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别小看那个内向的人。”

 肖毅冥海 2018-07-31

在别人的故事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听书中人的故事,历经千百种人生。欢迎来到“熊的借阅人生电台”。


 

今天熊爷帮大家借阅的,是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有“台湾心理学界总舵主”之称的:王浩威的人生。

 

《晚熟时代》是王浩威集合二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的代表作。



书中针对年轻人所面临的种种关于职场、住房、医疗等压力,提出了一系列暖心而充满希冀的减压处方笺。

 

其中呢,他还对“内外向性格”进行了一番谈论。

 

或许不少人曾因为内向而自卑,小看自己内向的性格;

 

熊爷认为,或许王浩威的这番谈论,能让大家意识到:

 

无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我们都是不完美却最美好的自己;

 

外向的人开朗活泼热情,勇敢大方,而内向的人,也同样拥有美好的品质:腼腆、憨厚、不出风头、默默努力等等。

 

所以啊,千万别小看了那个性格内向的自己,总有一天,他也会爆发出小宇宙呢~


文/

今日借阅人生的主角:

王浩威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那个时代,小学还有一堂“说话课”之类的课程。

 

我记得每次上课时,老师必然先问有没有同学要自愿上台说故事。老师会说:“自愿的请举手。”

 

这时,同学们迅速将头低下,唯恐被点名。

 

老师也理所当然地知道没人会主动举手,自然就开始点名,固定指定班上那几个擅长在大家面前说故事的人。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音乐课。这就更令人困窘了。

 

没有人要单独主动唱完一首歌,顶多站起来带头发个音就很了不起了。而且,这声音通常还有些紧紧的,甚至会出现稚童不应该有的破音或沙哑。

 

在那个时代,上台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


现在的精神医学或心理学里,所讨论的“舞台恐惧”,在那个时代是我们应该要有的美德。

 

那些急着举手要表现、每次抢着上台的,通常会被告诫或暗示说要很被动地等老师点名,否则会被人们认定是“太爱出风头了”,是一种不应该的行为。



性格的标准也是会改变的。人有性格,这个世界也有性格。

 

曾几何时,当这个世界变得愈来愈外倾时,我们的性格也愈来愈外向了。

 

我曾听一位社会学者朋友告诉我,近来社会学上有整个世界愈来愈外向的说法:愈来愈能够表达自我、愈来愈强调人际关系、愈来愈追求主动。

 

我不知道这是哪位社会学者的说法,他原先真正的论点究竟从何而来?

 

不过,这样的说法,确实让我看到了这世界近十年,甚至二十年来的许多改变。

 

同样地,在我们的社会里,那些没人举手的音乐课或说话课,已经不再存在了。

 

最近电视的综艺节目里,像《百万小学堂》这个节目中,那五六个高年级小学生,不论男女,永远高举着手大喊“选我、选我”,似乎才是这时代小孩子的模样。



内向曾经是我们的民族性格。

 

腼腆、憨厚、不出风头、默默努力等,这些过去被推崇的美德,现在可以放在“内向”这个字眼下。


这同时是西方人眼中的华人民族性格,是默默努力的美德,也是“一群没有面目的人”的负面刻板印象。


内向和外向这观念,是由荣格正式引进心理学理论的。

 

在他之前,包括瑞士诗人施皮特勒、德国哲学家席勒和歌德,甚至是心理学先驱威廉·詹姆士,在他们著作中都曾提及这样的观念。

 

但是荣格确实是第一个将这一切发展成有系统理论的人。



在和弗洛伊德决裂的前后,卡尔·荣格撰写了《心理类型》是要将性格加以类型化;


相反地,他想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没有任何放诸四海皆准的准则。

 

在这基础下,他才进一步讨论个体化,这个他早期理论中最重要,也是弗洛伊德学说中付之阙如的理论。


在内倾、外倾(或内向、外向)的态度上,荣格指的内倾,是关心个人内在世界,善于自省且透过反省来发展想法、独处自主的能力,个性实干又聚焦深入,且宁愿三思而后行。

 

这样的人,不一定是独行一匹狼,也不一定是害羞,虽然内倾者当中这类情形比例是比较高。

 

相对地,外倾者则较关注外界的人事物,善于运用外在资源,在工作和关系上采取主动,有广泛兴趣,而且通常是先做了再说。

 

同样地,他们不全是喜欢社交,也不一定是热情的。




//

“内向从来不是劣势,

它是一个礼物。 


它让我触摸到

每一个人内心柔软的角落,

它让我倾听夜风流水的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