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证答问(三)

 庆峰9nfpl4yuia 2018-07-17

    问:小儿大便干可以用火麻仁吗?

    答:一般不必,加大生白术量即可。

    问:火麻仁有什么坏处

    答:小儿便秘不是缺乏津液,而是小肠泌别清浊之功能失司,火麻仁乃为津亏而设,故于此症不宜。白术有泌别清浊之功,其作用是双向的:肠中水太多、腹泻,它把水分理到膀胱去;肠中水太少、便秘,它把水调回来。

    问:我早就白术老年人气虚便秘有神奇的效果用到多少量能有这种效果呢?

    答:30-50,都可以的,至少20克


    问:出汗多可以在方中加入浮小麦吗?我看有的医生会在一个方子里浮小麦、瘪桃干、麻黄根全用上,但是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答:我们可以看《伤寒论》、《金匮要略》,那么多条提到汗出的症状,没有一条用所谓的止汗法,这就是仲景方的妙处。太阳之汗,当和营卫;阳明之汗,需清热泄府;少阳之汗,应和解之;太阴病脉浮汗出,可发汗;少阴之汗,宜急温之;厥阴之汗,宜补敛之。有的时候呢,伤寒后期有汗,不需要治,营卫和则自愈。这需要观察病势。所谓的病势,即是看正邪往哪个方向走。如果正盛邪衰,可以不必止汗,将自愈。


    问:一年轻女性患肝硬化,症现手足凉、脘腹痞满、喜热饮,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外台茯苓饮,其中柴胡用12克,干姜用20克,其效不显;复诊时,细询其手足怕冷,但周身不畏寒,舌质暗红、质偏老,因将柴胡改为15克,干姜改为5克,两三天后,腹胀口苦均消失。欲探其理致。

    答:这是典型的四逆散证,所谓阳郁致厥,非纯阳虚证之类也,观其舌暗红质坚老,周身不畏寒可知,此古人所谓独处藏奸是也。这类舌质坚的病人,体质多偏实,若确有柴胡证,柴胡的量可以大一些,二三十克都可以,他可以承受得了。此例的用药还可以再简一些,虽然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外台茯苓饮取效了,但是还没达到用药极简的目标。即,你所开的这一大堆药里面,真正起作用的应该是:柴胡,黄芩,甘草,枳实大概是这几味药起的主要作用所以有进一步精准的空间。如果仔细推敲了一下,她的症状是腹胀、四肢末梢逆冷、口苦,用四逆散合朴姜夏草人参汤加黄芩可能是最优选择。药物排列如下:

    柴胡、黄芩、旱半夏、党参、炙甘草、白芍、枳实、厚朴、生姜


    问:妇人崩漏我常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升提之法,但有时效果不显,应该怎么办?

  答:归脾汤只是对于气血两虚患者兼带有漏下症者才用。补中益气汤更不必说了,柴胡和升麻根本没有升提之功,是东垣先生的臆说。真正的效的常用方剂有三个:吴佩衡止血方、胶艾汤、温经汤。

    吴佩衡止血方:对于崩中和漏下都有效,尤其适合大量血崩之症,有药到病除之功。辨证越简单越好,从气能摄血入手,直截要害。方是:黄附片30炮姜30-50炙甘草30艾叶15当归30黄芪30-50棕榈炭15阿胶15(烊化)。附片的量还可以加大,吴先生原方用90-120克也是很常见的。

    胶艾汤:此方一般不适合治崩证,只用于漏证,或者月化衍期,淋漓不断,舌象略偏红一点都可用。如果寒象明显的,就加些姜附,都可以。

温经汤:偏虚的漏证可用,急崩也不行。辨证要点是需要有少腹里急、腹满,就是患者常说的觉得小肚子发胀,月经还淋漓不止,量不太多,比较适合用本方这个方子现在我不怎么用,最常用的还是上面两个。

  建议读读郑钦安先生的书,尽量用阴阳与六经辨证,一切病都以阴阳和六经为准绳,把脏腑辨证(脾胃啊、肝肾啊)忘掉,才能摆脱用方套病的路,更上层楼

 

    问:丁香的作用与用法?

    答:丁香的常见用途:一、消胀痛:公丁香与郁金合用,治疗脾胃及肝胆的胀痛,是三畏汤的组成成份。二、与白胡椒、高良姜等合用,用于温阳除寒湿。三、也可以与理中汤、黄连合用,治疗口气。用法用量:直接入煎,10-15克就可以了。

 

    问:对于内伤病舌苔与舌质哪个重要?

    答:内伤病,舌苔黄白都不论,因为多数为一过性现象,只看他舌质就行了,舌质体现的是体质。当然体质不会一下子就改变了,舌质亦如是。

 

    问:元阳上浮证可以用牡蛎收纳吗?再有,同是甲壳类,为什么潜阳丹中用龟甲而不用鳖甲?

    答:元阳上浮可以用牡蛎,仲景桂枝龙牡汤、桂甘龙牡汤都有这个意思。至于潜阳丹中用龟甲而不用鳖甲,应该是一种传统,龟在古代视为吉祥的灵物,有通阴潜阳之妙,甲又具金相,故以之潜镇浮阳。鳖甲虽然也有用作滋阴潜阳的,但神农派经方体系中,一般用它来破癥瘕坚积的。总之,用龟甲潜阳,这不是经方的用法,属于后世的东西。

 

    问:服温阳药有的人会出现手指尖发胀,这是什么原因?

    答:手指尖胀是末气血循环不畅引起的,用温阳药后,阳气运行,会打通原来不通畅的地方,所以暂时会觉得更胀一些,慢慢都会好的。

 

    问:乌梅丸与封髓丹原方中黄连、黄柏的量都很大,但是《经方医案》中用的量很小,这是为什么?

    答:乌梅丸原方中黄连、黄柏的比例大一些,这是针对蛔厥症及寒热错杂的久泻而设的,前者是因为蛔得苦则下,后者是因为连柏苦味坚阴止泻,故用量偏大。至于封髓丹,并不是郑钦安原创的,它是来自元代的《御医院方》,原方黄柏的量也是比较大的。我用这两个方剂,黄柏、黄连的用量主要看舌质(注意:不是看舌色)如果舌质坚老的,连柏的量可以大一些;若是比较嫩的,连柏的量要小一些。如果是真正的阳虚,连柏这种反佐的药自然要少用。

 

    问:元阳浮越是危证吗?

    答:不一定。老年人出现元阳浮越,不一定会有什么危险,这和阳气暴脱还是有差别的。有的老年人这个症状能持续很长时间,但依然活着,只是生活质量受一些影响。

 

    问:虚阳外越的患者一定会出现局部或者全身的发热现象吗?

    答:虚阳外越的多数会发热,如果是虚阳上浮的则不一定,有的会表现目赤,或者口疮,或者牙龈肿痛等等。古人用词有时候不是很一致。元气浮越与亡脱,这两个有程度上的差别。一般来说,浮越、上浮,这种情况很常见,算比较轻的;亡脱这种很重,危重症时才能见到。

 

    问:郑钦安医书中说封髓丹能收纳浮阳,那么它与四逆汤的回阳作用有何区别?

    答:四逆汤纯阳无阴,虽然甘草有伏火之功,但总体来说,它是一个激发性的方子。注意:热性与寒性,我的解释与古人不太一样,但实质是相同。所谓热性,不是说这个药是热的,而是说它可促进机能代谢,故名激发性而寒性的本质是抑制性,即它能使过于亢进的机能减退下来。三才封髓丹,它有一种收纳性,这与四逆汤的激发性不同。它可以使虚性的亢奋得以潜藏,潜阳丹亦是如此。封髓丹中,甘草不必说,西砂仁辛温纳气归肾,黄柏可以退虚热。黄柏是寒性药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它虽性寒而不伤脾胃,这与栀子、大黄、知母等不同,它不会引起腹泻,故适合消除虚性的浮热。配合砂仁、甘草,纳浮阳归元,故名封髓丹。

    有人认为四逆汤大补元阳,这实际上不准确。严格来说,是振奋、提振,四逆汤把快要灭的火苗吹旺起来,然后你再添柴(比喻通过补充营养食物、休养,来恢复元气)。也就是说,无论是四逆汤、封髓丹,它们都不能补充元气,四逆汤只能激发元气,封髓丹只能收纳元气。

    在实际使用上二者的区别,其实很简单:轻症,特别像一些五官上火的,可以用封髓丹;重症、危症,非四逆汤不可。换个角度说,轻症你可以四逆汤,杀鸡用牛刀也未尝不可;但是重症用封髓丹,它没那个能力。真正阴阳离决了,阳气要脱出去了,你用封髓丹就是杯水车薪了。有些时医所谓的虚热证,比如手脚心热,你用小建中加点封髓丹,这都是可以的。它所能胜任的范畴,就是一些不是特别严重的阳气上浮、浮越,这一类的病。

 

    问:小儿惊风的病机与治法如何?

    答:惊风,实际上两个症状的混合,一者神昏,二者抽动。抽动,《金匮》名痉症,有几种情况:一者刚痉,恶寒、发热、无汗;二者柔痉,恶寒、发热、有汗。这两个是带表证的,还有入里化热的,即大承气汤证。承气汤这种情况,依现在的医疗环境和人的体质,很难见到。再一个就是阴证了,包括一些慢惊(当然急惊也有阴证的),这种类型的需要姜附等温阳方来治疗。

    一般小孩子最开始发热多数有表证,这个表证就有桂枝证与麻黄证(或者葛根汤证),即表实与表虚两类。表虚的,汗出之后,伤津液,筋脉失于濡养,故发痉症。表实的葛根汤证呢,它没出汗伤津液,怎么也发痉了呢?这是因为太阳经脉被寒邪给拘住了。治法呢?表虚汗出的,用桂枝汤,加上天花粉,解表的同时生津;表实的就用葛根汤。为何不用麻黄汤?因为麻黄汤比较峻,已经发痉症了,再出汗大了更不好。所以用葛根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点麻黄开表,加葛根舒解太阳经脉。葛根有一个作用,本草经上说的,起阴气,就是升津液的意思。如果转成少阴证的发痉,那非用附子不可,不要因为抽搐了就不敢用。

    凡是发痉的孩子,原因:一、津液可能偏不足(不是所有的类型都是)。二、表气被郁住了,标热被困在里面。由于小孩的阳气比较旺,但神经却比较敏感,所以被困住的热,会上冲入脑,引起神昏。热从体表散不出去,就得往上冲。神经,中医来说也属于,故抽搐与神昏同属于筋之病。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轻率的清热,要热是哪一经的。

 

    问:依夫子之言,鼻炎等病都是寒邪,故当以温法为上策?鼻炎、鼻窦炎的证型挺多,不都是寒邪侵袭吧,其他证型如何治之?

    答:患鼻炎者,多数都是少阴人,故并无真实热证可得。不要看着流黄涕就判为风热,《因明》里已经说过,根本就没有风热证,黄涕也只是中性粒细胞的产物,只代表细菌感染,不代表热证。无论是内经还是伤寒,都将此列为寒邪之属,譬如金匮云:『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又如:『 太阳中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又如《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有的书上列举的脾虚、肾虚等证型都是充数的,如果确有其事,可以随证加减,例如瘀血证可以与寒邪并见,加通窍活血药可也。至于萎缩性鼻炎,多数属于厥阴人,治愈难度很大,此不论。

    太阳人、太阴人、少阴人,是鼻炎患者的主要来源,最多的还是少阴人阳虚型的。鼻炎现阳明热证者,从未见过。当然,有的医家把舌头稍微干一点、鼻涕黄一点的也列入阳明兼证,在麻黄汤桂枝汤里加用败酱草、薏米也不是不可以,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阳明热证。只有元气不足、免疫力底下的人才会患鼻炎、咽炎,他怎么可能会有真实的热证呢!应知。

 

    问:治疗过敏性鼻炎,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量如何?

    答:过敏性鼻炎,麻黄量不要太大,10-15克之间就可以了。附子,黄附片30-60-90都可以,从小剂量开始,最好合四逆汤一起用。干姜可以用50、60克。如果加一些补骨脂、菟丝子等效果会更巩固些。细辛,15-30克都行,我一般用20左右的。

 

    问:细辛用量大否,我平时最多只敢5克?

    答:不大的,只要不是散剂,水煎服的都没问题。经方中细辛都是二两、三两的用,折合为40多克。我最多用30克,安全的。给你考证一下:

    这是《本草纲目》中引用宋元时代陈承的《本草别论》:

    『承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近年开平狱中尝治此,不可不记。非本有毒 ,但不识多寡耳。 

    陈承说:细辛如果单独用,而且用的是末(散剂),那么不能超过一钱,多用了人会憋闷而死。细辛末用一钱能不能致死,没试验过。但是确实很呛人。后来清朝康熙年间有张志聪,对陈承这段话有过评论:

    《本草崇原》:『细辛乃《本经》上品药也,味辛臭香,无毒。主明目利窍。宋元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嗟嗟。凡药所以治病者也,有是病,服是药,岂辛香之药而反闭气乎?岂上品无毒而不可多服乎?』

    他说细辛是本经中的上品药,辛香无毒。现在人因为陈承这么说就不敢用了,岂有此理辛香开窍的药怎么能闭气呢?上品无毒的药怎么就不能多用呢?

    到了汪昂的《本草备要》里,也引用了陈承的话,但是引文变了:

    『然味浓性烈不可过用,不可过一钱,多则气不通,闷绝而死。』

    把人家的单用末不可超过一钱,他给改成了不可过一钱。汪昂这个人本来不是学医的,好名之甚,找了老大夫写的书,他花了钱,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问:本草书看什么比较好?

    答:本草的话,看《本经三家注》《名医别录》就行了,还有清代黄元御的《长沙药解》《玉楸药解》,日本的《药征》,现代黄煌的《张仲景五十味药证》,都可以参考。

 

    问:请讲讲常用经方药物的用量。温热之品,自上学时就不敢多用,且中药教材药量偏小,药典之中诸多掣肘,临床之内纷乱杂陈,望不吝赐教!

    答:欲明现在药典药量规定之形成,必先明古今度量衡之变化。汤液经方形成于商代,但是商代的度量衡现已不可考。我们现在可以了解的是东周到现的情况。从东周至西汉,1斤都是约250克。到东汉时,1斤改为220克左右,当时称为今制,以别于古制。这个220克基本保持到了隋末。到了唐宋时就变了,唐1斤是660克左右,宋元都是630左右。这样,汉以前至仲景时代,1两就折为13.8克至15.8克之间。可是,宋元时的1两可就大了,有40克。在桂枝汤中,桂枝3两,白芍3两,按东汉制为45克左右,若按宋元制每味药就有120克了,太大了。宋代那时候出了个《和剂局方》,就像现在的常用药手册一样,几乎每个医生手里都有一本。局方里面很多药物都是散剂,就像现在的成药。

    比方说参苏饮:『木香(半两) 紫苏叶 干葛(洗)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 前胡(去苗) 人参 ,各半两) 上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 

    这时按照宋朝的度量来的,打成末之后,每次用4钱,放几片姜,一个枣,煮水喝。那时候每钱4克,4钱就是16克。量不大。同时代的李杲也是这么来的,很多药的用量都很小,三分、五分、一钱,就是1.2克到4克之间。

    然后到了明朝李时珍那就说了:『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未经考证,这样随便说就有点随意了。明朝的一钱是3.69克,也有说3.72克的,基本差不多。后来清朝也仍袭明制,都是这么用。所以,药物的用量就越来越小,特别明清温病家尚清灵,更是如此了。民国期间还有一次改制,把明清的1斤等于590克,改成了500克,这样算来,就是我们中药书的500/16=3.125克。

    伤寒论是来自于汤液经,有些剂量仲景作了调整,但大致上差不多,故《伤寒杂病论》上的一两折合现在的15克左右。所以,经方中一般药的常用量都是三两左右,所以多数药都可以用到30—50克。

    还有药是用升来算的,比如半夏、五味子等,现代都有人做过考证。比如小青龙汤,半夏用半升,折合45克左右。也接近三两。五味子也用半升,大概是37克。所以平时用20、30都没问题。生附子,仲景用枚来计算,附子大的1枚有30克左右。如果按照四逆汤、白通汤的煎煮法,大概煮个20分钟左右就可以服用了。生附子30克,比有的黄附片100克力量都猛的多,这一般是少阴证救急用的。杏仁常用量70枚,折合28克左右。所以平时我也用30克。麦冬,一般用半升,是60克,这个量很大,我一般也是30。吴茱萸,仲景用1升,大概有80克。我大概最多用50。柴胡是最大的,小柴胡汤用八两,120克左右,我最大用40,120克柴胡确实有些吓人。葛根也可以大量用,仲景一般都用六两,90克。我常用40-60。粉葛古代是用作食物的,大点量没事。阴证人,干姜和附子的量都可大。干姜很沉,所以起手的量最好不低于30克,最多120也用过,平时就30-50-75这样子。附子的量要看人,厥阴证少用,十来克就行。少阴人以上的,可以大剂。有些阴寒重症可以用到八九十克,一百克都可以。我用过的最大量是生附子50克左右,半生的制附子150克。以上所说的剂量都是指黄附片,黑附子不要用。

    用药剂量小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早在宋代就有人说了。寇宗奭曰『今人用古方多不效者,何也?不知古人之意尔。如仲景治胸痹,心中痞坚,逆  气抢心,用治中汤。人参、术、干姜、甘草四物,共一十二两,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  升,日三服,以知为度或作丸,须鸡子黄大,皆奇效。今人以一丸如杨梅许服之,病既不去,乃曰药不神。非药之罪,用药者之罪也。』

    用理中汤,术姜参草总共十二两,当时人用梅子大的一丸来吃,怎么能怪药无效呢?现在人用十克、二十克黑附子还惴惴不安,那假附子和芋头实在没什么差别。

    还有单方和复方的问题:单方量可以大,比如给患者开理中汤,党参、干姜用50克都可以。复方(合方)每味药的量要小一些,比如需要柴胡汤与葛根汤合用,那么桂枝、白芍、党参等药用20克左右就可以了。伤寒论里面的这类方剂都是这样折算的,比如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那么一两十六铢就是1.67两,折合25克左右。可以自己斟酌着用。

    还有白菊花也可以大量用,如侯氏黑散,我常用40克,降血压效果明显。这个侯氏黑散用的话都需要按照金匮要略的原量来折算。

    麻黄用量不要太大,如果体质差的话确实受不了,常用十来克左右,最多用到三四十,大量用适合水肿、类风湿实证。

    葛根汤中别的药都用三四十克,麻黄一般也就15克左右。有一次给个患者用多了,浑身发颤。所以以后一般不多用。

    熟地一般用30-90,大量用要配合砂仁。脾虚的人用到60克以上可能会觉得恶心。公丁香一般10-15,多了的话那个味道不太好受。

    十八反中,附子乌头与半夏、瓜蒌、白敛、白芨,我都一起用过,没发现什么问题。

    唐宋以后,关于中药的谣言很多:

    十八反、十九畏多数都是假的。李可老的三畏汤很好使,都无毒。公丁、郁金,肉桂、赤石脂,人参、五灵脂。海藻和甘草我也一起用过,无毒。

    桔梗载诸药上行:谣言,没有的事。本草经和药理证明,只有利咽和排脓的作用。

    柴胡、升麻升提:没有的事。不信你把补中益气汤里的人参黄芪去掉,看它能不能升提。

    柴胡主降,如《本草经》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心腹:就是胁下部位的疾病,也就是胸胁苦满。

    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通便。

    寒热邪气:这是柴胡治往来寒热的作用。

    补中益气汤是李杲的方子,他不是按照本经和伤寒来用药的,他的说法不少来自他师父张元素。桔梗载药上行就是张元素说的,张元素还说:伤寒如果葛根用早了,会引邪入阳明,这也是没有根据的。

    《本草经》升麻『味甘苦平,微寒。主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升麻本来是解毒,治疗传热性疫病,表现为咽喉肿痛者的。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这么用的。

    比如金匮:『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升麻鳖甲汤主之。』

    又如伤寒论麻黄升麻汤:『三五七、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都是咽喉不利唾脓血为主证。直到宋朝的《证类本草》都是这么记载升麻的作用:

    『味甘、苦,平、微寒,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气,邪气,蛊 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金元这两个朝代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蛮荒的时代,也是中医衰落的开始,也是谣言的开始。因此,金元以后,《本草纲目》这一类的本草书都不可以看。补中益气汤,用柴胡调和一下肝脾倒是也说的通,升麻是毫无道理的。

 

    问:中药书中葛根也有提升作用,对否?

    答:葛根本草经记载起阴气,是有升津液的作用。

 

    问:某女,40岁,素体羸瘦,孕二月,自感有灼热感自腿下行至足底涌泉,何者?

    答:此亦郑钦安所云之元阳沿经络外脱也,一般如果无余症的话,可以用封髓丹合四逆汤主之。这种元气外脱有时候会从不同部位发现,譬如肩背、前胸后背、大腿、额头、足心,都曾见过。柴胡体质人多见于肩背、胸胁、耳朵,大腿外侧。还有元气虚弱的少阴人、厥阴人也很常见,位置不定,很多人表现为五官虚火症。

    问:可对胎儿有影响?可有外治法?

    答:无影响,经云有故无殒也。若有顾虑可不用四逆汤,单用封髓丹也行,安全。外治法,暂时想不起来。如果多闭目养神的话,症状会减轻。

    问:此症病机如何?

    答:病机在《阴阳六人大论》厥阴人章有。简言之:阴不敛阳,阳气上浮、外越。

 

    问:《经方医案》中姜孩反复发热20天一案中,加砂仁是为什么呢?

    答:西砂仁辛温,可以纳浮阳归于下焦。此中发热,郑钦安谓之阴火,非实热也,故以干姜、附子、砂仁、炙甘草收纳之。在郑钦安的医学体系中,砂仁有类似附子的作用(当然力量比附子是差很多的)。

    问:这种发热是因为外感后反复不愈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吗?你说的阴证是阴寒吗?

    答:阴症是指六经病的三阴证而言。外感发热不是人体出问题了,而是一种抵抗,通过这种形式排除寒邪。此儿先是太阳外感,如果当时给桂枝汤、葛根汤,几副药就解决了。但医院给了抗生素与退热药,当时把太阳经的抵抗强压下去了。但小儿阳气足,不久之后元气恢复,发热就又上来了。如此就进入了『发热~压制~再发热~再压制』的恶性循环中。现在我们只需给辛温剂,把入侵太阳经的表寒散掉,那么发热自然就消除了。入侵者没有了,战事自然就没有了。如果用大量的抗生素真的把阳气按下去了,以后患者的发热会减少,就会转成过敏性咽炎、哮喘等症。

    问:这种情况怎么判断阳虚呢?是因为前期用抗生素这样的病史、还是通过舌脉呢?

    答: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问问,要不要喝水,喜欢热水还是凉水。婴儿看一下舌头,水滑的,津液充足的,都可以用辛温药。鉴别三原则:舌质润;口不渴,饮水不多,或者即使喝水也是喜欢喝热一点的;神志清楚(略困乏无碍)。只要满足这几条,基本都不是实热证,可以大胆用温阳药。(2017年)


    问:支气管哮喘当用何种治疗方法

    答:如果是青少年或者虚寒象明显的,可以用温阳化饮的方剂,如小青龙汤、四逆汤等;若是成年人,特别是四五十岁往上的,则上法十用九不效,以此类患者多有气滞血瘀,以柴胡剂合活血药很有效。柴胡可以治瘀血,这是从本经和仲景方中得到的,如《本经》云:『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一个一个说:寒热邪气:这就是往来寒热,少阳证的发热。心腹肠胃中结气,推陈致新:心,是指心胸,这里也包括肺。古书里心不是指心脏,而是指那个部位。所以,胸胁部位的郁滞、憋不舒服,就是所谓的『结气』,它都可以治。再有,少阳经不光是指的胆经,也包括手少阳三焦经,这个三焦经像网膜一样,分布于胸、胁、腹部,里面运行的是水液。如果上焦的网膜水饮积聚的多了,更加上气结,就会引起胸闷。所以咳喘如果有胸闷的表现者,可以用柴胡来治。如果年纪大了,气结的久了,就会产生瘀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慢支、哮喘患者,细支气管及肺泡间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这就是用化瘀剂治疗哮喘的原理。早年读过胡希恕先生用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之哮喘,但当时不信,也不理解。后来在临证中发现,这类患者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四逆汤等根本无效。后来用这个柴胡剂合桂枝茯苓丸,效果很好。当然,小柴胡汤不但能治疗哮喘,还可以治疗变异性咳嗽,就是咽痒干咳,总也不好的类型,只要有柴胡证就可以用。2018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