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文化学说的独特思想

 无名小卒dhf 2018-07-23
                    作者:董海发

      人类社会纷繁复杂,文化学说精彩纷呈。一种文化、一种学说、一个流派之所以长期流行于社会、永久盛行于社会,都有其独特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容并蓄三大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七、八千年前的伏羲文化开天辟地,到3500年前的西周文化继承发展,、再到2500年前的儒家文化发扬光大,在公元前134年成为封建社会的国家指导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大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渗透到家庭个人生活、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精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是一种全能文化,既是百姓“修身齐家”的道德文化,也是帝王“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兼容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不排斥任何一种文化,虽然公元前134年儒家文化成为封建社会的国家指导思想,但是法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外国宗教文化依然流行于社会、盛行于社会。并蓄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本土的道教文化共同组成儒释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儒家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一、儒家文化的独特思想
     儒家文化的独特思想只有一个“仁”字,所以,儒家文化也是仁学文化、做人文化、道德文化、实践文化。
     儒家文化仁学特点:仁者爱人、正己化人、推己及人。
     仁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因为爱的对象不同、爱的称谓也不同:
     第一、对父母的仁爱,叫孝敬;
     第二、对兄弟的仁爱,叫悌敬;
     第三、对老师的仁爱,叫尊敬;
     第四、对同学的仁爱,叫友爱;
     第五、对朋友的仁爱,叫诚信;
     第六、对上司的仁爱,叫忠诚;
     第七、对祖国的仁爱,叫效忠;
     第八、对生人的仁爱,叫泛爱。
    虽然都是仁爱,但爱的程度有深有浅、有亲有疏、有近有远。所以,儒家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并不是基督教一视同仁的博爱,也不是墨家不分亲疏的兼爱。例如,儿女对父母的仁爱那是不惜代价的付出,即使儿女付出100%也不多。面对街道陌生人不伤害就是一种仁爱。遇到跌倒的老人扶一把,或者遇到有困难的人帮一把,或者遇到乞丐要饭给几元饭钱,都是人间大爱。我们试想一下,人人都不伤害别人,还能力所能及的帮助人,这世间立马变成美好的人间,还需要国家法律干什么?还需要公检法机关干什么?
    二、宗教文化的独特思想
    各个宗教文化的独特思想只有一个“神”字,所以,宗教文化都是神学文化、神秘文化、修行文化。唯一区别就在于,有些宗教崇拜一神,例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些宗教崇拜多神,例如,佛教、道教。
   宗教文化神学特点:神秘莫测、顶礼膜拜、虔诚崇拜。
   三、法家文化的独特思想
   法家文化的独特思想只有一个“法”字,所以,法家文化也是法学文化、法治文化、治国文化。
   法家文化法学特点:冷酷无情、严刑峻法、轻罪重罚。
   四、道家文化的独特思想
   道家文化的独特思想只有一个“道”字,所以,道家文化也是道学文化、自然文化、规律文化。
   道家文化道学特点: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玄而又玄。
   五、宋朝朱熹的独特思想
   宋朝朱熹的独特思想只有一个“理”字,所以,朱熹思想也是理学文化、缺德文化、害人文化。
   宋朝朱熹理学特点:违背常理、泯灭人性、祸国殃民。
   六、明朝阳明的独特思想
   明朝王阳明的独特思想只有一个“心”字,所以,王阳明思想也是心学文化、良知文化、知行文化。
   明朝王阳明心学特点:格物致知、心存良知、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
   只有儒家文化,唯有儒家文化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家庭伦理道德,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浅显道理连未成年的三岁小孩都能听懂,都能做到,何况成年的大人。因此,放眼全世界只有儒家文化实用、有用、管用!
   神学只有崇拜超自然神灵的超凡脱俗的人,才能心领神会、虔诚信仰、执着追求。对于无神论者来说,一窍不通、云山雾罩、一头雾水。那么多神,哪一个真?哪一个假?哪一个神说的靠得住?哪一个神说的靠不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法学只有治国安邦的朝廷官员,才能制定法律、执行法律、以法治国。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明镜高悬、心惊胆寒、恐惧法律。
   道学、理学、心学只有识文断字的文化人,才能读懂原著、领会精神、感悟其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同天书、束之高阁、不知所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