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雪梅常在 2018-07-27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夏日闲放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五古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注释

qiān
〈名〉
(形声
。从衣,省声本义:套裤) 同本义 [leggings]
振养矜寡,衣之褰襦。——王安石《潭州新学并序
《说文》又曰褰,绔也,从衣寒省声,《春秋传》曰征褰与襦,《说文》无袴而有绔,曰:“绔,胫衣也,从系夸声。恽,重厚也,从心军声(古浑切)恽或从衣。音义全异。袴绔音义形皆同。《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泽之泽,为此襗字。所以袴绔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为胫衣则一。(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qiān
〈动〉
撩起[衣服等] [lift up]
,褰衣。——《广韵》
暑无褰裳。——《礼记·曲礼上》
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后汉书·崔骃传》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揽辔褰帷。——·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褰裳避之(提衣躲避,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远避之);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裳(提起衣裳)
散开 [spread out]
非烟褰雨霁,不辨此远山矣。——《水经注》

 

帻在古代,常在冠下,或单用。 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帻在我国古代是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可以戴的首服,只是为官的在商超行公时候要与冠配在一起用,单戴帻往往是家居时候。先秦时帻只是武士的头箍,系在前额防止头发披散挡住视线妨碍战事。之后演变为较宽并缠裹住头。汉前称帻,汉后由于种类增加而称某某帻。照今看来,汉后的帻实为巾的一种特殊形式。

释义

(1)

(2)(形声。字从巾,从责,责亦声。""本指"利息",转指"欠债"""指头巾。""""联合起来表示"作为欠债标志的头巾"。本义:欠债者戴的头巾。转义:一般人戴的头巾)

(3)同本义(包裹着头,中间露出头发,帻前高后低,然后加冠) [turban],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蔡邕《独断》,文武官皆免冠著帻。――《晋书·舆服志》。

(4)又如:丧帻;帻梁(古代包头的头巾)

(5)犹冠。类似帽子的东西 [hat],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梅尧臣《鸡冠》。

(6)又如:帻巾(头巾),帻()ㄗㄜˊ,古代的头巾。,郑码:LICLU:5E3BGBK:E0FD,笔画数:11,部首:巾,笔顺编号:25211212534

 箪瓢  拼音dān piáo

箪瓢,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瓢,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引证解释

1、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班固《答宾戏》:" 潜乐於箪瓢, 终篇於西狩。"

李咸用《依韵休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权德舆《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诗:"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

吴礼之《蓦山溪·感旧》:买牛卖剑,便作儿孙计。朋旧自荣华,也怜我、无名无利。箪瓢钟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贪爱从今止。

清赵翼《敝庐将圮稍事修葺诗以落成》:"陋称箪瓢居巷内,贫真楼阁造空中。"

2、箪食瓢饮

李复言《续玄怪录·韦令公皋》:"妾辞家事君子,荒隅一间茅屋,亦君之居;炊菽羹藜,箪食瓢饮,亦君之食。"

毛杰 《与卢藏用书》:"必何鸡鸣狗盗,始资侥幸之能;箪食瓢饮,不顾清虚之用!"

相关典故

典源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注疏·雍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你的言行符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有仁德的人了。"孔子说:"颜回!多么德的人啊!吃的是一小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胡同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也不改变自己的乐趣。听我授业时,颜回象个蠢笨的人,下课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谈,也能够刻意发挥,颜回实在不笨。""任用你的时候,就匡时救世,不被任用的时候,就藏道在身,只有我和你才有这样的处世态度吧!"颜回才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了,过早的死去。孔子哭得特别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越来越和我亲近。"鲁哀公问:"学生中谁是最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人最好学习,从不把怒火转移到别人身上,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的是寿命很短,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人了。"

释义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箪瓢,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后遂用"箪瓢"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同源典故

一瓢自乐 一瓢陋巷 一瓢颜 一瓢饮 一箪瓢 回也贤 在陋巷 学颜 乐一瓢 乐箪瓢 箪瓢 箪瓢人 箪瓢陋巷 箪瓢颜子 箪食 贤哉回也 贤哉巷 辛苦学颜回 隐居颜氏 颜回 颜子 颜巷

 

【作者小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不出门是明智之选。白居易在《夏日闲致》中有“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的诗句。而且大暑时节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而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或者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或者会遇上台风。因此,大暑节气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在热带气旋家族中,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破坏力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夏季天气舞台上的主角。根据1951-199545年的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在我国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有7个,登陆最多的一年(1971年)有12个,登陆最少的年份(19511998)仅有3个。在我国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7月和9月一样多,平均都是1.9个;8月份位居第二,平均登陆1.8个。可见,“七下八上”是汛期的关键期,所谓“七下八上”,是指7月下旬和8月上旬,这时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以及过量的雨水,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这种极端的气温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种种不利,甚至还会引发痉挛和中暑等急性病症。

午后最热的时候,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穿浅色或白色衣服,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在起居上,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及时补水;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清火润肺的食物。

当出现心悸、胸闷、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就可能是中暑先兆。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等。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

因此,在注意防止身体中暑的同时,公众还要当心情绪中暑。中医专家建议,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戒酒。

相关诗词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夏日作  
 
【唐】白居易 
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
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
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
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
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
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
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
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
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

清龙寺早夏  
 
【唐】白居易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茑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登殊亭作 

.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北宋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水调歌头

大暑
刘辰翁 .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

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满江红

大暑
刘将孙.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

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

人感旧,情空切。

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大暑忆灵隐寺冷泉一首 

苏籀.北宋  

我念热客辞,怀哉冷泉游。

此水暨此山,清便物殊尤。

澄渟快一生,晶澈夺两眸。

青瑶碧玻瓈,三顷方能侔。

澡雪戏{左山右豦}间,大川漫悠悠。

浣瀹鉴临际,千仞险何求。

面堂浸九筵,汎桨颺扁舟。

泠泠析酲惛,一一数虾鳅。

当阶掬珠璧,欹枕拖纶钩。

雷霆落闸喧,雪霜浮涧流。

京江谢洁滑,苕霅雄偏州。

月夕了无滓,暑天常似秋。
拜尘付一咍,汩泥亦包羞。
愿浴岐山凤,勿饮荆州牛。

 

大暑留召伯埭 

尤袤.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馽。

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大暑戏赠希古 

张耒.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张耒.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大暑竹下独酌 

郑刚中.南宋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知识相问多以封川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 

郑刚中.南宋 

退之序郴阳,水驶山不平。

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

封川在炎方,更过郴几程。

不瘴已甚幸,谓凉兹岂情。

山穷人尽瘦,草茂虎公行。

浓云从地起,地气还相蒸。

霔雨洞洗之,十日不知清。

闭门坐小室,欹尊视馀倾。

见酒暂欢喜,孤吟步中庭。

炎燠亦何有,感恩泪纵横。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陈天瑞.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恢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乙未六月大暑 

.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水调歌头 大暑退 

刘辰翁.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留题灵岩寺 

卞育.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安静堂书事  

蔡襄.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蔡襄. 

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

气温貌古风骨粹,如入魏国逢轲叟。

前趋王事难少留,兀若洪钟未遑扣。

穷秋忽闻感疾恙,斗蚁入床扬左肘。

天生贤者固有待,岂得数奇而不偶。

勿药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噉饮几斗。

神明复还方寸静,万卷旧书仍次部。

新年於已无职事,虽欲耕田不盈亩。

轻舟将览吴中春,独信墙乌沿霞薮。

知子玉趾远临访,倒屣出迎唯恐后。

山堂永日接言词,楚萍色味两俱剖。

陶家埏埴以为器,其大如瓮小如缶。

昔人知命斯上通,动静以时随所有。

我闻子论心恻恻,傥或祭天必薪槱。

大篇短韵时见投,开霁清暘穿户牖。

强抽鄙意答长歌,脂泽陋滋容益丑。

钱塘风物湖山好,与子相从频载酒。

一水汪湾暮日浴,千岩转侧朝云呕。

放怀方外聊自适,举杯相属起为寿。

美哉此乐世难得,勿话归期论子丑。


和王定国二首

晁补之.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骑一马暮还归。

 

  深出赘归省再往妇氏家 

陈著. 

父子恩爱重,人生别离苦。惟汝善事我,我亦深爱汝。

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出赘非汝心,事有难直取。
寸步安可离,而乃江山阻。忆昨汝归时,大暑走风雨。

身如出水荄,淋沥带泥滷。弱质又逃病,老怀方免虑。
胡为有力者,夜半负箧去。本自无完衣,转使时赤露。

命穷不可医,眉攒若为诉。我心愈恻恻,还送汝行路。
奈何其奈何,听我细分付。出入谁能无,归期况堪数。

远游必有方,无愧圣人语。得失亦可常,翕然云散聚。
不见古君子,堕甑宁复顾。贤哉汝妇翁,可以就规矩。

瑟琴相好合,更闻汝得妇。足宽父母心,百里在庭户。
谨铁困閒愁,宗事要担负。

 

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杜子是. 

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骤雨 

钱钟书.当代 

大暑陵人酷吏尊,来苏失喜对翻盆。

雷嗔斗醒诸天梦,电笑登开八表昏。

忽噫雄风收雨脚,渐蜷雌霓接云根。

苍苍似为归舟地,试让前滩水涨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