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这6个“控糖”饮食误区,很可能会成为升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渐近故乡时 2018-07-2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糖友们而言,饮食这个“天”更显得格外重要,因为饮食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发展。


然而,在饮食上的这6个误区,很可能会成为你升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误区一

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有些糖友认为,饭吃的越少对血糖控制的越好,所以一日三餐只控制主食的摄入,甚至常年每餐只吃半两到1两主食。而觉得副食含糖少,就随意多吃。


我们知道主食(米、面等)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副食(鱼、肉、蛋、奶、各种坚果等等)所含的热量也是同样不可忽视的,否则会造成每日总热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最终导致饮食控制失败。


如果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人体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就会使体内蛋白质、脂肪过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所以,对于糖友来说,每日主食摄入量应不少于150克。


误区二

吃馒头比吃米饭血糖升的更高



有些人吃馒头后自测血糖比吃米饭后血糖值要高,就认为馒头升血糖的能力比米饭强,从而只吃米饭不吃馒头,甚至不吃所有面食。


其实,同等重量的面粉和大米所含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数非常相似,对血糖的影响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出现以上情况可能是因为,50克的面粉蒸成馒头重量增加到75克左右,而50克的大米蒸成米饭重量可达130克左右(根据含水分多少重量略有不同)。


由此可见,如果同样吃75克的馒头和米饭相比,显然馒头提供的热量更多,升血糖的能力更强。


误区三

不需要限制粗粮



有些人认为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天只吃粗粮或吃很多粗粮。


但是,粗粮也是粮食,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与细粮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不加以限制,会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过需要,这对血糖控制极为不利。


粗粮含有的膳食纤维确实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通便等功效,但是如果只吃粗粮,就有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还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


误区四

吃了降糖药就不需要控制饮食



有些人认为,降糖药或胰岛素的作用是降血糖,吃药或打胰岛素可以抵消摄入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因此不用再费神去控制饮食了。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使用量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如果不控制饮食,每天的每顿饭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都不一样,血糖势必会更加不稳定。


另外,注射胰岛素必须与进餐时间密切配合,否则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低血糖。


因此,定时定量进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


误区五

水果含糖高,不能吃



有些人认为水果是甜的,吃了会引起血糖升高,觉得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其实,这种认识不正确。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素,可供人体吸收。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果糖为主,果糖的代谢是不依赖胰岛素的,而且水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延缓血糖的吸收。


只要血糖控制良好而且稳定(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升,餐后血糖低于8.0毫摩/升),在合适的时间吃适量的水果是完全可以的。


合适的时间是指在两顿正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而不要和正餐一块吃。适量是指一天水果总量不超过200克,可以分到2顿加餐中,并根据食物交换份法,减少25克的主食,从而保证全天饮食的热量平衡。


最后提醒一点,水果首选低血糖指数的,如猕猴桃、火龙果等。


误区六

某某食物为降糖食物



有些人认为,某某食物可以降血糖,并在糖友圈中广泛传播。


这种认识不正确。首先,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热量,有的含有碳水化合物、有的含有脂肪、有的含有蛋白质,只要含有热量,摄入体内后就会升高血糖,只不过有些食物能量密度较低,或含有膳食纤维,因而升血糖的速度不快、力度不大,但总趋势一定是使血糖升高的,而不会是降低。因此,不会有某种天然的食物可以降血糖。


但是可以适当选用能量密度低或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对延缓血糖吸收,减小血糖的波动是有好处的。例如:苦瓜、南瓜等食物。



不知道大家对糖尿病饮食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糖尿病“控糖”的知识,推荐您收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邓正照主任在麦豆医生·名医讲堂录制的《科学治疗糖尿病,让“控糖”变简单!》专题。




专家介绍

邓正照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邓主任在内分泌领域拥有30余年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甲亢、甲减、席汉氏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肥胖、痛风等的诊断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