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寒感冒流鼻血可能是病愈征兆-《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30

 鉴益堂 2018-07-25

风寒感冒有时候会流鼻血,这时候不用慌张,很可能是感冒即将痊愈的征兆,而且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体质好的患者,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气十足”之人。

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原文: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第一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明显是太阳病麻黄汤证,本来应该用麻黄汤来发汗。“八九日不解”比较费思索,首先是这个风寒感冒病程已经不短了,或许没有吃药发汗,或者药不对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表证仍在”,感冒没有好,也没有深入,还是体表的症状(隐含是麻黄汤证),那么用麻黄汤发汗后,好一些了,“已微除”,可是“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烦”是体内有热,“目瞑”,瞑是闭眼睛,是因为有头晕目眩。胡希恕引用《尚书》的一句话“若要不瞑眩,决计不疗”,意思是吃药之后,没有瞑眩反应,这个药治他的病好不了,认为烦热、目瞑和衄都是病愈的征兆。“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对于“阳气重”,倪海厦认为阳气重(zhong)是患者体质好,阳气足,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在少年身上;陈修园认为是阳气重(chong)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阳重叠。

“麻黄汤主之”说明尽管患者可能“衄解”,离感冒痊愈就差“临门一脚”,但总不能看着他一直在流鼻血。吃一点麻黄汤,让寒邪随汗而出当然更好。这时候必须更注意麻黄汤的量,出它一身汗就行了。

下一条除了时间短以外,与上一条都差不多,说明“衄解”可以在感冒深入后发生,也可以在感冒不久出现,从这一点看,我觉得倪海厦认为的患者体质好而导致衄解最有道理,因为这时候是不可能有三阳重叠的情况。

伤寒“衄解”需要辨别的是寒邪入里化热,热迫血妄行的这种情况,这时候就不能用麻黄汤,而须用凉血止血的药。千万小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