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回答你的问题。 《乙瑛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乙瑛碑》最大特点是肃静端庄,文雅俊丽。《乙瑛碑》立于汉恒帝永兴元年,字体骨肉匀适,流畅饱满,是最具有法度可循的隶书名碑。想写好此碑字体,建议如下:  一是了解字体形态。该碑中用笔方圆兼备,笔画俊美生动,长笔画多成弧线取势,雁尾波笔动态优美。
二是了解临习乙瑛碑字体的重点。临《乙瑛碑》既不要过于纤细,也不要过于呆板。宜取其妙而去其俗。该碑纵逸飞动,体势开张宽博,每字均有主笔突出,力量外拓。其用笔一丝不苟,圆转处略带篆书意味,笔意浑古。  三是注意字体笔画和结构书写技巧。其基本笔画实际上有三种:平画、弯钩和波磔。其它点、撇、捺等笔画都是这三种笔画伸缩变化而成。
字体结构是将篆书修长纵向取势变为扁方横向取势。 下面就以笔画来介绍一下: 平画  写平画要藏锋落笔,右行,中锋行笔。笔锋在点画中心线上运行,收峰时回锋提笔。要写出篆书的高古,不要写得浮薄无力。
弯钩画  起笔藏锋,行笔中锋,转折时中锋逆行,收笔时回锋护尾,要写得浑厚圆润。
撇画  写法与弯钩画写法相同,只是根据字的需要,形态略有变化而已。
波磔画  此画是隶书最具有特征的笔画。即蚕头燕尾。有一波三折之势。
捺画  有些隶书的捺,书写时在出锋处有向上弯的意态。实际都是顺势提笔直出。不可故意翘尾巴,否则做作。
折画  要分俩笔来写,这是隶书与篆书在转折处写法的根本区别。写法一是提笔换锋,迅速另写第二笔。如守和臣字的宝盖头的折。分俩笔写,要笔断气不断,第二笔起笔要有迅疾之势,即刻藏锋下行。
竖画  隶书竖收尾不可以有顿笔,要自然回锋。
点画 隶书点画丰富,多姿多彩,如宗字,上下三点用笔出锋各不相同,河字点画藏锋平出,笔势保留篆书之意,又不同于楷书,以侧锋取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