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忘忧草:外显与内隐记忆

 昵称535749 2018-07-27
发表于2018-07-26 13:08:48
文:芒果熟了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记忆,就像我们随身携带的一本日记本,它总在不经意间打开,带我们重新回到藏在大脑角落中的某个场景。


回忆常常是美好的,她有青草的香,有清脆的笑,还有温暖的拥抱。回忆有时也会是痛苦的,像是深渊,拉扯着你越陷越深。


创伤记忆就是这种不能碰触的禁区,每一次对它的回忆都是一种二次创伤。对于这些记忆,人们更希望能去忘却,将那些事,那些人彻底地从记忆中消除。


于是我们有了武侠小说中的忘情水,有了哆啦A梦的记忆光碟,也有了《黑衣人》中的记忆消除棒。然而这些,都只存在于虚构世界之中,在现实,我们真的能做到消除那些不想要的记忆么?



我们的大脑里有什么记忆?


在操纵记忆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记忆”本身。


心理学对于记忆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根据记忆加工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我们通常把记忆分成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种类型。外显记忆指的是传统的,需经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又包括陈述性记忆和情境记忆。而内隐记忆则是自动的,不需经有意识回忆的一种记忆现象,它包括情绪记忆以及程序性记忆两种类型。


外显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一类清单式记忆,有了它,我们才能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人名、地名、概念、公理等事实性资料都是以陈述性记忆的形式存储在我们的脑海中。


相较于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的另一种类型“情境记忆”更有人情味儿一点。情境记忆需要被特定的线索唤起,在通常情况下,它是模糊的,朦胧的,但被激活之后,就变得清晰而生动。正如季羡林老先生在《回忆》一文中所写的那样:


“我面对着当前的事物。不知怎地,迷离里忽然电光似的一掣,立刻有灰蒙蒙的一片展开在我的意想里,仿佛是空空的,没有什么,但随便我想到曾经见过的什么,立刻便有影子浮现出来。跟着来的还不止一个影子,两个,三个,多,更多了。”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要比陈述性记忆和情境记忆更自动化。情绪记忆就是内隐记忆中的一员,它包含着强烈的情绪感受。甚至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记忆的具体内容,却仍保留着当时的情绪。


Sharot和Yonelinas[1]曾研究过情绪记忆的独特性。他们在第一天向参与者展示了60张中性图片和60张消极图片。24小时后,研究者再次向参与者展示了包含新图片和老图片在内的共360张图片,参与者需要判断这些图片是否在前一天被展示过。


结果发现,相较于中性图片,参与者对消极图片的判断更为准确。也就是说,情绪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记忆,同时也会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和细节。



程序性记忆是一种学会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也可自动执行,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记忆,例如一些技巧性动作(骑自行车)。程序性记忆是创伤记忆的重要部分。


在创伤记忆中,能被回忆起的是外显记忆,而那些无法被回忆起的内隐记忆则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破坏力量。


记忆中内隐的部分不受意识的控制,它会被自动地激发,把个体重新拉回当时无助、恐惧、焦虑的状态,使得我们无法冷静地、有控制地回忆、处理起这部分记忆。它一旦降临,就会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我们,它阻止我们去理解、去修复自我。它的每一次的重现,都好像如第一次般真实而震撼。


凯如斯在其著作《无法言说的经历:创伤,叙事和历史》中描述的那样[2]:


“创伤对于个人经验来说,是一件难以承受、难以理解,因而也无法进入意识的事件,直到再次出现。因此创伤并不位于个体过去的一件事件中,而是位于创伤开始时无法理解,之后返回来不断追逐创伤幸存者的过程。”


创伤记忆能够被彻底消除么?


对于心理创伤的疗愈,不同心理流派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有趣的是,美国彼得·莱文在《创伤与记忆》一书中提到了记忆消除的可能性[3]。如果我们能发明一种药物,彻底地抹去我们的创伤记忆,岂不是一种最为根治的方法?


抛去其风险不提,我们首先应该思考它能否真的 “药到病除”?


在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男女主因被爱情的痛苦所折磨,先后来到了“空白诊所”消除记忆,精神师根据脑电活动轨迹图消除了两人关于彼此的特定记忆。然而,失去记忆的两人还是在一个火车站点再次相遇,他们不受控地被彼此所吸引,重新陷入爱情,同时也重蹈覆辙,再次陷入对彼此的痛苦折磨。


他们关于彼此的“外显记忆”虽然被消除了,但内隐的“程序性记忆”仍推动着他们相遇、相爱。这种更深处的吸引力不仅仅来源于他们曾经的爱情,同样也可能与更早期的经历以及个人气质相关。


程序性记忆是创伤记忆最难以触及和治疗的一部分,它是如此不可控,而又如此深地扎根于我们的脑海之中。消除记忆看似是最根治,彻底的方法,其实却遗留下了最根本的问题。


我们还是会受到未被解决的程序性记忆的影响,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同样的人被所吸引,还是无法得知如何更好地去处理两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还是无可避免地走向感情的终结。即使我们可以消除程序性记忆,随之而消失的,还可能有人类的生存本能,让我们自己轻易地陷进危险境地。



对于创伤记忆,还能怎么办?


对于创伤记忆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解决,去学习。


针对创伤记忆的治愈,认知行为治疗会选择重现患者的创伤,例如暴露疗法就是让患者反复暴露于创伤性情境中。但这种治疗过程太过痛苦,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大量患者退出治疗。


较为温和的一种方式是身体体验疗法,作为身体体验疗法的创始人,莱文在《创伤与记忆》中提到,这种疗法会引导患者关注内在体验、细微动作的保持和正念的注意,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能够帮助来访者创造一个新的体验与先前的无助体验相联系,让他重新体会到对身体反应的控制感,逐步建立自信感以替代先前的无助感。


按摩、瑜伽、锻炼、正念等方式都包括在身体体验疗法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获得安宁与平静,重获对生命的掌控感。



 “记忆是一道伤痕,不是提醒你受伤的时候有多痛,而是提醒你不要再次受伤。”


这是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一条影评。创伤给我们留下的不止是伤痛,苦难,愿我们都能把它变为人生中最好的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