承了先祖的养龙技术,受到夏帝孔甲的器重,赐他为御龙氏,孔甲命刘累为他养一雄一雌两条龙,结果刘累不争气,养死了一条,怕夏帝降罪,跑去躲起来了,后来刘累成了现在刘姓的始祖。上面提到的“鬷(zōng)川”应该是指当时的鬷川流域,在今山西闻喜县境内。

夏商古国——董国,最早的养龙专业大国,草木移植技术诞生地

根据《左传》记载分析,董国的首封君为董父,祖先是飂叔安,也可以说是从飂国分裂出去的一个方国。董国是因为擅长养龙而立国,养龙技术自然也成了董国的专利。据说当年董父养龙的地方是一个狭长湖泊,叫董泽湖,位于今天的闻喜县东。

“董”的金文写法分左右两部,左边是个“重”,“重”下面有个“土”,表示大地;右边加“邑”,合起来表示“重要的城镇”。随着文字的变化,后来这个字去“邑”加“草”,“重邑”之意逐渐消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变成了“被连根拔起带着土块的植物”,即“移栽的草”。“董”字应该是远古时期族人从野外移栽花草或野菜到自家庭院的一个形像的记录。《诗经》里面记述了许多可供食用的野菜,这些野菜经过移栽培育变成了人类的家常菜。正因为“董”字有着这么一层意义,便引申为被分派或插到指定地点的亲信人员,由于被分派者往往拥有一定独立行事的权力,故“董”字便有了“督察”、“纠正”、“监督”等字义。所以《尔雅》说:“董,督,正也。”现在的“董事”、“董事长”等职称便是因此而来。“董”应该是这么来的,后来这个地方分封给了董父,便称董国。

夏商古国——董国,最早的养龙专业大国,草木移植技术诞生地

关于董国的灭亡,《国语·郑语》记载:“己姓,昆吾、苏、顾、温、董,则夏灭之矣。”根据记载可以得知舜帝始封董国为夏朝所灭,估计到商朝时又被重封,周朝建立后,归顺王室,得以继续在原址延续国祚。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闻喜县境内还出土了西周晚期董国铜器“董矩方甗(yǎn)”,铭文:“五氏孙矩作其旅甗,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中提到的“孙矩”便是董国五世孙。

夏商古国——董国,最早的养龙专业大国,草木移植技术诞生地

春秋董国不幸卷入晋国大小两宗的内乱,根据《竹书纪年》记载:“(曲沃武公元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说得是公元前716年,芮国、荀国、董国都背叛曲沃。到了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取代大宗翼城,正式成为晋国国君,之后晋武公对曾经反对他的周边小国进行了疯狂的报复,相继灭亡了贾国、荀国,董国估计也是这个时期所灭。《左传·文公六年》记载:“晋蒐于夷……改蒐于董。”意思是晋国原本是在夷地检阅军队,后来改到了董地。说明这个时候(公元前621年)董国早已成了晋国的一个军事重镇了。

夏商古国——董国,最早的养龙专业大国,草木移植技术诞生地

己姓董国亡国后,国人继承了董姓,现在董姓人还是以舜帝时的董父为其姓氏先祖,董姓有汉代大儒董仲舒。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西周古国——祭国,一代谏臣祭公谋父为周王室留下千古赠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